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时间: 2017-06-02信息来源:盛科荣1,2,樊杰※2,杨昊昌1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摘 要: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建设提高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高度。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带动下,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通过对近10 多年来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方法探索和应用实践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4个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区域治理体系,以及完善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研究需求,目前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在基础研究、综合地理区划实践以及区域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围绕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未来研究应着力在5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域功能生长发育驱动机制的集成分析、地域功能的空间结构与时空过程规律研究、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进一步推导、地域功能空间尺度转换与综合地理区划、空间规划与现代区域治理体系构建。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地域功能;空间均衡模型;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收稿时间:2016-04-10;修回时间:2016-07-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644);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4074-115015)
作者简介:盛科荣(1977—),男,山东日照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 shengkerong@163.com。
※通讯作者:樊杰(1961—),男,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fanj@igsnrr.ac.cn
 
   中国地理学者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借助地域分异原理和地理区划方法,提出了按照主体功能区构筑未来我国高效有序国土格局的建议,得到国家决策者的认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主体功能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理论方法创新提出了新命题,有力推动了作为其科学基础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近10 年来,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已成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系统梳理了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解析了现代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并就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整体推进现代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1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学术思想萌芽于19 世纪西方近代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和区划实践。从法国的区域研究、到德国的景观学派和英国的区划工作,都包含着地球表层不同区域应当承担不同功能、人类社会应按照用途(功能)进行国土空间管制的思想。与此同时,以白兰士、白吕纳、施吕特尔、赫特纳[1]、拉采尔等为代表的西方地理学家还确立了人地相互关联的地理学研究视角,这实际上也为认识地域功能提供了一种最佳的理念。但是在这个发展阶段,由于受客观条件和基本资料的所限,区域研究和区划方案大多是专家集成的定性工作,数据和科学方法支撑相对较弱。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学术思想在20 世纪的地理学研究和区域开发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自然地理地域分异理论[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3]、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理论[4]、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加深了陆地表层功能分异规律的认识,为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苏联的农业区划和经济区划、德国的空间规划、以及我国在1920 年代开始的部门区划,都有力的推动了区划技术和方法的提升。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对区划理论与方法缺乏深入的探讨,没有建立起严密的空间分异理论和方法;二是以单要素为主的部门自然区划居多,综合功能区划研究相对不足。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产生于近些年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实践(图1)。一方面,由于存在着重“发展计划”、轻“布局规划”的偏差[5],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规划蓝图的基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问题摆在了学术界和政府的面前[6]。另一方面,解析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和变化过程,提出国土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并勾画规划蓝图,认识调控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基本政策工具和配套条件,是解决中国未来国土空间格局规划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在国土空间开发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地理学者经过深入的学术思考,正式提出了现代地域功能理论[7]。综合目前对地域功能概念内涵和研究框架的理解,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可以定义为,以陆地表层空间秩序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地域功能的生成机理,以及功能空间的结构变化、相互作用、科学识别方法和有效管理手段的地理学理论。
                                          图1 插入此处
                             图1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学术基础和实践背景
Fig.1 academic basis and practice background of modern regional function theory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3 年至2006年,这是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围绕国土开发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在传承地域分异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集成经济、社会、生态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突出“因地制宜”和“有序空间”的核心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按照功能区构建中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格局的建议。在中国地理学者的推动下,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8],“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第二个阶段是2007 年至2012 年,这是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正式形成阶段。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力推动了地域功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地理学者提出了地域功能、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等核心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正式形成[9]。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地域功能识别与区划的方法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力的支撑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践。经过近10 年的理论方法探索和应用实践工作,中国地理学者配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研制完成了主体功能区一系列成果,2010 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颁布实施[10]。
     第三个阶段是2013 年之后,这是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学术框架逐步完善的阶段。地理学者开始对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学术体系进行构思,并提出了以地域功能生成机理、空间结构、区域均衡等理论研究和以地域功能识别、现代区域治理体系构建等应用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实现了从核心概念构建到系统学术思想探索的转变。与此同时,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将主体功能区建设提高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高度,并指出“强化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也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

2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的重要进展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是中国学者对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贡献。经过10 多年的探索,地理学者在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4 个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2.1 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
   地域功能是指一定地域在背景区域内、在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具有主观认知、多样构成、相互作用、空间变异和时间演变5个基本属性[9]。与地域功能相对应的概念是功能区,它是指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承担特定功能的一定尺度的地域空间。尽管地域功能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人地关系理论、地域分异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等研究成果丰富,这为地域功能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人地关系相互作用规律的分析构成了地域功能生成机理研究的基本切入点[2],综合自然地理条件的地域分异和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组织规律构成了陆地表层系统功能分异的主要驱动力[3,4]。在分析地域功能基本属性和传承创新地学理论的基础上,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作为主体功能区划科学基础和地域功能理论核心概念被提出[9]。区域发展均衡是指,每个区域都能够按照功能定位合理选择开发与保护活动,且每个区域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大体相同的生活水平。区域均衡模型一方面为研究地域功能生成过程和分类体系、以及功能区划和调控方式奠定理论基础,也为以地域功能为主体组织有序空间的规划提
供科学依据。

2.2 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
   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地域功能的识别和功能区划方案制定层面。对地域功能的识别是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功能区划是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社会与环境复合系统的综合功能区划,功能区划是在较长的时间段、更大空间尺度中谋求的综合效益较优的方案[11]。一是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地域功能识别和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法。目前已经建立起包括可利用土地资源[12]、可利用水资源[13]、环境容量、生态脆弱性、生态重要性[14]、自然灾害危险性、人口集聚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15]、战略选择10个指标项在内的地域功能识别的指标体系,完成了单项指标项的具体构成、技术算法的研制和分类阈值的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域功能识别的指标项集成算法、区划技术方法和全国层面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案[10,16]。二是地县级空间尺度的功能区划技术方法也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部署,地县两级政府要在落实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本县主体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划定“功能区”并明确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8]。实施县域内部功能区的划分,是研究其“主体功能”空间落地,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王传胜等以空间差异显著的浙江省上虞市为例,探讨了主体功能优化开发背景下县域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和区划方法[17];陈小良则比较系统的探讨了适合于县域空间尺度的地域功能分类体系,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18]。

2.3 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在维持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一定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功能适宜程度及规模保障程度[19]。资源环境承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从而决定了地域功能的空间格局[20,21]。为充分揭示地域功能空间格局的自然地理基础,中国学者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在近10 年国土开发格局成因和时空演变过程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不同空间尺度和功能指向的国土开发利用适宜程度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人口合理容量测算方法,研究了资源、生态、环境、灾害等自然要素同人口、产业、聚落、设施等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匹配的集成研究方法[22-25]。特别是2008 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首次尝试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基础性科技支撑工作[26],随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玉树、舟曲、芦山、鲁甸等历次灾后重建规划功能分区中也发挥了基础性作用[27-29]。与此同时,基于生态适宜性、重要性和脆弱性的生态可占用性分析模型也
被提出,并成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域功能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30]。

2.4 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
   一方面,以揭示地域功能格局变动地学驱动机制为宗旨的研究也已经起步,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沿着三个脉络展开: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分布类型[31]、产业集疏过程与空间集聚机制[32]、土地利用功能及空间分异研究[33]。这些研究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视角系统分析了区域发展格局演变的核心驱动力,开辟了探究区域间综合发展水平和地域功能格局演变相互关系的研究途径。另一方面,主体功能区对我国区域政策体系调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发展空间均衡需要在科学划分不同类型区的基础上,相应调整各项政策,形成差异化、精细化的区域政策体系。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专项政策设计,如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下的财税政策[34]、区域生态补偿政策[35]等;围绕主体功能区各类主要政策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集成研究,重点是对不同类型功能区的财政支付、产业扶持、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政策间相互协调和有机配套方面的探索,通过对不同类型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综合集成,增强政策的系统性[36,37]。

3 地域功能研究的国内外比较分析与评述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具有开创性,目前在国外还没有与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定义完全相同的划分工作。但国外在地域功能分异识别和调控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各国在空间规划领域各具特点,但按照用途(功能)进行国土空间管制是国际上现代区域治理体系的通行做法,空间(区域、国土)规划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强化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手段已经成为共识。世界发达国家或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大多通过划分标准区域为实施区域管理和制定区域政策提供依据。区域类型划分是空间规划中构建合理空间结构和协调各层级空间发展的主要途径,美国的经济地区、欧盟的 NUTS 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类型划分[38]。区域政策也是促进不同功能地域不断健全完善、调控不同功能区域间协调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
 同国外发达国家的空间治理能力相比,我国的地域功能区划和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缩小空间规划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差距是提升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我国正在付诸实践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不仅给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研究命题也都将成为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研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研究框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部分(图2)。其中,理论研究主要着眼于解决地域功能生成机理、功能区的相互作用、空间结构格局特征及其时空过程、区域均衡模型建设等基础问题,应用研究主要面向地域功能识别、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法、现代区域治理体系构建等实践问题。当然这两个部分相互促进、相互交织的,例如地域功能空间结构规律的理论探究构成了主体功能区划和综合地理区划的科学基础。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分析可以看出,同全国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紧迫需求与深远影响相比,地域功能研究在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落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图2 插入此处
                               图2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研究框架
Fig. 2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modern regional function theoretical system

   一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较为薄弱,还不能够有力支撑对未来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判断等实践问题,以及对长远目标和实施途径的合理设计等应用需求[11,39]。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地球表层地域功能格局时空过程和演化规律的研究尚属空白,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多尺度、多属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功能地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同空间层级地域功能分异规律、分类体系的尺度转换的研究亟待加强;区域发展均衡模型仍然停留在概念框架层面,制约了关键因素作用机理的分析,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长效机制的设计。
    二是主体功能区划属于类型区划范畴[17],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区划,基于地域功能的全国层面综合地理区划尚属空白。一般的地理区划采用的多是“区域的” 区划方案[40-43],即便是一些发达国家现行的大多数空间规划,都在“类型的”区划方案形成之前,有个“区域的”方案作铺垫。尽管我国已经开展了一些部门的具有综合意义的功能区划,如生态功能区划[44]、海洋功能区划[45]等,但仍然缺乏着眼于自然—人文复杂系统的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三是构建现代区域治理体系建设的研究,特别是完善空间(地域)规划体系的理论探索,滞后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践。把区域政策和空间规划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国家决策的科学性与发展建设的现代化程度的集中体现[46]。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空间治理体系,我国的空间规划出现了规划职能不清、规划内容打架、规划资源浪费等现象。主体功能区基础制度作用的发挥,以及跨行政区域的综合整治与协调发展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整合空间规划资源、健全空间规划体系[47]。

4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展望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研究直接面向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共同构筑的陆地表层系统,因素和机制复杂,综合集成难度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性强。现代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完善需要在以下5 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4.1 地域功能生长发育驱动机制的集成分析
   地域功能刻画的是地球表层复杂巨系统的空间格局,地域功能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客观上要求,从不同学科角度剖析人地关系空间耦合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其综合集成起来。这个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从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视角,在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人类活动空间组织规律的基础上,提炼区域发展过程中影响地域功能生长发育、空间格局的关键因素,探究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途径,研究功能地域空间系统与“点—轴”开发系统的互动机理,建立地域功能生长发育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为完善地域功能理论奠定基础[48]。

4.2 地域功能的空间结构与时空过程规律研究
     地域功能空间结构规律的探究是建立和完善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地域功能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方向有:基于遥感支持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以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复合空间的历史变化过程,揭示不同类型功能空间规模和比例的演化动态,凝练功能空间数量组合的演化规律和变换法则;结合全国和不同空间尺度案例地区的分析,着眼于开发类空间的组合形态,揭示地域功能的“点—轴”组织模式、圈层组织模型、核心—边缘组织模式,以及这些空间组织模式的适用条件和演化规律;系统揭示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产业结构的特征,解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结构发展过程,并将产业结构分析延伸到区域开发强度,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地域开发强度的梯度特征。

4.3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进一步推导
在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研究框架下,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占据着核心的位置。未来
研究方向是,以反映地域功能格局演变机理为导向,提炼区域发展过程中影响空间均衡的主要因素,建立完善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的数理模型,用以揭示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功能区建设的潜在收益、以及激励兼容机制设计导向,使之成为阐释地域功能形成和演变、地域功能格局及区域划分、空间结构组织与功能区规划的科学依据。

4.4 地域功能空间尺度转换与综合地理区划
   主体功能区划是构建我国地表开发秩序的关键一步,但是全面完成全国综合地理区划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开展。未来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究地域功能分异的等级层次特征,研究不同尺度功能和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地域功能空间格局的镶嵌特征;研究地域功能区划适宜性多尺度评价方法,研制不同层级功能区的分类体系、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解决小尺度功能区划与大尺度功能区划相互转换的技术方法;依据综合地理区划原理和地域功能空间聚类特征分析,探索自下而上集成不同层级地域功能区划方案为综合地理区划方案的技术方法,提出我国综合地理区划的类型划分和层级结构方案。

4.5 空间规划与现代区域治理体系构建
   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成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背景下,空间规划和现代区域治理体系将逐步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发挥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作用,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49];依托空间均衡发展模型框架,模拟地域功能格局变化的情景和效果,设计区域发展过程中实现效率、公平相兼容的调控机制,提出重要的参数特征和调控因子,并据此提出推动地域功能空间格局的现代区域治理体系基本框架[50]。

参考文献:
[1] 赫特纳著, 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J]. 地理学报, 1958, 24(4): 348-363.
[3]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1991, 11(3): 1-6.
[4]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5] 樊杰.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28(2): 193-206.
[6] 盛科荣, 樊杰. 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开发的基础制度作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1): 44-50.
[7] 陆大道, 樊杰, 刘卫东, 等. 中国地域空间、功能及其发展[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11.
[8] 马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 北京: 北京科学技
术出版社, 2006.
[9] 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 地理学报, 2007, 62(04): 339-350.
[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11] 樊杰, 孙威, 陈东. “十一五”期间地域空间规划的科技创新及对“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建议[J]. 中国
科学院院刊, 2009, 24(6): 601-609.
[12] 徐勇, 汤青, 樊杰, 等. 主体功能区划可利用土地资源指标项及其算法[J]. 地理研究, 2010, 29(7):
1223-1232.
[13] 李九一,李丽娟. 中国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J]. 地理学报, 2012,67(3): 410-419.
[14]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 生态学报, 2000,20(1):
10-13.
[15] 金凤君, 王成金, 李秀伟.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 地理学报, 2008, 63(8):
787-798.
[16] 樊杰.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J]. 地理学报, 2015, 70(2): 186-201.
[17] 王传胜, 赵海英, 孙贵艳, 等. 主体功能优化开发县域的功能区 划探索——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3):481-489.
[18] 陈小良. 市县层级地域功能分类与识别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19] 周侃.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理论基础研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D]. 北京:中国
科学院大学, 2014.
[20] 邓伟. 重建规划的前瞻性: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布局[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1): 28-33.
[21] 樊杰, 王亚飞, 汤青, 等.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 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 地
理科学, 2015, 35(1): 1-10.
[22] 方创琳, 申玉铭.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前景和承载能力的分析与对策[J]. 干旱区地理, 1997, 20(1): 33-39.
[23] 方创琳, 鲍超, 张传国. 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J]. 生态学报,
2003, 23(9): 1915- 1923.
[24] 封志明, 刘登伟.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力[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5):
689-698.
[25] 封志明, 杨艳昭, 张晶. 中国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从分县到全国[J]. 自然资源学
报, 2008, 23(5): 865- 875.
[26] 樊杰, 周成虎, 顾行发, 等.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7] 樊杰, 等.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8] 樊杰, 等.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9] 樊杰, 兰恒星, 周侃, 等. 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30] 李平星.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年.
[31] 吕晨. 人口空间集疏过程的机理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32] 梁育填.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疏过程的机理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33] 胡望舒. 大尺度景观价值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34] 龚志坚. 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下的财税政策研究[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1.
[35] 陈冰波.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3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主体功能区和分类管理政策研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37] 司劲松. 我国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38] 刘慧, 樊杰, 王传胜. 欧盟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研究, 2008: 27(6): 1381-1389.
[39] 樊杰. 基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解析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与新命题[J]. 经济地理, 2006, 26(4):
545-550.
[40] 郑度. 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J]. 地理研究, 1998 ,17( 1): 4-9.
[41] 郑度, 葛全胜, 张雪芹, 等.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05, 24(3): 330-344.
[42] 杨勤业, 郑度, 吴绍洪, 等.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05, 24( 6):
89-91.
[43] 谢高地, 鲁春霞, 甄霖, 等. 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和方法[J]. 地理研究, 2009, 28(5): 561-570.
[44] 欧阳志云.中国生态功能区划[J]. 中国观察与设计, 2007(3): 70.
[45] 葛瑞卿. 海洋功能区划的理论和实践[J]. 海洋通报, 2001, 20(4): 52-63.
[46] 樊杰. 解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探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22(3): 194-207.
[47] 杨伟民. 规划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48] 陆大道, 樊杰. 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中国至2050 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2009.
[49] 樊杰.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的应对策略[J]. 中国科学院院
刊, 2016(1): 1-12.
[50] 樊杰,郭锐. 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问题[J]. 经济地理, 2015, 35(1):1-6.__


(1.山东理工大学 商学院,中国山东 淄博 255012;
2.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北京 100101)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