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学者风采
学者介绍

陈宗兴:繁荣中国区域科学时间: 2022-10-27信息来源:城市与环境研究 2022-04-09  作者:陈宗兴 责编:XHY

区域科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它的定义多样化。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一书中就给出了13种不同的定义。事实上,每一个区域科学工作者都可以在深入研究后给出自己关于区域科学的定义。尽管如此,区域科学的基本特征是明确的,这就是:①空间性。区域科学纳入地理空间因素,目的在于确定和揭示与效率、平等、可持续、社会福利等相关的空间组织基本规律,是空间规划、管理艺术与空间系统科学相结合的社会科学。②区域性。空间分异成为有意义的不同区域而组成区域系统,区域科学研究作为具有能动性机体的、有意义的区域或区域系统。③综合性。区域科学对影响一个具有意义的区域或区域系统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生态环境诸因素作综合分析,是融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环境科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规划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跨学科“耕耘”的“沃土”。④实践性。区域科学具有三个目标,即用空间坐标重构经济和社会理论,发展一套区域定量分析的工具以及分析区域政策与规划。因此,相对于不含空间维度的一般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而言,区域科学具有相对突出的实践性,是公共规划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空间分异显著,区域呈现多样性。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空间组织和区域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其中的“156”个项目选址、“三线建设”的需要,我国汲取苏联生产(力)布局理论的经验教训,逐步建立了基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生产(力)布局理论。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空间组织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逐渐失灵,迫切需要形成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空间组织和区域发展理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学术界开始借鉴西方区域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空间组织和区域发展理论,于是区域科学在中国应运而生并发展。其中,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有以下三个。

一是沃尔特·艾萨德的著作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的中译版出版。1975年,沃尔特·艾萨德概括总结了区域科学三十年的发展成果,完成了代表性、权威性、基础性区域科学著作——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并由Prentice-Hall Inc.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区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提供了若干成功的分析实例,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全面理解和把握区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权威参考书,中译版的出版无疑对区域科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作为地理学者,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期间,就在邬翊光先生等的指导下,着手介绍和翻译这本著作,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于1991年初出版。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命名区域科学的著作,对区域科学在我国的传播发挥了开创性作用。


二是1988年杨开忠在孙尚清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中国第一篇区域科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经济学博士论文——《国民经济区域结构理论与应用》。以此为基础,次年杨开忠完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研究》一书。这项工作首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国民经济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本土化区域科学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作为第五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当选成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论”的重要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论。2012年,我和厉以宁先生应邀出席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2)颁奖典礼并向获奖者颁奖,见证了中国区域科学研究成果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充分认可并由衷高兴。

三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创立。为了团结区域科学相关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促进区域科学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20世纪80年代末,在马洪、孙尚清、吴树青、陈述彭、李京文、吴传钧、林超、陈传康、陈栋生、陈锡康、崔功豪、高纯德、郭来喜、胡序威、胡兆量、李文彦、刘再兴、陆大道、陆卓明、梁继宗、毛汉英、王恩涌、魏心镇、卢培元、邬翊光、杨吾扬、杨树珍、邹德慈、张超以及沃尔特·艾萨德、马纳斯·恰特吉等国内外一批著名学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杨开忠着手筹备、创立全国一级学术团体——中国区域科学协会(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of China,RSAC),并于1991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宣布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的诞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时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创立三十周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组织撰写《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区域科学》,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回顾过去三十年、展望未来三十年,意义重大。

过去三十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动员和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在解决中国现代化理论和实践问题中不断发展中国区域科学,取得了卓越成就。在这些成就中,以下四个方面特别值得肯定。

一是建立健全区域科学学术共同体。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先后设立了二十多个专业委员会,并指导建立了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北省等地方区域科学学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区域科学学术团体正式加入国际区域科学学会,捍卫了一个中国原则,这是我国区域科学学术团体建设的一件大事。

二是系统组织开展国内外区域科学学术交流,形成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学术年会、亚洲区域科学会议、“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等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平台,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了中国区域科学学术交流。其中,1993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是在我国举行的首次区域科学国际会议,几乎云集了世界上所有的区域科学大师,实现了中国学者与世界区域科学大师的对接,被国际社会誉为推动中国区域科学接轨全球的“种子”会议。

三是推动区域科学教育培训。举办“区域科学国际高级研讨班”,推动“区域经济学”被列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目录之下的二级学科,“城市管理”被列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促进建立了一批相应的教育教学机构,从而培养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区域科学教育和人才队伍。应该特别指出的是,1993年至2003年几乎每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区域科学国际高级研讨班”,先后邀请了沃尔特·艾萨德、威廉姆·阿隆索(William Alonso)、马丁·贝克曼(Martin Beckmann)、藤田昌久(Fujita Masahisa)以及雅克-弗朗科斯·蒂斯(Jacgues-Francois Thisse)等一批国际著名区域科学家,面向全国讲授包括新经济地理学在内的区域科学理论和方法,其中沃尔特·艾萨德、藤田昌久还分别专程赴西北大学、南开大学作专题讲座,助力我国诞生了一批中国区域科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人才,对中国区域科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是在不断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中发展区域科学理论和方法。沿着这条技术路线,中国区域科学工作者,一方面,积极投身于中国城镇化、区域发展、国土空间布局政策研究,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建议方案,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持;另一方面,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布局,翻译、编著了大量区域科学相关著作,与时俱进地开展了大量的中国区域科学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少本土化的区域科学理论和方法,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空间经济学”,发展了空间分析技术等。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区域科学不仅成为一门正式的显学,而且实现了从起跑、追跑、跟跑到并跑的艰难转变,并正在力争从并跑到领跑的新转变,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区域科学体系。

未来三十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转型,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中心。可以预见,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作为一门交叉、综合的社会科学,区域科学无疑应该进一步发挥优势,努力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和繁荣极。守正笃实,砥砺前行,任重而道远!我由衷祝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进一步凝聚国内外学科力量,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区域科学、促进世界区域科学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发表于《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年第4期,系作者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著作 《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区域科学》所写的序。



责任编辑:晓晓

专著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