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城市土地生态化利用探析时间: 2016-07-12信息来源:王文卿 白世强 作者:hjr_admin 责编:

     DOI:10.13816/j.cnki.cn11-1351/f.2015.08.011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是城镇化的载体,实现土地的生态化利用,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落实生态文明战略、构建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梳理、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生态问题,结合绿色城镇化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生态化利用提出新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市土地利用应立足于服务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合理确定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坚持顺应自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设计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更多地保留自然生态用地,构建良好自然生态和开敞的城市空间。
 
  坚持集约集聚,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集约紧凑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从严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产业、人口和资源在空间上集聚,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坚持绿色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坚持走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结合实际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引导大城市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发展,缓解耕地保护与城镇建设的矛盾。完善城市环保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治理,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对土地生态的影响。
 
  城镇化过程中凸显的土地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1978年~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增加到7.3亿,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但与此同时,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给土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
 
  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受到威胁。随着城市和工业发展,冶金、化工、采矿、汽车尾气等导致的土壤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污染物超标率已达16.1%,超标程度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外围呈递减趋势。其中,城市周边金属冶炼厂、化工厂、农药厂附近土壤超标率达36%。此外,不少城市周边生活垃圾常年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一方面,通过植物吸附,导致农产品安全聚集风险;另一方面,城市内部的土壤污染,有可能成为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危害身体健康。
 
  动植物生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地方不顾自然条件制约,实行大面积削山填谷、围海填湖;城市绿化大量引入外来植物取代本土植物。这些做法看似改天换地、恢宏壮观,但引发了严重的土地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动植物生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生态功能退化等。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对北京市区及周边昆虫研究成果,城市扩张对昆虫多样性有明显影响,昆虫多样性与城市景观隔离程度、不透水层面积比例等景观变量存在显著相关性。
 
  河流渠道化,水体生态功能下降。一些地方在城市河流治理中过于强调河道的排洪、泄洪功能,将河流裁弯取直,搞“三面光”工程,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损害了河流的自然特性和生命特征。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不够甚至未经处理,造成地表水污染,水体和周边的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城市水体的服务功能和资源价值下降。
 
  地面大面积硬化,城市内涝加剧。城市化发展、城区面积的扩张,占用了大量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林地、园地、水域和其他土地,直接表现是道路、房屋建设高度密集,水泥、沥青硬化地面,没有蓄滞洪水的空间,导致内涝成为城市最大的安全威胁,也造成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给。有关研究表明,绿地的径流系数为0.2左右,而水泥铺装或沥青道路的径流系数一般在0.9左右,同等面积的绿地和硬地,其自身的排水能力相差7倍。此外,人工地面的形成,改变了自然土壤的结构功能和地面的受热状况,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粗放低效。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度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据统计,2000年~2011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而城镇人口仅增长50.5%,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比达1.51(远超国际公认的1至1.12阈值区间)。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
 
  土地生态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打造顺应自然的“田园城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适宜的人口容量和人均用地面积,适当控制工业用地,扩大生态用地,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工矿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转化为生态用地,保护城郊菜地和水田。对具有生态保护价值和灾害多发区域进行优先控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为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再在适合开发建设的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城市规划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依山就势,营造不同功能、不同创意的山景水景,尽可能减少对大自然的干扰,重视对自然生态用地连续性的保护,让连绵的山体、蜿蜒的河流,成为城市生态安全的屏障、生物迁徙的通道,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开敞城市空间,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建设人水和谐的“海绵城市”。开展城市土地生态整治,将硬化的河道和湖岸改造为生态护岸,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城市水系恢复应有的防洪、抗旱、调节气候、维系生命系统等“城市之肺”的作用,发挥河流滨岸植被缓冲带维持生物多样性、过滤面源污染和防洪等功能。建设城市湿地公园、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城市广场、停车场等采用透水性铺装,使雨水可以轻易汇聚并渗入地下,实现雨水的“慢排缓释”,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多种功能。
 
     构建城市立体绿化系统。增加园林绿化用地比例,构建由大地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和建筑绿化等构成,点线面结合、高低错落、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增强城市绿地之间的连通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绿地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等多重功效。因地制宜发展“楼顶田园”,将生态农业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充分利用空间效益,探索生态循环经济。
 
  推进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治理。加强城市及周边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防治工矿企业污染,加强城镇集中治污设施及周边土壤环境管理。建立土壤环境强制调查评估制度,开展受污染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强化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加大“三废”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力度,防止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以城市周边受污染场地和土壤为重点,推广植物群落模式、生态拦截净化等生物修复技术,使受污染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加强国土开发利用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和要求。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坚持并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耕地、林地、草地等转为建设用地。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永久保护,统筹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发挥山川、绿地、基本农田对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的阻隔作用,优化城市布局形态,改善人居环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最大程度减少对耕地和生态用地的占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