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心化治理时间: 2016-05-05信息来源:戴桂斌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摘要:农村空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过程中,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向城市单向度自由流动造成的。因此,只有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才能有效治理农村空心化,本文就此提出了治理建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空心化    治理
        ■ 戴桂斌    教授(湖北文理学院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襄阳    44105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形成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北区域发展研究项目(2014JDY005)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普遍出现了空心化,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而不断加剧。农村空心化的出现是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同样,农村空心化的治理也需要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进行,即只有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才能有效治理农村空心化。
 
        农村空心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加速转型,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村资源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社会普遍出现了空心化,呈现出“无事可干,无人可玩,无乐可寻”的景象。
 
        所谓农村“空心化”,主要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及社会转型的发展背景下,由于农业经济和就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大量转移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并进而引起农村人才、农村产业、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空心化”的一种变异现象(刘祖云等,2012)。农村空心化不只是农村社会某一方面的空心化,而是整体的空心化,它表现在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空心化。改革开放前,农民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而辛苦劳作。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民逐渐从土地的约束下获得了流动的自由。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成为弱势产业,种田收益低,农民没有种田的积极性,“种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外出务工经商就成为大多数农村青壮年的首选。科技、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力资源又是这些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大量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后,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下降,非农业收入比重增大,50—70岁的老人成为农业从业人员的主力,老人种田成常态化。随着农资价格逐渐攀升,种地成本不断上涨,土地粗放式经营常态化,加之土地流转困难,一些偏远经济落后的村庄甚至出现土地抛荒,农业生产逐渐荒芜,乡村经济日益衰退,农村经济空心化严重。
 
        其次是人才空心化。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流入城镇的首先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一般受过学校教育,有一定的知识文化,身强体壮,可以说是农村的精英。大量青壮年流出,其中一部分在城镇定居,成为城镇永久居民,而大部分则成为游走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留守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打工去,锄禾老与孤”是当代农村社会的真实写照。尽管近些年国家采取了一些惠农政策和措施加强新农村建设,情况有所好转,但农村人才流出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根本逆转,农村青壮年流出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在逐年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3085万人,增加124万人,增长1.0%,举家外出农民工3525万人,增加150万人,增长4.4%。大量农村人口逐渐流入城镇,农业从业人员及素质不断下降,一些原本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村庄,现在变得人烟稀少,有的村庄甚至逐渐消失了,农村人才空心化越来越严重。
 
        再次是治理空心化。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村庄治理陷入困境。外出村民由于远离家乡,村民之间、村民与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对村庄事务既无兴趣,又缺乏了解,认为村庄事务与自身的利益关系不大,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不强,特别是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对村庄选举、村庄管理既无兴趣,也不参与,而留守村庄的老人、妇女不仅参与意愿不强,而且参与能力、精力有限,从而导致一些村庄出现无人选干部、无人当干部的窘况,村委会、村党组织涣散,干部素质降低,管理水平下降,农村内部凝聚力降低,有的偏远经济落后的村庄甚至出现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干部人选而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村庄公共事务逐渐无人问津,加之村级财务困难,无钱办事,村庄治理空心化。
 
        最后是文化空心化。一是基础教育空心化。由于农村生源减少,学校向城镇集中,优秀乡村教师外流,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下降,发展面临困境,有的农村学生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一些农村出现了新的文盲、半文盲。二是文化娱乐活动空心化。大量青壮年外出后,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农村文化资源匮乏,文化娱乐活动无法开展,既无法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也没有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即使开展了文化娱乐活动,其内容、方式都很陈旧,吸引力不大,农村文化娱乐活动陷入困境,农民精神文化得不到满足,“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空心化农村文化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三是思想观念落后。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壮年流出后,留守的老人、妇女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生活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难以接受到新思想、新观念,失落、孤独,而一些封建迷信等落后思想观念则沉渣泛起。
 
       农村空心化的原因
 
        对农村空心化产生的原因,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冯文勇(2002)从人口与家庭因素、社会经济与收入增长、交通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等方面概括了农村聚落空心化原因。王海兰(2005)认为土地制度、人口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制度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大、农地产值低则是经济原因。张茜、张俊(2008)从城乡收入差异角度分析了农村空心化产生的原因,认为城镇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等经济原因导致农村人才流出。应该说,农村空心化的产生,并非某一单一原因,而是诸多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因而上述关于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的解析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根本原因应该是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向城市单向度自由流动造成的。
 
        农村空心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阶段性变异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具有一定的国际普遍性,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先后经历过。国外学术研究虽然没有“农村空心化”这一概念,但“空心化”现象在一些国家并非没有出现过,日本学者通常用“过疏化”来指称它。我国农村空心化是生产要素单向度向城市流动的一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表现形式。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由于农村经济机会较少,农业比较效益低,小农户在土地生产经营收入微薄,增收困难,农村生产要素不断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而逐渐形成了农村空心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城乡分治格局的形成,城乡差距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城乡之间被巨大的政策鸿沟所分割。城乡分治的管理制度,把许多资源都留在了城市,城市居民享有远比农村村民更多的社会福利和物质保障,而农村村民则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和物质保障,农民被边缘化了。改革开放前,我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程度都很低,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城镇化率仅为17.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将城乡二元体制逐渐打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平均每年约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城镇化更是进入加速发展阶段。1980年城镇化率为19.39%,1985年为23.71%,1990年为26.41%,1995年为29.04%,2000年为36.21%,2005年为42.99%,2010年为49.95%,到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3.72%,超过世界平均发展水平(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数据)。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使我国城镇化发展仅仅用三十多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二三百年时间走过的路程,这一“时空压缩”的快速城镇化,也带来了农村空心化。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二元结构下资源单向度流动的产物。1978 年后的改革开放,规模庞大的市场化改革,开启了资源流动的闸门,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一点一点被打破,农村空心化逐渐浮现。改革开放前的农村人民公社时期,“一大二公”、政经合一、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剥夺了农民的所有资源及自由,农民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获得了支配自己的自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释放和喷发。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的先进、机会、收入等对农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农村人口开始流向城市。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动到那些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的劳动部门或地区,农村青壮年由四面八方的广大农村流向工厂、城镇,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推动了这些地方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农村不断流入城市、落后地区不断流向发达地区的单向度流动过程中,农村空心化显现并逐渐加深。
 
  在城乡二元体制松动的形势下,资源禀赋优越的城市具有“虹吸效应”,不断地将农村资源吸取进来,形成了农村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度流动,即农村资源单向度流入城市和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却将他们中的大多数阻挡在城市大门之外而不能定居于城市,只能不断游走于城乡之间,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工”。在农村户籍人员落户城市困难的同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也关闭了城市非户籍人员落户农村创业大门。一些有文化、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的老板、白领等,想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在农村开办养殖场、设施农业等形式的家庭农场、现代农场,以实现他们现代“庄园梦”,但受制于城乡户籍单向流动的政策,其庄园梦也无法变为现实。
 
  农村空心化的治理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资源流动的产物,治理农村空心化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城乡一体化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空心化得到根本治理。
 
  首先,发展农业经济,吸引人才回乡就业。治理农村空心化,经济是基础,最根本的是通过发展农村产业使农村富起来,吸引人才就业,逐步实现城乡收入平衡化。一是发展农业经济。治理农村空心化,人才是根本,而吸引人才靠产业支撑,靠经济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将会带来农村经济发展和兴旺,农村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增加,农村人才就有回流的可能。发展农村经济,要与本地区特定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尤其是与农业特色产业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政策支持。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越来越重视,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随着国家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如继续加大扶持农村人才计划,加大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政策实施,提供给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发展机会,优秀人才向农村回流就会逐步显现。三是鼓励外出农民回乡创业就业。外出农民回乡就业,具有人缘、地缘、情缘等优势,同时他们在发达地区务工,开阔了视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鼓励外出农民回乡就业,是发展农业产业的可行之路。一些地方开展“农业稳县(乡)”战略,在落实生产规划能力、农业综合开发、小型水利建设等农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在政策、金融、科技服务等方面,为回乡人才创业搭建平台,吸引农村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收到了好多效果。四是加强培育职业农民。国家现代化,农业必须现代化,但羸弱的农业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短板”,而“人”又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短板”。要使农业强大起来,必须有现代职业农民来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一“短板”。尽管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但职业农民较少,农民现在还只是一种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相当数量农民还在依靠传统经验种地,种植规模小,收益微薄,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较大,未来谁来种地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阻力。治理农村空心化,需要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因此,要通过大力开展农民职业培训,让农民成为现代职业农民,让农业升级换代。五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业产业载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其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村空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下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和配给存在巨大差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承担重要责任,应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重要的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主要投入。近些年来,政府加大了交通、水电、信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缺少投入,历史欠账太多,短时间难以根本改观,相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还很落后,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投入,通过持续加大投入,使农村面貌有根本改观,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完善的养老社保服务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养老保险体系还不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没有建立起来。治理农村空心化就是要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其他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通过农村社会建设,使农村真正实现“少有所教、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保”。三是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我国农村社区服务还刚刚起步,社区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服务设施还比较落后,服务功能还很不完善。针对农村社区服务差的实际,农村社区建设要建立多元社区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成为治理农村空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农村社区主要是“一村一社区”的社区服务模式。可以探索农村社区服务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改变农村社区服务落后现状。四是提高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实现现代农业,需要现代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包括农业的技术教育、畜牧业、养殖业的技术教育,提高农业从业者的职业技术水平,使农民逐步成为一种职业并取得与其他职业相当的收入和地位。
 
  再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村庄治理水平。治理农村空心化,仅有硬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制度等软件建设,提高村庄治理水平。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是加强村“两委”即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村代会等村级组织建设,把那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又热心村公共事务的村民选举进“两委”,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二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大量农村人口流出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就成为必然。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按照“培育中心村、提升特色村、整治一般村、改造空心村、缩减撤并弱小村”的原则,推行村庄适度合并。要根据村庄发展实际,既要充分考虑村庄现有规模和发展水平,又要充分考虑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既可以采取一村一社区、一村多社区,也可以多村一社区和集中建社区。三是培育乡村民间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根据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培育和发展乡村民间组织,从各个层面上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它们在农村社会治理和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民间组织,一方面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他们抗市场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农民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渠道,有利于保障、维护农民的权利,提高村庄治理水平。
 
  最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形成凝聚力。为改变农村文化现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农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村落文化保护,让村庄记得住乡愁。近年来,一些农村发展也照搬城市进行大拆大建,逼农民上楼,农村原有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文化特色遭到破坏,甚至毁坏殆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对村落文化的保护,挖掘农村文化遗产,让人们在农村发展中,留住文化传统,保存历史记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加强公益文化建设,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动村民群众,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农民道德水平。道德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中十分重要,应加强道德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形成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四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农村留守人群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知识缺乏,容易迷信。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治理农村空心化,把农村真正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刘祖云,武小龙. 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殊途而同归——基于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J].行政论坛,2012(4)
  2. 国家统计局. 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EB/OL].(2014—05—12)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3. 冯文勇. 聚落农村空心化问题探讨 [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
  4. 王海兰. 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J]. 农村经济,2005(9)
  5. 张茜,张俊. 农村“空心化”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J]. 生产力研究,2008(8)
        6.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