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系列文件连载 > 城市群规划
城市群规划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上)时间: 2019-08-30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 2016-12-29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  责编:qgy

附件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年12月 





  


..............................................................................................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2

第二节 机遇挑战...................................................................... 3

第三节 重要意义...................................................................... 3


第二章 总体要求......................................................................... 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4

第二节 战略定位...................................................................... 4

第三节 发展路径...................................................................... 6

第四节 主要目标...................................................................... 7


第三章 空间布局 ....................................................................... 8

第一节 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格局.................. 8

第二节 完善城市群城镇发展体系........................................ 10

第三节 推动人口分布与主体功能相适应............................ 12


第四章 强化区域创新体系支撑 ............................................... 12

第一节 优化区域创新格局.................................................... 13

第二节 完善创业创新环境.................................................... 13

第三节 提升开放创新水平.................................................... 15


第五章 深化产业分工协作 ...................................................... 16

第一节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16

第二节 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 20

第三节 完善产业协同机制.................................................... 20


第六章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21

第一节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系统............................................ 21

第二节 构建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系统................................ 25

第三节 完善现代能源支撑系统............................................ 27

第四节 强化水利支撑能力.................................................... 28

第五节 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29


第七章 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 31

第一节 共筑生态屏障............................................................ 31

第二节 推进环境共治............................................................ 33

第三节 建设绿色城市............................................................ 35


第八章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36

第一节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36

第二节 联手打造健康中原.................................................... 38

第三节 共建人力资源高地.................................................... 39

第四节 推动社会保障联动.................................................... 41


第九章 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 41

第一节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42

第二节 建设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42

第三节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 44


第十章 组织实施 ...................................................................... 44

第一节 落实主体责任............................................................ 44

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持............................................................ 45

第三节 完善体制机制............................................................ 45

第四节 加强督促检查............................................................ 46






 



 为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中原城市群实现科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有关要求,编制本规划。

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为核心发展区。联动辐射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等中原经济区其他城市。

本规划是指导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 202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中原城市群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陆桥通道与京广通道交汇区域,极具发展潜力,当前正处于提质升级、加快崛起的关键阶段,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必须立足现有基础,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强化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综合实力较强。中原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备,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有色金属、食品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物流、旅游等产业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数量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劳动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合芜蚌、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引领开放、带动全局的效应日益凸显。

交通区位优越。中原城市群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交通条件便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前列,郑州等机场可实现与国内外主要枢纽机场的快速联通,“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城镇体系完整。中原城市群拥有特大城市郑州和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城镇空间聚合形态较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50%,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

自然禀赋优良。中原城市群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和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荟萃,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兼有南北之长,人居环境优良。平原丘陵山地兼具、以平原为主,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

文化底蕴深厚。中原城市群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众多,地上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前列。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制定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中原城市群深化城际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带动发展的新空间,为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大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为中原城市群提升开发开放水平、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良好环境。

同时,中原城市群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继续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东中西格局总体没有改变,但地区经济走势分化、南北差异加大现象比较突出,中原城市群所处的中部地区比较典型;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低,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和高端要素服务功能不足;城区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数量不多,中小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科技教育发展不均衡,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强,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短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部分城市雾霾天气、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较为突出;城市间一体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重要意义


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对于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发挥中原地区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培育形成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有利于优化城镇和人口空间布局,保障农业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经验;有利于提升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内陆腹地战略支撑;有利于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推动经济增长空间由东向西梯次拓展,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产业体系分工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同治共保,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网络化、开放式、一体化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战略定位


着眼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人才支撑,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产业创新中心地位,打造资源配置效率高、经济活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大都市区引领和中心城市带动,建设高端发展平台,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打造体制机制较为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发展区域,成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共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区域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智能化战略取向,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位居国内行业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

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区域创新平台,健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综合集成,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努力在创新创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完善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群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开放经济走廊,全面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互动;强化郑州航空港和其他重要交通枢纽的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打造对内对外开放平台,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开放格局,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

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城镇发展相融合,打造历史文脉和时尚创意、地域风貌和人文魅力相得益彰的美丽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城市群。


第三节 发展路径


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推动空间结构升级,强化关键要素驱动支撑,以重点突破带动城市群加快发展,增强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

核心带动,推进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把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首要突破口,强化郑州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功能,集聚高端产业,完善综合服务,推动与周边毗邻城市融合发展,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核心区域。

轴带导向,推进交通网络现代化发展。以京广、陇海等多种交通方式融合的主通道为支撑,构建“米”字形综合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1小时和1.5小时交通圈,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完善普通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优化枢纽布局,推动各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形成跨区域多路径高品质的现代交通网络。

生态宜居,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发展。把建设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基本保障,扩大生态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优美和谐、林水相依的城市景观系统,增强生态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打造山清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中原。

创新驱动,推进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把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推动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基点,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构建创新驱动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一批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服务经济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共建共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把深化城际分工合作作为推动城市群发展的重大任务,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关系,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第四节 主要目标


近期目标。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6%;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多层次、一体化的生态网络基本建成,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均完成国家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平台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实际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保持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基本建成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高效互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国家级城市群,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远期目标。2025年,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形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人口与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带动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地位更加巩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大幅跃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一节 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格局


郑州大都市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化物流及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全面增强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进一步深化与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联动发展。

主要发展轴带。依托“米”字形综合交通网络,增强沿线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联动发展,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和城镇密集带。

——沿陇海发展主轴。发挥陆桥通道优势,提升郑州、洛阳、开封、三门峡“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增强运城、商丘、淮北、宿州、菏泽等沿线节点城市经济人口承载能力,联合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先进制造业和城镇集聚带,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的战略支撑作用。

——沿京广发展主轴。依托京广通道,发挥郑州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城市集聚能力,引导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品钢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家居等产业加快集聚,打造沟通南北的城镇产业密集带,密切与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的联系。

——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依托郑(州)济(南)、郑(州)万(州)高速铁路建设,加速形成综合运输通道,强化聊城、濮阳、平顶山、南阳等节点城市和沿线中小城市支撑作用,培育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产业,形成对接成渝城市群、沟通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镇发展带。

——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加快郑(州)合(肥)、郑(州)太(原)高速铁路、跨区域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推动长治、晋城、焦作、济源、周口、阜阳、蚌埠等城市扩容提质,加快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聚发展,构建连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城镇和产业集聚带。

城镇协同发展区。突破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省际相邻城市合作联动,加快构建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优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教育、科技、文化、生态等资源共享,培育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城市群新的增长区域和开放空间。


第二节 完善城市群城镇发展体系


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依托郑州中心城区、航空港区等,强化国际开放门户和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功能,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区域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打造集中体现区域竞争力的大都市区核心区,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公共交通复合廊道对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推动核心区产业和服务功能向周边县(市)拓展,培育形成特色制造中心和新增人口集聚地,打造发展新空间。提升开封、新乡、焦作、许昌集聚产业和人口能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大都市区门户,促进与大都市区核心区联动发展。推进大都市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打造以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网为主体的通勤圈,完善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功能互补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大都市区空间体系。

发展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以优化城市形态、提升现代服务功能为重点,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推动中心城区产业高端化和功能现代化,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地位,支持长治、邯郸、聊城、安阳、蚌埠、阜阳、商丘、南阳等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城组团式发展,形成300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城市。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工业基础较好的漯河、济源等城市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壮大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支持周口、信阳、驻马店、菏泽、运城等传统农区城市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开发边界的前提下,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快人口集聚。支持平顶山、鹤壁、濮阳、三门峡、宿州、淮北、亳州、邢台、晋城等资源型城市加快培育接续产业,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培育现代中小城市。以县级城市为重点,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加快集聚。推动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的县级城市发展成为5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其他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深化省直管县(市)改革,支持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有序改市。深入推进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发展特色小城镇。把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支点和载体,重点选择区位条件优越、基础好、潜力大的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第三节 推动人口分布与主体功能相适应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严格控制位于粮食生产核心区城镇的建设用地总量和开发边界。创新完善人口服务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人口转移激励机制,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城镇建设和非农产业发展,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逐步降低农产品主产区人口密度。

积极引导人口加快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增强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能力,提升城镇化核心地区综合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推动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城镇集中。鼓励外来人口迁入和定居,推动郑州大都市区和“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上的节点城市成为重点人口集聚地。

务实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有序退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进行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向城镇转移,降低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