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区域学者
学者介绍

魏后凯时间: 2014-09-11信息来源: 作者: 责编:super_admin qgy_zhl



       

魏后凯,男,1963年12月生。湖南省衡南县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城市发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1987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1994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任该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1996年升为研究室主任,2006年任所长助理。2008年11月到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工作,任副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与区域发展、国家区域政策、产业布局、企业迁移、经济增长与地区差异、外商投资区位、城镇化、产业集中、产业集群、区域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等。

社会兼职  

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地理组成员,全国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开发专家组成员,《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修编工作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专家组成员,《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综合研究组副组长,《西部开发促进法》起草小组成员,《统计法》修改专家咨询组成员,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政学院等兼职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国际学术交流  

1994年底至1996年初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任客座研究员,曾赴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捷克、罗马尼亚、古巴、西班牙、印度、新加坡、中国台湾等进行短期学术访问。

课题研究  

近年来负责主持了40多项国家重大(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以及若干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参与了数十项国家重点和省部级研究项目。曾参与十六大报告区域部分和第39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稿的修改,并为商务部、重庆市委等中心组学习讲课,多次参与国家五年计划有关区域部分的前期研究工作,以及有关部委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西、贵州、武汉、深圳、秦皇岛、唐山、迁安、乐亭新区、营口、哈密、格尔木、长治、漳州、漳平、徐州、景德镇、上饶、鹰潭、惠州、锦州、济南、淄博、眉山、苏州、晋江等诸多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所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

学术著作  

近年来著有《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与公共政策》、《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西部经济崛起之路》、《区位决策》、《中西部工业与城市发展》、《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主编有《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中国工业重复建设与跨地区资产重组研究》、《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西部工业化与软环境建设》、《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现代区域经济学》、《镇域科学发展之路》,并参与70多部学术著作、报告和论文集的写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0多篇,一些研究成果已被翻译成英文、日文、西班牙文等。

主要奖励  

1993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2000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参加“全国留学回国成果汇报会”,2001年6月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上报人事部“百千万”人才计划。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五个一”工程优秀著作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全国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中国发展研究一、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著作二、三等奖等。向国务院提交了20多个政策建议,多次获得国家领导批示。

    联系方式:wei_houkai@263.net


    

附件一

    魏后凯主持课题情况


    1.《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9;


    2.《三峡移民工程总结性研究》,研究综合组组长,国务院三峡办,2009;


    3.《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及到2020年中长期发展思路》,负责人,国家发改委西部司,2009;


    4.《辽宁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负责人,辽宁省发改委,2009;


    5.《北京市高端制造业综合成本研究》,负责人,北京市工业促进局,2008;


    6.《乐亭新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负责人,乐亭县、海港开发区委托,2008;


    7.《上饶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负责人,上饶市经贸委委托,2008;


    8.《迁安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规划》,负责人,迁安市委委托,2008;


    9.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负责人,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008-2010;


    10.《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研究》,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2007-2008;


    11.《镇域科学        发展研究》,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2007-2008;


    12.《迁安市工业发展规划》,负责人,迁安人民政府委托,2007-2008;


    13.《营口开发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前期研究》,负责人,营口开发区管委会委托,2007-2008;


    14.《唐山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规划编写组副组长,唐山市委委托,2007-2008;


    15.《迁安市服务业发展规划》,负责人,迁安人民政府委托,2007;


    16.《国家区域政策与区域发展新格局研究》,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2006.7-2009.7;


    17.《对外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负责人,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委托,2006-2007;


    18.《老工业基地长效机制研究》,执行负责,国务院东北办委托,2006-2007;


    19.《东北地区振兴政策保障措施研究》,负责人,国务院东北办委托,2006-2007;


    20.《中国企业迁移决定因素及区位政策研究》,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1-2007.12;


    21.《中国工业布局调整研究》,负责人,国家统计局委托,2005-2006 ;


    22.《鹰潭市工业发展规划》,负责人,鹰潭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委托,2005-2006;


    23.《北京市主导优势产业链构建研究》,负责人,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研究项目,2005-2006;


    24.《眉山市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发展指南》,负责人,UNDP项目,2004-2006;


    25.《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战略研究》,负责人,科技部项目,2004-2005;


    26.《北京市工业发展优势、战略定位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负责人,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研究项目,2004-2005;


    27.《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研究》,国务院西部办委托,2004-2005;


    28.《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3.7-2006.6;


    29.《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研究》,共同负责人(与王洛林),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2003.7-2006.6;


    30 .《我国经济外向型城市产业集聚研究》,商务部计划财务司委托,负责人,2003-2005;


    31.《“十五”西部开发规划中期评估》,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委托,负责人,2003-2004;


    32.《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北京工业发展研究》,负责人,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研究项目,2003-2004;


     33.《上饶市工业发展战略规划》,负责人,上饶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委托,2003-2004;


     34.《武安市工业发展规划》,负责人,武汉市人民政府委托,2003-2004;


     35.《乐平市工业发展规划》,乐平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委托,负责人,2002-2004;


     36.《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研究》,中央交办,负责人,2002-2003;


     37.《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发展国内区域合作研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委托,负责人,2002-2003;


    38.《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负责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委托课题,2001-2002;


    39.《景德镇工业发展规划(2000-2010年),负责人,景德镇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委托,2001-2002;


    40.《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政策研究》,共同负责人(与王洛林),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2000.7-2003.6;


    41.《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负责人,香港方润华基金会资助项目,2000-2002;


    42.《漳州市工业发展规划》,执行负责人,漳州市计委委托,2000-2001;


    43.《中国外商投资区位选择及政策导向研究》,负责人,人事部出国留学人员资助项目,1999-2002;


    44.《西部大开发与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研究》,负责人,国家计委地区司委托,1999-2000;


    45.《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与公共政策研究》,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2000;


    46.《我国不合理重复建设及其防范机制研究》,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97.7-2000.6;


    47.《加快中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1996.7-1999.6;


    48.《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共同负责人,美国Spencer基金资助,1995-1996。


    49.《我国地区收入差异与区际协调机制研究》,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1994-1996。


    附件二


魏后凯主要科研成果


    一、外文学术成果


    1. A regional comparison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fficiency, China Economist, No17, Nov.-Dec. 2008, pp.120-130.


    2.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Competition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 Evidence from China, China Economic Journal, Vol.1, Issue 2, 2008, pp.177 -190.


    3. Rural and Urban Poverty Calls for Equal Treatment, China Economist, N0.10, 2007.


    4.中国胡錦濤政権の挑戦(第4章), アジア経済研究所IDE-JETRO,2006年2月.


    5.Dynamics of FDI Investment after China’s Entering WTO. China on the Way to Modernization. Cuvillier, 2005, pp.59-75.


    6.Progress of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Drive,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China & World Economy, No.2 2004.


    7.China: Descentralização e Disparidades Regionais na Educação. Abrindo os Olhos para a China. Rio de Janeiro, 2004, pp.191-232.


    8.Structural Adjustment: Creating a New Textile Industry, in M. Webber etc. eds. China’s Transition To A Global Economy. Palgrave, 2002.


    9.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sues and Prospects, Chapter 4, IDE-JETRO, December 2001.


    10.The Chinese Economy into the 21st Century: Forecasts and Policies, Chapter 12,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1.


    11.Urban Accessibility, Mobility and Traffic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Big Cities, Berlin, August 2000.


    12.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hapter II、IV, IDE-JETRO, Japan 1999.


    13.Decentralization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Education in China,in Social Sciences: CASS Forum,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9.


    14.Decentralization and Disparities in Local Education i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3 1998.


     15. Rising Sectionalism in China,J.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o.2 1996.


    16.Rural Enterprise De velopment and Regional Policy in China, Asian Perspective, No.1 1996.



     二、中文学术著作(独著、合著、主编)


     1.魏后凯、刘楷主编:《镇域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2.魏后凯等著:《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王洛林、魏后凯主编:《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5.魏后凯、陈耀主编:《中国西部工业化与软环境建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王洛林、魏后凯主编:《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7.魏后凯著:《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8.魏后凯等著:《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


     9.王洛林主编、魏后凯副主编:《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出版社,2002;


     10.魏后凯著:《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11.魏后凯主编:《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2001;


     12.黄速建、魏后凯主编:《西部大开发与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3.魏后凯著:《中西部工业与城市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4.魏后凯主编:《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5.魏后凯编著:《区位决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16.魏后凯等著:《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7.陈栋生、魏后凯等著:《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8.魏后凯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三、中文学术著作(篇章、参编、论文集)


     1.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栽赵伟、滕田昌久等著,《空间经    济学:理论与实证新进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魏后凯:“ 关于‘弯道超车’的战略思考”,载朱有志等著,“弯道超车”——湖南跨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魏后凯、刘长全、王业强:“我国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载罗布江村、陈达云、陈栋生主编《区域发展创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


     4.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李晓西、郑贵斌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1978-200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5.魏后凯:“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载刘牧雨主编,《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1月;


     6.魏后凯:“构建新型分工格局,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载祝尔娟主编《京津冀都市圈法制新论》(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7. 魏后凯:“促进新乡崛起的战略选择”,载李公乐主编《新乡创新之路》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


    8.魏后凯:“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载陈栋生主编《东中西协调互动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0


    9. 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国家反贫困政策”,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编《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7-2008)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3月


    10.陈秀山、魏后凯:“区域经济布局和协调”,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展望中国2008》(上),中信出版社,2008年2月;


    11.魏后凯:“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载吕政主编《2008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第28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7月


    12.魏后凯、李靖、王业强、刘洋,“体制创新与完善机制”,载张国宝主编《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研究(综合规划研究卷)》(第11章0,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1月


    13.魏后凯、王业强、李靖,“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载张国宝主编《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研究(综合规划研究卷)》(第13章),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1月


    14.魏后凯、王业强:“地区工业发展效益比较”,载吕政主编《2007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第3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10月


    15.魏后凯、刘楷、安树伟,“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载王金祥、姚中民主编《西部大开发重大问题与重点项目研究》(第二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2


    16.魏后凯:“地区工业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载吕政主编《2006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第26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7月


    17.魏后凯:“促进中部崛起的科学基础与国家援助政策”,载周绍森、陈栋生主编《中部崛起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


    18.魏后凯:“提高我国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载顾强主编《中国产业集群》,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19.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载陈栋生等主编《区域协调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2


    20.魏后凯:“地区工业资源与环境的总体评价”,载吕政主编《200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第22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6月


    21.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与地区差距的变迁”,载加滕弘之、郭晓鸣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内陆区域经济发展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2005.3


    22.  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载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3


    23.魏后凯:“产业转移与企业迁移”,载金碚主编《新编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4.魏后凯:“地区工业技术创新评价”,载吕政主编《200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第22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7月


     25.王    洛林、魏后凯:“他山之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政策措施”,载《铜川年鉴》2005年1月。


    26.魏后凯:“加入WTO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化及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前景”,载陈栋生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


     27.邹东涛、魏后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载邹东涛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4.3


    28.魏后凯:“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载吕政主编《2003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第24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7月


    29.魏后凯:“区域经济学与区位经济学”,载金碚等著《竞争力经济学》(第四篇,共4章),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5


   30.魏后凯:“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载陆大道等著《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4章)》,科学出版社,2003.6


    31.魏后凯:“次高增长阶段的产业政策及其指标分析”,载刘迎秋主笔《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第七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2.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及发展前景”,载《高中级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3.魏后凯:“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的区域差异”,载王延中等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4.魏后凯:“中国西部大开发与日本对华援助政策”,载吴家骏等主编《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与企业制度改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5.魏后凯:“我国外商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其变迁”,载黄汉江等主编,《新时期全国投资与建设研究论文集》,百家出版社,2002;


    36.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载吕政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7.魏后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国家财金政策分析”,载赵公卿等主编《中国经济西进》,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38.魏后凯:“关于加快西部开发的若干政策问题”,载曾培炎主编《中国西部大开发高层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9.魏后凯:“医药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对策”,载郭克莎等著《差距与赶超——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40.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载王振中主编《展望21世纪中国经济》,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41.魏后凯:“东中西三大地带发展战略定位”,载陈栋生主编《西部开发:大战略、新思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2.魏后凯:“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国际化”,载吕政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3.魏后凯:“2000年的中国区域发展政策”,载马洪等主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4.魏后凯执笔:“大突破、大跨越——西北大开发的战略选择”,载陈佳贵主编《西北开发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5.魏后凯、李维民:“地区工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载周叔莲、郭克莎主编《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6.吕政、魏后凯等:“工业结构调整”,载甘智和主编《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7.魏后凯:“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载王洛林主编《跨入新世纪的宏伟蓝图》(第六讲),学习出版社,2000;


    4 8.魏后凯:“开发区发展现状与前景”,载吕政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9.魏后凯:“1999年的区域发展政策”,载马洪等主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0.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载陈栋生主编《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1.周叔莲、魏后凯:“21世纪我国区域开发战略”,载张卓元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52.魏后凯:“新形势下中西部工业化战略再探讨”,载陈淮主编《对话“十五”——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再审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3.魏后凯:“1998年的区域发展政策”,载马洪等主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199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5.魏后凯:“中国与地方工业管理体制的变革”,载陈佳贵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8》,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6.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科研组织处编《中国工业改革•管理•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7.魏后凯:“1997年的区域发展政策”,载马洪等主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199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8.魏后凯:“美国联邦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与调节”,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编《世界经济发展考察与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59.魏后凯:“困难与希望并存的西部地区工业”,载陈佳贵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7》,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60.魏后凯:“‘八五’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载马洪等主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199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61.魏后凯:“中西部工业的态势与潜力”,载陈佳贵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6》,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62.魏后凯:“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载李京文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63.魏后凯:“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94年1月。 


    64.魏后凯:《区域经济学》(陈栋生主编),第2、4、7、11、12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65.魏后凯:“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编《市场经济与工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66.魏后凯:“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收入差异”,载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起点》,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67.陈栋生、魏后凯:“论‘八五’时期经济布局和区域经济政策的选择”,载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起点》,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68.陈栋生、魏后凯:“地区经济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载《经济研究》编辑部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85-198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69.陈栋生、魏后凯:“中国地区产业状况与宏观地区产业政策”,载周叔莲等主编《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70.魏后凯:“产业布局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研究”,载陈栋生主编《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71.魏后凯:“区域开发理论研究”,载陈栋生主编《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72.陈栋生、魏后凯:“对区际贸易摩擦的几点思考”,载陈栋生主编《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四、中文期刊文章


2009年


魏后凯:“中国GRP与GDP增长率差异分析”,《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魏后凯:“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吴利学、魏后凯、刘长全:“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15期。


魏后凯:“关键是要规避不合理的冲突”,《人民论坛》2009年第8期。


刘昭云、魏后凯、朱晓龙:“中国外向型城市的判别标准及特征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魏后凯:“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魏后凯:“沿海产业集群面临衰退风险”,《决策》2009年Z1期。


邬晓霞、魏后凯:“国外援助衰退产业区政策措施评介”,《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2008年


魏后凯:“东北振兴政策的效果评价及调整思路”,《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


魏后凯:“实现不开发的发展和富裕”,《人民论坛》2008年第3期。


魏后凯、张冬梅:“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重大课题”,《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5期。


魏后凯:“不能实行单一模式”,《人民论坛》2008年第11期。


魏后凯: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政策选择”,《西部金融》2008年第5期。


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5期。


魏后凯、白玫:“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现状及特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有益探索—《区域经济学原理》评介”,《经济管理》2008年第18期。


魏后凯:“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魏后凯:“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魏后凯:“建立国家政策保障的长效机制”,《人民论坛》2008年第1期。


2007年


魏后凯、刘长全、王业强:“我国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7年第12期。


魏后凯:“警惕‘集群热’后的隐患”, 《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第10期。


魏后凯:“中国市场转型中的区域经济差距:社会影响与政策调整”,《开发研究》2007年第4期。


魏后凯:“《西部大开发新选择》评介”,《中国工业经济》2007 年第10期。


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魏后凯:“我的学术历程回顾”,《生产力研究》2007 年第19期。


魏后凯:“沿海企业西进—全球瞩目中国出口加工贸易趋势”,《中国外汇》2007年第9期。


魏后凯、王业强:“‘十五’计划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发展效益比较”,《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64期。


傅晓霞、魏后凯、吴利学:“城市工业搬迁的动因、方式和效果—以北京市为例”,《经济管理》2007年第21期。


魏后凯、刘长全、王业强:“我国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7年第12期。


魏后凯:“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3期。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李靖、魏后凯:“基于产业链的中国工业园区集群化战略”,《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


魏后凯:“综合配套改革五题”,《开放导报》2007年第2期。


魏后凯:“北京主导优势产业链发展战略”,《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魏后凯:“走出产业集群的认识误区”,《决策》2007年第7期。


魏后凯:“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期。


2006年


魏后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参考》2006年第9期。


王洛林、魏后凯:“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未来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魏后凯:“促进中部崛起的科学基础与国家援助政策”,《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


魏后凯:“‘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魏后凯:“提高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决策咨询通讯》2006年第3期。


魏后凯:“论我国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王业强、魏后凯:“产业地理集中的时空特征分析—以中国28个两位数制造业为例”,《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


魏后凯:“东北经济‘双塌陷’透析”,《决策》2006年第10期。


魏后凯:“中国地区工业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经济纵横》2006年第9期。


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及战略调整思路”,《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魏后凯:中国未来地区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95期。


安树伟、魏后凯:“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魏后凯:“国家支持中部老工业基地的界定标准与基本思路”,《经济管理》2006年第15期。


魏后凯:“‘十一五’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取向”,《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期。


2005年


魏后凯:“当前优化区域竞争中的几个理论误区”,《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魏后凯:“加快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的政策措施”,《决策咨询通讯》2005年第3期。


魏后凯:“中国西部大开发:新阶段与新思路”,《发展》2005年第11期。


魏后凯:“规划编制中的‘央地矛盾’”,《瞭望》2005年第45期。


魏后凯:“用约束型指标考核政府”,《瞭望》2005年第51期。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力作—评张可云教授的《区域经济政策》一书 ”,《经济管理》2005年第15期。


魏后凯:“全球化、国家战略与中国地区差距”,《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魏后凯:“北京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4期。


魏后凯:“加快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的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5期。


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研究”,《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安树伟、魏后凯:“北京工业发展中商务成本的判断及其控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


2004年


魏后凯:“北进西缓—中国区域新态势”,《中国金融家》2004年第Z1期。


贺灿飞, 魏后凯:“新贸易理论与外商在华制造企业的出口决定”,《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魏后凯:“外资与中国区域经济”,《中国外资》2004年第6期。


魏后凯、 孙承平:“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开发研究》2004年第3期。


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第4期。


魏后凯:“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发展战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魏后凯:“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战略思考 ”,《经济纵横》2004年第9期。


魏后凯:“《行政区边缘经济论》评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1期。


魏后凯:“西部大开发的‘软肋’和‘硬伤’”,《西部大开发》2004年第6期。


魏后凯:“西部大开发的新阶段和新内涵”,《中国金融》2004年第14期。


魏后凯:“促进我国产业集聚的主要政策措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95期。


魏后凯, 刘长全:“首都经济圈的功能定位与新型产业分工”,《经济管理》2004年第7期。


魏后凯:“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2003年


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利润率的关系”,《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6期。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财贸经济》2003年第10期。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4期。


穆献中、魏后凯:“我国‘西气东输’产业化的政策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


魏后凯:“加入WTO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化及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前景”,《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魏后凯:“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魏后凯:“要有计划地稳步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10


魏后凯:“关于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9期。


魏后凯:“将长江三角洲建成中国现代制造业的龙头”,《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0期。


穆献中、赵国杰、魏后凯:“油气储量管理和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以吉林油田为例”,《资源科学》2003年第5期。


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与X非效率探讨”,《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穆献中、赵国杰、魏后凯:“中国西部天然气产业经济政策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魏后凯:“当前西部开发亟待解决‘政府热、民间冷’”,《内蒙古财会》2003年第4期。


魏后凯:“关于将北京建成为国际管理控制中心的建设”,《首都经济》2003年第8期。


魏后凯:“加快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38期。


魏后凯、陈耀、石碧华、孙承平:“对‘十五’后期和‘十一五’西部开发的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78期。


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经济管理》2003年第6期。


2002年


魏后凯:“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与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制建设”,《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魏后凯:“对我国西部开发的超前探索—评邹东涛的《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魏后凯:“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的区际差异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3期。


魏后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北上西进’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71期。


魏后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决策咨询通讯》2002年第2期。


魏后凯:“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技术创新能力”,《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


魏后凯:“加入WTO对‘特殊经济区’政策的影响”,《经济管理》2002年第9期。


魏后凯:“经济转型、市场竞争与中国产业集中”,《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4期。


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状况及其国际比较”,《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周叔莲、魏后凯:“加入WTO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0期。


魏后凯:“加入WTO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6期。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魏后凯:“加入WTO后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纵横》2002年第8期。


2001年


陈佳贵、黄速建、魏后凯等:“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国家财政投资政策(上)”,《财贸经济》2001年第2期。


陈佳贵、黄速建、魏后凯等:“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国家财政投资政策(下)”,《财贸经济》2001年第3期。


魏后凯:“中国工业集中和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第9期。


陈佳贵、刘迎秋、魏后凯等:“西北大开发的战略选择(上)”,《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陈佳贵、刘迎秋、魏后凯等:“西北大开发的战略选择(下)”,《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及发展前景”,《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3期。


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魏后凯:“中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差异”,《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魏后凯、贺灿飞、王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动机与区位因素分析—对秦皇岛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魏后凯:“我国外商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变迁”,《经济纵横》2001年第6期。


魏后凯:“西部大开发要坚持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求是》2001年第12期。


王洛林,魏后凯:“对未来西部地区发展前景的展望”,《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第9期。


魏后凯:“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政策”,《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2期。


魏后凯:“工业化:中西部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经贸导刊》2001年第8期。


陈佳贵、刘迎秋、魏后凯等:“西北开发的工作重点与政策选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魏后凯:“北京市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的对策探讨”,《前线》2001年第8期。


周叔莲、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开发的中长期战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魏后凯、贺灿飞、王新:“外商投资区位研究的理论前沿及最新进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魏后凯:“如何看待西部开发与东部发展的关系?”《现代商贸工业》2001年第2期。


魏后凯:“西北要实行赶超战略”,《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第12期。


魏后凯:“西北经济发展滞后原因何在? ”《西部大开发》2001年第5期。


魏后凯:“我国工业重复建设辨析”,《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


2000年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魏后凯:“关于加快西部开发的若干政策问题”,《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7期。


魏后凯:“欧美日韩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决定”,《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1期。


魏后凯:“新世纪我国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


魏后凯:“我国工业地区结构调整与优化政策”,《国有资产管理》2000年第3期。


魏后凯:“加快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经济学家》2000年第2期。


魏后凯:“西部开发战略: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2期。


魏后凯:“西部开发能否冲破工业化瓶颈”,《了望》2000年第9期。


魏后凯:“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求是》2000年第7期。


魏后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国家财金政策”,《长江论坛》2000年第6期。


魏后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开放导报》2000年第1期。


魏后凯:“西部开发能否冲破工业化瓶颈”,《政策与管理》2000年第4期。


魏后凯:“完善国家投资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中国外汇管理》2000年第5期。


魏后凯:“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措施”,《资源.产业》2000年第8期。


周叔莲、魏后凯:“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2期。


1999年


魏后凯:“新形势下我国中西部工业化战略探讨”,《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2期。


魏后凯执笔:“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新思路及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9期。


魏后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动趋势及其预测”,《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红旗文稿》1999年第4期。


周叔莲、魏后凯:“网络开发:我国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战略”,《经济管理》1999年第11期。


1998年


魏后凯:“跨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12期。


魏后凯:“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5期。


魏后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战略”,《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2期。


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开发研究》1998年第1期。


魏后凯:“跨国公司的全球区位战略”,《经济管理》1998年第6期。


魏后凯:“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及其衡量方法”,《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增刊。


1997年


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增长因素分析”,《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5期。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3期。


魏后凯:“美国联邦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与调节”,《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1期。


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增长质量评价 ”,《经济纵横》1997年第4期。


魏后凯、刘楷:“我国东西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学术交流》1997年第2期。


魏后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区域差异”,《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5期。


魏后凯、杨大利:“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魏后凯:“缩小东西差距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年第5期。


魏后凯:“美国联邦区域政策及其效果评价”,《开发研究》1997年第1期。


魏后凯:“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地区差异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65期。


魏后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影响及其协调途径”,《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14期。


魏后凯:“地区教育经费差距扩大现象应当引起重视”,《红旗文稿》1997年第16期。


魏后凯执笔:“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及其协调机制”,《经济管理》1997年第3、第5期。


魏后凯:“中国城市规模效益与区位政策”,《国土与区域经济》1997年2期。


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国土与区域经济》1997年3期。


1996年


魏后凯:“美国联邦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与调节”,《中国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


魏后凯:“关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经济体制改革》1996年第5期。


魏后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政策问题”,《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


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


魏后凯:“建立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支持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理论前沿》1996年第9期。


魏后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央区域政策”,《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ZJ期。


魏后凯:“缩小地区教育经费差距刻不容缓”,《经济管理》1996年第10期。


1995年


魏后凯编译:“瑞典的区域科学与区域政策”,《开发研究》1995年第1期。


1994年


魏后凯:“荷兰国土规划与规划政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第3期。


魏后凯:“对中国乡村工业化问题的探讨”,《经济学家》1994年第5期。


魏后凯、刘楷:“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上)”,《经济纵横》1994年第3期。


魏后凯、刘楷:“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下)”,《经济纵横》1994年 第4期。


魏后凯:“论东西差距与加快西部开发”,《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决策探索》1994年第8期。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开发研究》1994年第3期。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刍议”,《天府新论》1994年第3期。


魏后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


魏后凯、刘楷:“我国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工业经济》1994年第3期。


魏后凯:“荷兰国土规划的经验与教训”,《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8期。


1993年


魏后凯:“区域经济的新发展观”,《中国工业经济》1993年第5期。


魏后凯:“我国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3年第9期。


魏后凯:“论区域经济利益及其协调机制”,《经济纵横》1993年第1期。


魏后凯:“当前亟须加强对投资的管理和调控”,《经济纵横》1993年第7期。


魏后凯:“必须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开发研究》1993年第1期。


魏后凯:“加快西部开发的若干政策建议”,《开发研究》1993年第5期。


魏后凯:“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意义及政策建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第9期。


1992年


魏后凯:“我国区域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新思路”,《生产力研究》1992年第3期。


魏后凯:“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江汉论坛》1992年第9期。


魏后凯:“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财经问题研究》1992年第9期。


魏后凯:“我国政府间经济权力分配模式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第6期。


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经济研究》1992年第4期。


魏后凯:“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政策的抉择”,《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2年第1期。


1991年


魏后凯:“我国区际工业分工转型的方向与经济关系的协调”,《中国工业经济》1991年第12期。


魏后凯:“九十年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管理世界》1991年第1期。


魏后凯:“略论地区经济的衰退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1年第4期。


陈栋生、魏后凯:“我国经济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80年代的反思、90年代的选择”,《开发研究》1991年第1期。


魏后凯:“东西差距与西部发展战略”,《科学经济社会》1991年第1期。


1990年


魏后凯:“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收入差异”,《经济科学》1990年第2期。


魏后凯:“论国土规划的目标与政策”,《经济地理》1989年第4期。


陈栋生、魏后凯:“论‘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第4期。


魏后凯:“我国宏观区域发展理论评价”,《中国工业经济》1990年第1期。


魏后凯:“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与调整方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0年第6期。


陈栋生、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工业技术经济》1990年第1期。


魏后凯:“西方区域经济学及其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述评(上)”,《开发研究》1990年第2期。


魏后凯:“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西方区域经济学述评(下)”,《开发研究》1990年第5期。


1989年


魏后凯:“论国土规划的目标与政策”,《经济地理》1989年第4期。


魏后凯:“产业政策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工业经济》1989年第6期。


魏后凯:“区域承载力•城市化•城市发展政策”,《学术界》1989年第6期。


魏后凯:“会面改善投资环境是克服当前投资障碍的关键”,《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9年第9期。


魏后凯:“东中西部关系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世界》1989年第4期。


魏后凯:“区际经济关系的模式转换及政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1989年第3期。


陈栋生、魏后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有分析地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学”,《开发研究》1989年第5期。


魏后凯:“政府有效干预论”,《中青年经济论坛》1989年6期。


1988年


魏后凯:“区域开发理论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年第1期。


陈栋生、魏后凯:“流域经济与立体网络开发—对开发长江流域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1988年第5期。


魏后凯:“产业布局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研究”,《生产力研究》1988年第5期。


1987年


魏后凯:“经济自由区结构演变及其原因”,《世界经济》1987年第9期。


魏后凯:“中国西部地区开发的目标、模式及政策”,《生产力研究》1987年第6期。


附件三


魏后凯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参与完成的《竞争力经济学》一书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2.主持完成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3.主持完成的《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4.参与完成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2004)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5.个人独立完成的学术专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1998年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一等奖);


6.参与完成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1997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著作奖,课题总体报告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7.参与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长江流域发展战略研究》获1997年度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参与研究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研究》1989年获北京市建国40周年百项优秀科研成果奖;


9.主持完成的《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获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10.参与完成的《工业增长质量研究》获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


11.主持完成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建议》获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工作特别奖;


12.主持完成的《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1年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200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中南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


13.主持完成的《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被中宣部评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宣传图书,北京市2001年度优秀图书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14.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西部大开发要坚持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获2001年《求是》杂志社优秀论文奖。



专著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