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楼宇经济:“立体城市”新载体时间: 2017-03-25信息来源:郝庆 作者:hjr_admin 责编:

DOI:10.13816/j.cnki.cn11—1351/f.2015.06.009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必须改变 “招商引资,土地先行”的粗放式土地利用模式。当前,一些地方逐步探索建设都市工业楼宇,打造“立体工业”,既开启了“无地招商”新模式,又为构建“众创空间”、建设“立体城市”提供了新载体。
 
  都市工业楼宇发展进程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改造、“第三意大利”的建设、美国硅谷的催生以及日本总部型基地的发展,为中国都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借鉴。1998年,上海市在中国内地率先提出都市型工业发展战略概念。随后,杭州、重庆等地也相继提出发展都市工业的战略部署。
 
  都市型工业是指以大都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和技术服务为主体,适宜在都市繁华地段和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工业体系。都市工业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微企业的活力,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技术创新动力,推动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多数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已成为提高传统工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也成为有效解决城市边界延伸,吸纳各层次就业人群,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都市工业楼宇作为都市工业的空间载体,在发展初期多是对国有企业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利用。如:中国内地首幢都市型工业楼宇,就是改造利用原上海针织厂位于市中心的闲置厂房,使其成为与周边环境和谐、都市型工业集聚的新型楼宇。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12年左右,都市工业已经在上海、重庆、武汉等地实现了由改扩建到新建的转型,结束了利用闲置厂房、盘活存量资产的初期建设模式,开始向城市集约化用地,推动城市功能完善,辅助城乡统筹建设,增强城市经济创新能力的新模式迈进。
 
  都市工业楼宇的主要特点
 
  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技术突破的日新月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生存周期越来越短。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多数企业成立后第3年进入随时被淘汰的死亡高发期。未来中国企业准入门槛将不断降低,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将会出现大量的“短命”企业。
 
  相比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目前的土地出让制度门槛过高。一方面,将大量中小企业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土地出让年限与企业的生存周期不一致,容易造成土地闲置、低效浪费等。都市工业楼宇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的问题,也能为中小企业节省获取土地、建设厂房的前期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企业快速生产、及时占领市场赢得先机。
 
  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未来城市的发展将呈现混合型布局模式,单一的住宅区、商业区、行政区、工业区的规划分区,将最终被混合型区域所代替。楼宇经济成为发展“立体城市”的重要手段。
 
  都市工业楼宇承载的都市工业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轻型、微型、环保、低耗的新型工业。如:杭州楼宇经济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研发机构、服务外包、销售中心等。与摊开的工业厂房相比,楼宇经济占地少、污染少、产出高,可以与都市共融,符合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低碳城市的要求。
 
  符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需要。都市工业楼宇作为一种新型的都市工业发展载体,追求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实现集约型开发、集群式招商、循环使用,可实现信息化管理,避免了企业大规模盲目开发,缓解了都市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以长沙金丹科技大厦为例,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同期,该科技园区投资建设的11家中小企业,建筑面积为11.09万平方米。两者建筑面积相当,但前者占地仅为后者的7%,相当于为园区节省了325亩土地。发展楼宇经济,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有利于拓宽城区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高价位土地再开发,财富效应显著。
 
  发展都市工业楼宇的建议
 
  注重业态引领。都市工业楼宇的建设和都市工业经济的选择,要根据所处城市和特定区域的产业类型和特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高起点谋划,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在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同时,注重绿色发展,促进现有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的比例,为都市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绿色空间。
 
  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工业用地的出让方式改革和土地使用权分割出让。鼓励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构建动态调整机制,引导经济效益差、产出低的企业自动退出,防止土地闲置和浪费。探索和完善综合用地的规划和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工业研发、商贸服务、金融服务等复合业态的土地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完善配套服务。以工业楼宇为平台,打造完善的、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复制和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企业成长及创新提供孵化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为中小企业提供生产基地,营造良好的城市风貌和创新的发展环境。
 
  (作者供职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