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中国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发布时间: 2018-02-01信息来源:吴屹桉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新书发布会现场图 本网记者 吴屹桉/摄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要把“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1月30日,《宜居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宜居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中国舆情调查与研究联盟、宜居中国联盟成员机构跨界合作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认为,该报告通过不同行业领域专家的跨界研究与合作,就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宜居城市等评价标准做出明晰的界定,同时,对中国建设中的各种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宜居水平、以及绿色建筑等行业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指出,目前我国在宜居问题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房价高涨、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建筑比例偏低、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的需要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答案,也无法照搬发达国家经验,需要政府部门、业界和学界共同参与。而构建宜居中国发展指数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发现宜居中国建设中各个领域与地区存在的问题与差异,为解决问题、开展合作以及传播先进理念与经验提供有效的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彦平就宜居城市发展指数的体系构建与评估方法做了详细剖析。宜居城市发展指数设计为5个主题层指标,即经济发展指数(含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预期4个次主题层)、社会治理指数(含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社会包容、社会和谐口碑4个次主题层)、民生质量指数(含居民购房能力、基础教育质量、公共医疗质量、休闲质量和生活品质口碑5个次主题层)、创新创业指数(含创新能力、高校质量、创业创新载体、创业创新氛围4个次主题层)和生态环境指数(含空气质量、绿化面积、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口碑4个次主题层)。每一次主题下的指标由单一或多项数据合成。该报告利用上述评估办法对中国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宜居发展指数测评,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厦门、杭州、南京、武汉、西安、苏州为2017年度宜居中国发展指数前十名。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晓天处了解到,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出版《中国舆情指数报告》、《舆情管理》、《中国旅游扶贫指数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本报告是舆情实验室城市舆情和行业舆情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计划按照年度陆续出版。

《宜居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本网记者 吴屹桉/摄

2016-2017中国宜居城市指数排名十强 主办方供图

舆论场对宜居城市建设的需求 主办方供图 (责编:张赛)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