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土系列连载 > 国外系列
专著连载

日本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一第四章第四节时间: 2018-09-01信息来源:国家计委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司译 作者:[日] 国土厅编 责编:qgy

      第4  为促进定居和交流而整备交通、信息和通信体系

 

1)促进国土的一体化和国际交流

交通、信息、通信体系是活跃国际间、地区间的交流、促进各种功能的分散和向地区发展的战略性、先行性手段。尤其从今后的交通、信息、通信体系的作用来说,把各地区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国土一体化,同时加强各地区和世界的联系十分重要。从这一观点出发,按如下的基本方向整备交通、信息、通信体系:

第一,为了形成向世界开放的国土,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要形成把地区和各国联系起来的国际性交通据点以及信息和通信据点,并且要改善通向这些据点的通路。

第二,为了通过地区间的竞争得到发展或者深化地区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高速交通服务、有效的物质流通服务、高度的信息和通信服务。为了形成极为方便的、有活力的地区社会,要推进地区内的交通、信息、通信体息的充实和高级化。

第三,为了顺利地开展交流,应付不测事态,确保安全,要整备设施以补设施容量的不足,满足日益增大的需来,同时要建立可靠的安全体系,以应付大规模地震等灾害、事故和犯罪。

另外,在整备上述交通、信息、通信体系时,要根据人员流动、物资流通、信息流通的长期动向,在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的适当分工下,由多种多样的主体努力形成低成本、高明效率的网络,同时整备选择性高的体系。

2)交通体系的整备

1)整备的目标

到21世纪初,人们对交通的要求将发生巨大变化。国际间的交流将日常化,要求交通更加方便。在国内的交流,随着行动领域的扩大和旅行次数的增加,将更加要求交通的高速性。另一方面,反映交流目的的多样化,认为有选择性的交通工具更有价值的倾向将增强。在国内和国际货物运输方面,也要求提供能够任意选择工具、时间等的运输服务。并且,旅客、货物总的来说跨地区的交流将会频繁起来,量也将扩大,从而可靠性高将成为交通体系的重要条件。

在形成21世纪交通体系时,针对上述要求,要争取按以下目标建立通过适当的竞争和利用者自由选择而发挥各交通机关特点的体系。在形成这些体系时,要努力防止交通公害,确保交通安全和通畅,同时要考虑有助于改善地区环境。

(加强国际交通功能)

加强国际机场等大城市圈国际交通设施,同时也在地方开辟供国际航空班机和外贸定期航船用的机场、港湾,并且改善通向这些国际交通据点的通路,从而使地方圈国际交通利用起来更方便。并要加强我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发挥的国际旅客、货物中转据点的功能。

(全国一日交通圈的建设)

建设“全国一日交通圈”的目标是,全国主要城市间的移动所需时间大致在3小时以内,从地方城市通向两个以上高速交通机关的时间大约在1小时以内。货物要缩短运输时间,同时运输所需时间要准确,并要把能预订运输工具和时间的范围扩大到全国。

为了形成有活力的地区社会,要争取充实为种种日常活动的顺利展开而提供支援的地区交通,并使之高级化。

(提高交通网的稳定性〉

随着地区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扩大,确保交通网的稳定性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大城市相互间,在国土的中枢部,要由多种途径、多数机关形成多重系统的交通网,并要设法提高交通网的稳定性,以免因设施容量不足而引起交通功能降低,或因设施更新作业乃至发生大规模灾害等而引起交通中断。

2)国际交通体系的形成

  a.国际交通体系的长期设想

关于国际航空交通,以东京、大阪等国际基干机场为中心,整备包括国际定期班机利用的地方机场在内的大约15个机场的功能,以加强国际交流的功能。

关于国际海上交通,以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的港湾为中心,由包括地方圈主要港湾在内前15个地区据点性港湾形成我国的国际海上交通网。

  b.为形成国际交通体系而执行计划期间的政策措施

要设法把关西国际机场交付使用、建成东京新国际机场,同时扩充和整备仙台、广岛等全国的主要机场,加强国际交流功能。

还要弄清航空需求的动向和经济上是否合算,并为推进关西国际机场的整体设想而进行调查。为了充实21世纪初我国的国际航空网,要弄清航空需求的动向,并就中部圈的对策进行调查。

要加大三大湾外贸集装箱码头的水深,加强功能,同时,在日本海中部沿岸、北部九州地区等主要港湾,整备集装箱终点站。为适应原材料运输的停滞、产品运输的扩大,要考虑运用水面贮木场等原材科管理设施需要靠近水流的要求,进行港湾的再开发。同时,在构成各地区市心的港湾,要整备多用途大型泊地,促进地方圈的对外贸易。而且更加强以亚洲国家等为对象的国际物资流通中转功能。

  在基于国际机场、国际港湾,为了能向全世界提供服务,要努力实行24小时营运体制。

  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设施,要整备公路、铁路等,并运用短程区间航空等,可设法改善通路。

3)国内干线交通体系的形成

  a.国内干线交通体系的长期设想

国内干线交通体系的目标是,为建成全国一日交通圈,以形成促进地方城市相互间的联系和地区一体化的交通网为重点,消灭高速交通机关的空白地区,力求全国各地享有利用高速交通设施的方便条件的均等机会,并且努力形成主要地区间多重系统交通网。为此,作以下长期设想:

  (干线公路)

关于构成全国汽车交通网的高规格干线公路网,以向全国普及高速交通服务,加强主要据点间的联系为目标,大约铺设1.4万公里,以便从地区中枢和核心城市、地区发展的核心地方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大约用1小时左右时间就可以驶上干线公路。

这些路线由另表(卷末)所列路线构成。其中,除现有国土开发干线汽车公路以及连接本州四国的公路外,还有纵贯国土的日本海沿岸纵贯汽车公路、东九州纵贯汽车公路等路线;横穿国土的中部横穿汽学公路、纪势汽车公路、东四国横穿汽车公路等路线,形成大城市圈的环状体系的首都圈中央联络汽车公路、东海环状汽车公路等路线;为联合纵贯横穿国土路线或者促进远离国土主轴的地区一体化的三远南信汽车公路、能越汽车公路等路线。

我国的干线公路网就是由这些高规格干线公路以及和这些形成一体而发挥作用的主要公路构成。

  (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网由发挥作为中程大量运输机关的铁路的特点而连接大城市圈、地方中枢城市以及主要地方核心城市的路线构成。其中,对新干线,以根据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确定的计划路线为基础,视社会经济动向、向新铁路事业转变的成果或技术进步等情况处理。

  (机场)

国内航空网由大城市圈的主要机场、地方机场以及孤岛利用的机场的航线形成基本航空网。

在即使整备其他高速交通机关也享受不到大约1小时的航空运输服务的、以地方发展的核心——地方城市等为主的大约50——70个地区,在研究其成立可能性的基础上,引进利用小型机场或直升机场的短程区间航空工具,从而形成全国的航空网。

  (港湾)

关于海上交通,重视港湾间相互分工和广泛的合作,由作为单位载荷运输基干的大约30个地区的据点港湾和辅助性港湾形成,而把太平洋(包括濑户内海)、日本海、东中国海、鄂霍茨克海有机地联系起来的全国海上运输网。

b.执行国内干线交通体系形成计划期间的政策措施

关于执行国内干线交通体系形成计划期间的政策措施,根据长期设想,作以下计划:

  (干线公路)

关于高规格干线公路网,以加强地方圈的发展基础、大城市圈的放射状和环状功能、紧迫的现有供区间使用的功能为重点,包括既定国土开发干线汽车公路7600公里及本州四国连络桥3条线在内,大致要建设8000一9000公里。在建设高规格干线公路时,除作为国土开发干线汽车公路建设外,也要灵活运用其他公路事业。采取分批建设的方式,并运用现有公路,进行有效的建设。

关于同高规格干线公路网结成一体构成全国干线公路网的主要公路,以加强地区相互间和据点城市与开发地区间的联系、改善向高速交通体系的通路、和地方中枢与核心城市等周围的地区内交通分离等为重点,为交通需求多的路线增加车次,消灭未改良交通条件的区间,推进全国干线公路网的体系建设。

还要充实交通安全设施,改善行车环境,有效地运用网络。

  (高速铁路)

在综合性也高速交通体系中,整备适应运输需求的更   有效的优质铁路运输体系。

为此目的,根据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确定的整备计划5条线的建设,也要考虑国营铁路改革的宗旨,逐步实施之。

还要设法提高旧线路的速度,改善同新干线的转乘,新干线和旧线路结成一体而形成广泛的铁路网。

关于中央新干线,除从长远观点进行调查外,还要开发磁浮铁路等新技术和推进现有技术的高级化以降低建设成本,争取建成优质铁路系统。

  (机场)

  在东京圈和关西圈,完成东京国际机场向海面扩展的工程、关西国际机场提供使用,以有助于扩充和地方圈间的航空服务。就适应短程区间航空等新航空要求的对策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适当的对策。

并且要从长远观点出发,对适应预计将日益增大的对航空的需求的对策进行研究。

在地方圈,为了适应航空需求的增大和高速性等要求,要推进函馆、南纪白滨等机场的大型化、喷气机化。而且要进行航线建设,以确保安全和扩大航空交通容量,并综合降低运输费用。

关于不具备享受航空运输服务的方便条件的地区,要研究利用其他高速交通工具的可能性、航空需求动向、投资效率等,根据研究结果,需要建设的地区,可适应需求规模建设地方机场、小型飞机场或直升机场。

关于短程区间航空用的小型飞机场或直升机场,要综合研究其应有状态,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建设。为了顺利引进短程区间航空,要努力确立运航体制,发挥地区的创造性和钻研精神,建设航空保安设施以确保安全,确保乘务员,有效地运用器材,保证顺利转乘定期航空,开拓基本运输量以确保利用水平。建设直升机场,以实砚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发生灾害时紧急运输等富于机动性的自由度高的航空运输。

  (港湾)

舞鹤、宫崎等构成海路干线基干的流通据点港湾,要确保码头间和港湾与其后方干线公路等的顺利连接,并要推进单位载荷终点站等高效率的货物流通设施的整备,以形成有效的海上运输网。为了确保运输的安全,要建设避难港,扩大窄水道宽度。还要和物资流通的高级化相结合,充分运用民间活力进行再开发,以满足优质化、多样化的要求。此外,要设法与国际会议会场、国际展览会场、传送高级信息的通讯信息港等新功能的展开相配合,创造出综合性港湾空间。

在干线公路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常陆那珂港、清水港等,并减轻东京湾的负荷。在三大湾中,根据综合计划,进行海内各港和湾外港的适当的功能分工,形成宽阔的港湾。在稚内、鸟羽、萩地方圈的港湾,要适当地加强物资流通功能,同时,考虑到有助于地区产业振兴的食品加工等建设和同各地区的合作,整备游艇基地、观光船终点站等,以提高地区的活力。

(推进综合性建设)

在整备交通体系时,除现有交通工具外,要适应地区特点有选择地引进磁浮铁路、短距离起降飞机或利用高规格干线公路的高速公共汽车等种种交通工具,建起各种交通机关能充分发挥各自由特点的相互补充的交通体系。并且要加强机场、港湾和高规格干线公路或高速铁路连接等交通手段的相互联系,加强从城市到各交通设施的通路建设。

为了形成安全的交通体系,要扩充和加强公路和铁路的交通安全设施,飞机和船舶的航行援助设施等。在整备交通体系时要就其对自然和生活环境、历史性环境的影响,事先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充实包括干线交通设施周围的土地利用、防止故障等对策在内的各种对策,并在推行这些对策时争取有关居民的理解与合作。

4)地区交通体系的形成

关于地区交通,要加强同干线交通的联结,消除严重混杂和堵塞,消除交通容量的不平衡,建设全国一日交通圈,使日常交通更方便,从而引导新的地区建设,形成适应高机动化的地区交通体系。

为了圆满地进行交通设施的整备,要设法对交通设施和周围的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同时,要研究通过保险金等形式把因整备交通设施而产生的开发利益等外部经济效果加以还原的办法。

a.大城市圈地区交通体系的整备

在大城市圈,整备交通设施的重点是:第一,设法改善同于线交通的通路,缓解铁路的混乱和公路的堵塞;第二,扶植核心城市等周围地区,尤其在东京圈要引导改善向城市中心集中的结构。

在铁路方面,要运用新建常磐新线等从城市中心附近伸出呈放射状的路线和税制上的特例措施等增设复复线化的线路。同时,整备和这些路线结成一体形成网络的环状路线或增加车次,以提供更多的方便。作为推行这些措施的一个方法就是实现客货运线的客运线化。把铁路站等建成具备各种公共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综合终点站,以有助于行车的合理化、交通流量的稳定化。

在公路方面,以通向干线交通的辅线、主干线公路相互联结或周围地区相互联结的环状路线、城市内的主要据点和形成新发展核心的据点相互联结的路线为重点,建设汽车专用公路等基干性公路。这时,要促进同沿线建设的一体化,以改善沿线环境,提高干线公路建设的效率。为了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要使堵塞严重的交叉点立体化,同铁路的连接立体交叉化,整备交通安全设施,实现公路交通信息服务高级化,整备停车设施等。

在公共汽车方面,要建设公路并扩大专用车道和优先道,以改善行车环境,引进综合管理系统或采取增加运行次数、扩大运行时间带等综合性措施,以改善城市内公共汽车服务。

还要整备机场通路,进行车站前广场等车站周围的建设,改善交通机关的相互联系。整备利用河川、运河的水上公共汽车和城市中心的直升飞机场,以确保机动性更高的交通工具。

在人口继续增加的大城市周围地区,要适应需求动向,充实公共汽车路线网,设置新车站,新建铁路或新交通系统。

b.地方城市圈等地区交通体系的整备

  在地方城市圈,行成中心城市的安全而舒适的交通环境和确保周围地区的机动性已成为要解决的课题。为此,整备交通设施的重点放在:第一,发挥公共交通机关的活力,缓解公路混乱;第二,改善干线交通和城市、周围地区的联结。

为了发挥公共交通机关的活力,在铁路方面,要设置新车站、增开列车、提高车速或改善同新干线的连接,提供扎根于地区的服务,以使铁路运输更加方便。在公共汽车方面,要充实路线网和建设公路,扩大专用的和优先车道,或综合展开各种政策措施,以提高服务水平。并且要研究适应城市的规模和特点建设地下铁,引进新交通系统等。整备转乘设施等,以改善铁路、公共汽车、双轮车、轿车等交通机关的相互联系。

为了改善交通干线和城市、周围地区的联系,要重点整备通向交通干线的公路,整备联系重点城市和周围地区的公路,并以分散城市集中交通的旁路和环状公路为重点,建设基干性公路。

为确保公路交通顺利运营,要发挥公共交通机关的活力,同时,推进堵塞严重的交叉点的立体化、公路和铁路连接立体交叉化以及公路交通信息系统的整备。为了在市街区确保安全而舒适的步行者的空间,在一定区域或线路,结合建设周围的公路和停车场等设置,划定禁止一般车辆通行的地区系统和人行通道。

在远离城市圈的对交通需求少的地区,要研究如何扩大观光娱乐开发等需求,进行合理化运营,以充分利用现有铁路和公共汽车等。选择共乘出租车、应呼公共汽车、有轨汽车、短程区间航空等适当的交通工具和运营方式,确保人们的交通工具。

为了促进地方城市圈之间以及城市圈和农村、山村和渔村的交流,要改善翻山公路,消除险情及通行困难的地方,扩大公路宽度,改善行车条件,整修有助于缩短行车时间的公路。同时,要整备交通安全设施,充实公路休息设施,以保证利用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大雪地带,冬季交通不稳定给地区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严重障碍。因此,要建设备有堆雪带、消雪融雪设施等能应付大量降雪和积雪的公路和可以收到气象预报的公路交通信息系统,同时,要加强除雪体制,以确保冬季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在运送患者等紧急需要时,要有直升飞机等临时应急的运输工具并整备所需设施。

5)高级物资流通系统的形成

适应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生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品种多,数量少;包括流通在内的生产实现合理化;物资流通也随之小量高频度化,单一化,并且指定到达时间等等。物资流通的形态也以国际间的物资流通为中心发展。又由于收入提高,生活意识发生了变化,送货上门、迁居运输等物资流通服务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物资流通市场将有更大增长。

适应这种物资流通的变化和发展,要在国内以至国际上确保高速性和定时性,要促进从运输、保管到商业流通、提供信息等广泛的优质服务的物资流通系统的形成。

为此,港湾、机场、流通业务工地、货站等物资流通地点要相互联结,并且要加强与此相连接的干线公路。同时,要努力形成确保有效运输的干线公路网,也要研究灵活运用公路铁路挂车联运等新运输技术,以实现顺利而迅速的货物运输并要适应联运的进展。关于仓库、卡车终点站等,不仅把它们作为具有保管、处理货物的功能而且具有加工、展示等功能的多功能物资流通设施而加以建设,同时,适应信息系统化、机械化等技术革新的形势,整备港湾管理系统和码头,推进仓库自动化等,促进物资流通设施的高级化,扩大和充实物资流通服务。

3)信息和通信体系的整备

1)整备的目标

信息化的进展,通过企业间的复合式网络由化和家庭中多样信息和通信手段的普及,克服地区间的时间和距离上的差距,扩大各方面的交流的可能性。因此,要整备高级信息和通信体系,把它作为促进各种功能向地方分散和地区发展的战略性、先行性的基础之一。今后在整备高级信息和通信体系时,在自由公正的竞争条件下,以发挥民间部门的创造性和钻研精神为基本方针,通过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的适当的分工,对民间部门给以适当的支援和引导。

兹提出以下目标作为这些建设的基本方向。

  (随机存取信息网的建立)

把全国当作能在任意地区自由存取种种信息并自由交流的“圈域”——随机存取信息圈。因此,要促进种种信息和通信手段与系统、信息和通信据点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同时要全面降低人们取得信息或传送信息时的信息和通信费用。

(适应国际化加强信息和通信功能)

为了适应国际化而在全国加强信息和通信功能,要推进国际信息和通信体系的高级化,同时,要使直接联结世界和地区的信息与通信据点向地方展开。还要考虑奠定向世界开放的信息和通信基础,如遵循国际标准等。

(形成富于强劲适应力的信息和通信基础〉

实现高度信息化以后,对信息和通信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应日益增强的社会脆弱性,促进适应力很强的信息和通信基础的形成。为此,要提高信息和通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为顺利适应高度信息化而采取各种政策措施。

2)国内高级信息和通信体系均形成

(向全国展开综合数字通信网——ISDN)

促进由多种多样的电气通信事业单位运用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新的传递手段建成数字通信网,同时,促进能提供各种有效通信服务的综合数字通信网(ISDN)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运用这个通信网展开多种多样的高级信息和通信服务。

在进行这方面建设的时候,对现在这方面的需求还低、难以指望企业家积极参加的地区,也要促其建设综合数字通信网。为此,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如促进其技术开发以便能提供经济的服务和唤起以地区为主体的潜在需求。还要在市场竞争和显著的技术革新成果的背景下,全面降低信息和通信费用,并积极消除地区间的信息差距。

  (奠定地区的信息和通信基础)

为了促进信息的传送、处理、积累、生产等地区的信息活力的提高,要在各地区自主的前提下,在定居圈一级综合地、有计划地奠定适应地区特点的信息和通信基础。

推进公用无线电视网(ATV网)的整备,力求高级化,同时,促进文字图形信息网络系统、文字广播等新信息和通信手段的普及和数据库的建设。还要通过多样无线系统的普及,充实移动体通信,以奠定与交流活跃化相适应的基础。

运用这些措施,振兴地区产业,便利居民生活,解决个别难题,推进各种信息和通信系统的整备。同时,促进地区向全国提供观光、特产产品等地区特有的信息和科学技术与学术信息。

在推进上述措施时,要为推进信息化而培养人才,并且要促进地区间软件的相互利用和系统网络化,以促进跨地区的高效率系统的建设及其广泛应用。

电视播放要多台化,采取解决视听困难的对策,向全国普及民间FM播放,充实卫星播放,促进高视频的普及,注意开展扎根于地区的服务,实现播放服务的高级化、多样化。

(建立地区信息和通信据点)

以卫星通信设施和高级信息处理设施为核心进行共同利用设施和业务用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在东京湾、大阪临海部分等大城市和地方中枢城市,推进有效地发挥高级信息和通信功能的信息和通信据点。这时,要形成网络,改善据点内外及据点间的通路,不仅在国内、而且要把世界和地区直接联结起来。

各地区自主地推进共同利用设施和展示、研修设施,把这些设施作为让新的信息和通信手段在地区落户的场所,同时还要灵活运用车站、邮局等已有的公共设施。

3)国际高级信息和通信休系的形成

根据国际信息和通信的不断增加的需求和我国在世界应起的作用,在国际通信领域,也要在电气通信事业的竞争体制下,促进高级信息和通信体制的形成。为此,在广泛采用通信卫星、光缆海底电缆等的传送线路的同时,推进综合数字通信网化,向发展中国家积极提供国际合作,从而促进国际通信网的高级化。还要开展国际附加价值通信,展开廉价的多种多样的信息和通信服务。

为了促进国际信息的顺利流通,要充实数据库系统,提供电视等图象信息。为了外国对我国有正确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以有助于国际合作,要通过海外中转等办法充实和加强国际广播。

4)形成适应力很强的信息和通信基础

(提高信息和通信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避免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而引起信息和通信的中断和混乱,要建设多路化、环状化的传送线路,充实各种信息和通信中心的支援,加强替代功能和补充功能。同时,要灵活运用卫星通信,把通信话路埋于地下,并促进数字传送和保管时的密码化。还要充实关于为此目的而整备的设备和运营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基准,并以此为基础采取对策。为了确保发生大规模灾害时所需要的重要通信,要加强早日复原体制,同时,促进防灾通信网的普及和高级化。

(顺利地适应高度信息化)

为了使所有的人能更切实而放心地运用信息和通信,要推进保护个人信息的制度方面的对策,同时要创造技术条件以便能够相互连接。要开发容易操作的机器,并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引进信息和通信系统,培养运用信息的能力。为了适应软件需求迅速增长的形势,要推进软件生产工序的自动化和培养生产软件的人员。要进行关于元件技术和卫星通信与光通信技术的高级化的研究,开发人工智能和周波数资源等,进一步推进适应多种需求的应用技术或支持这种应用技术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