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不宜过度渲染加息预期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苏培科 作者:admin 责编:

 

 

    自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各大媒体都在猜测央行何时加息。在舆论的引导下,人们开始恐慌,市场陷入加息预期之中。股市也随之动荡不安,周边市场和欧美市场大幅滑落。看起来,似乎是中国央行的紧缩信号影响了全球。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读。中国央行的影响力还没大到如此程度,千万别沾沾自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热钱会通过各种途径加速涌入。央行的紧缩和惩罚越严厉,国内的通胀就会更加剧,资产价格也会膨胀得更厉害,从而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再次陷入恶性循环的尴尬境地,直到中国的泡沫破裂为止。这虽然只是一个推论,但如果媒体过度渲染,央行操作不当,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或许很多人认为,既然是紧缩政策,就一定会起到抑制作用。然而,在中国则未必会立竿见影,在短期内实际情形反而很有可能会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笔者曾将美国、日本和中国近20年的流动性变化趋势与股市走势叠加对照,发现除了中国,其他市场每当流动性开始收紧,过一段时间股市就会随之向下,而且二者的这种相关性极强。据IMF的研究,从1959年第一季度到2003年第三季度间,19个工业国家发生了52次股市价格泡沫破裂。根据牛市、熊市的转折点,发现相当于每个国家隔13年就会出现一次股票价格泡沫破灭,每次持续两年半,伴随着4%的GDP损失(IMF,2003),而很多次泡沫破灭都隐约与流动性的急剧收缩有关。如果按照这些成熟市场的经验和统计数据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紧缩应该可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然而,这在中国却是失灵的。自2007年2月起,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开始上调,中国股市却从3000点迈向了6000点的“牛市下半场”;CPI却在不断上涨;基础货币投放的数据也出现了加速上涨的势头。如果不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全球流动性的突然收缩,中国的通胀会更加严重,货币政策会更加被动。

    那么,此次紧缩的效果会与上次不同吗?笔者认为,很可能还会与上次一样。因为,目前中国还管不住贸易项下各种热钱的进出,如果游资对中国升息的预期过于强烈,就会设法进入中国,从而使资产价格和通胀率进一步上行。因此,国内投资者在短期内不必对货币紧缩政策过度恐惧,不必过度担忧境外市场的下跌联动。境外市场下跌除了基本面不支持外,或许还与短期资金在中国升息的预期下部分抽离有关。

    现在国内很多人在研判股票市场时都喜欢参照境外市场的走势,一看到境外市场大跌就预测国内大跌,一看到境外大涨就幻想国内大涨。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区。目前全球市场虽然有一定的联动,但未必是齐涨齐跌,反而有时更像“跷跷板”。由于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流动,使得资金在全球市场逐利。一旦形成利润的空隙,资金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入,使得彼此不平衡的市场逐渐平衡。现在全球各大央行的利率政策都“按兵不动”,就是在等待按捺不住的国家犯浑。

    可能有人会说,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实施了几轮加息,也并未给这些国家带来灾难,反而助推了大宗商品价格。我们知道,对于这些资源大国来说,它们巴不得价格暴涨。加息和引入热钱炒作大宗商品价格对它们是有利的,这对大宗商品进口国则是不利的。显然,国内的媒体、学者和官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过早地让中国进入加息通道,防止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出现二次探底。

    从刚刚公布的2009年经济数据来看,2010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应该不成问题,但是CPI的快速上升可能会引起央行和舆论的高度关注。为了避免央行以“抑制通胀”为由过早地进入加息通道,有必要对2010年的CPI走势进行充分的认识,千万不要看见CPI同比上涨就认为食品价格会暴涨,就应该加息。从CPI的历史数据来看,2009年一季度恰是CPI在零轴以下的最低谷,现在CPI由负转正,由于基数相对较低导致的“翘尾因素”会发生在今年的一、二季度,从而CPI的同比数据可能呈现出大幅上涨。因此,在预判形势和执行政策时一定要剔除这一因素,防止假涨价诱发真涨价,否则如果再加上货币政策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很可能会将“通胀预期”治成“现实通胀”。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