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

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时间: 2015-12-09信息来源: 作者:wyg_admin 责编:

   前言

  东北地区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核心区域。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推动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对于新时期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优化我国对外开放区域格局,提高东北亚区域合作水平,实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以及营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要求,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促进东北地区沿海、沿边开放协调发展,特编制本规划纲要。

  规划区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区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2010年底总人口1.2亿。考虑到对内协调发展、对外整体开放的需要,在通道、口岸等方面兼顾内蒙古其他地区。

  本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各国加强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12-2020年。

  一、开创全面开放合作的新局面
  按照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地缘优势,从全局高度推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深化与东北亚国家合作,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东北亚区域和谐共赢。

  (一)规划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外开放有了长足进展。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黑龙江和内蒙古沿边开放带等重点区域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10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268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25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5.3%。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我国与东北亚国家合作不断加强。2010年,我国对东北亚国家贸易总额达到5680亿美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两国元首批准实施《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 - 2018年)》;中日韩经济依存度不断增加,将于2012年年内启动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中朝与中蒙传统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进一步深化,中朝签订共同开发罗先、黄金坪两个经济区规划框架协议。我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人员往来日益额繁,相互投资持续增加,通道网络初步形成,合作载体更加多样,2010年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国家贸易总额达到378亿美元,接待入境旅游588万人次,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层次和资源禀赋不同,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兼容性,这些都为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且内部发展不均衡,沿边地区开放相对缓慢,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影响力小,对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体制迥异,地缘政治和历史复杂,合作目标和利益关切不同,区域合作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要深刻认识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复杂性,准确把握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审时度势,坚持互利共赢,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向多边合作和全面合作发展,逐步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化合作机制。

  (二)重要意义
  东北亚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大国集中分布的区域,对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优化对外开放战略的总体布局。按照新时期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的总体要求,深化和扩大东北地区对钋开放,把东北地区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均衡发展。

  2.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东北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振兴。

  3.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地缘和区位优势,不断提升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协调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东北地区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并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4.有利于巩固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关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陆地边境线长达8676公里,海岸线长达2920公里,在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强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务实合作,有利于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5.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实现互利共赢。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毗邻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在资源及加工领域的深入合作,有利于密切经贸联系,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和深化与东北亚国家合作为着力点,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着力加强交通运输网络和口岸设施建设,着力提升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深化重点产业合作,着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着力提高对外贸易发展层次和水平,着力加强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综合实力提升,努力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重要枢纽和东北亚区域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

  (四)基本原则
  ——互利共赢,务实合作。充分考虑东北亚各方关切,扩大和深化利益交融和汇合点,以双边为主,推动多边和全面合作,完善合作机制,促进共同发展。突出优先领域和关键环节,务实推进,重点突破。

  ——营造环境,加快发展。改善连接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营造有利的合作环境和氛围,引导生产要素聚集,努力提升东北地区自身实力,为深化东北亚合作创造条件。

  ——边海互动,统筹推进。发挥沿海、沿边地缘优势,实施更加开放政策,深化沿海开放,着力加快沿边开放,形成互动协调、均衡发展的开放格局。

  ——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强化中央政府在重犬政策和对外合作机制建立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与合作,扩大民间交往,发挥企业在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努力改善东北地区发展环境,创造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优势,为开放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发展定位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从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高度,把东北地区摆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开放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

  ——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整体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综合发展实力,培育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优势,发挥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辐射亚太的重要枢纽作用。

  ——兴边富民与睦邻友好的沿边发展示范区。在东北沿边地区推进形成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的和谐局面,与周边国家发展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关系,推动东北亚区域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

  ——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现代产业基地。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探索通遗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建设具有独特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六)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进出口总额达到2550亿美元,其中对东北亚各国进出口总额达到760亿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0亿美元,其中利用东北亚国家资金60亿美元,年均增长15%;对外投资及对东北亚国家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沿海、沿边全方位开放,对外开放发展趋于均衡,对外通道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展,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到2020年,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与东北亚国家合作进一步深化。进出口总额达到3900亿美元,其中对东北亚各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170亿美元,年均增长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70亿美元,其中利用东北亚国家资金90亿美元,年均增长12%;对外投资及对东北亚国家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沿海、沿边开放协调发展,沿边重点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开放格局。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基本形成,区域经济、技术、人文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示范区。

  二、加强交通运输网络和口岸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一)构建互联互通国际通道
  1.铁路

  依托经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与俄西伯利亚铁路连接的中俄国际通道,完善境内相关铁路网络,重点建设密山、同江、黑河、洛古河、黑山头、室韦口岸铁路,改造提升相关支线铁路。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到重点沿边城市的快速铁路。

  依托经二连浩特、蒙古国乌兰巴托与俄西伯利亚铁路连接的中蒙国际通道,重点建设珠恩嘎达布其、满都拉、甘其毛都口岸铁路。研究推动将瓦窑一吉兰泰一乌海铁路纳入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协调,推动跨境铁路通道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同江一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铁路大桥。

  2.公路

  规划建设建三江—抚远、吉林—黑河、海拉尔—满洲里、洛古河一漠河等公路运输通道,以及珲春—圈河、室韦—拉布拉林等口岸公路。改扩建室韦—莫尔道嘎、嘉荫—萝北—同江等公路。

  促进黑河、萝北、嘉荫、漠河等浮箱固冰通道建设,加快鸭绿江新桥建设,推动黑河、洛古河、东宁跨境桥梁建设和珲春、图们、长白、集安等跨境桥梁改造。

  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改造建设中国圈河一朝鲜罗津等国际公路运输通道。

  3.航空

  进一步培育沈阳机场的区域枢纽机场地位,增强哈尔滨机场面向远东地区、东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提升长春机场和大连机场辐射能力。新建抚远、绥芬河、霍林郭勒等支线机场。建设一批通用机场,与支干线形成有效衔接。

  加强和完善东北地区主要枢纽机场功能,增加远程国际航线和班次,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支持沿边重点城市建设航空口岸,开通国际航线;发展国际包机业务,培育定期航班新航线;支持支线机场之间开通航线或形成环线。

  4.港口以及江海联运、陆海联运

  以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整合辽宁沿海港口资源,优化功能布局,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协作、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沿海港口群。

  加快黑龙江、松花江等高等级航道和额尔古纳河、嫩江等重要航道以及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水上战略通道,促进江海联运发展。

  鼓励企业参与周边国家港口投资合作,畅通东北地区面向日本海的出海通道,促进陆海和江海联运的常态化运营。

  (二)完善边境重点口岸基础设施
  ——巩固和发展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关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人流通行和货物吞吐能力。支持口岸建设保税储运仓库和物流园区。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现口岸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扩大和完善丹东、黑河、同江、抚远、珲春、图们等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客货通行能力,重点发展边境贸易、国际物流和旅游业。支持口岸码头、货场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和推动圈河、长白、室韦、黑山头、阿尔山、满都拉、珠恩嘎达布其等口岸发展,完善通道功能,提高客货通行能力。支持专业化货场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提升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
  依托地缘优势和发展基础,统筹东北地区沿海、沿边发展,优化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加快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重点区域的发展,提升带动东北地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

  (一)巩固重点经济区的主体地位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全面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富有活力的沿海开放地带,提升带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以大连港为中心,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港口集群。积极吸纳国际创新资源和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集群。

  ——沈阳经济区。发挥城市群协同发展、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并购,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依托,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促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国际化背景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长吉图经济区。发挥独特地缘优势,促进沿边地区与内陆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建成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区域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推动中俄蒙朝日韩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开展陆海联运。以边境经济合作区为窗口,依托产业基础,吸引境外投资者,打造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

  ——哈大齐和牡佳地区。发挥毗邻俄罗斯的区位条件,打造东北地区陆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形成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和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哈(尔滨)佳(木斯)同(江)抚(远)对俄贸易加工区为重点,以沿边口岸为窗口,以主要交通通道为主轴,以开发区和物流通道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格局。大力吸引外资,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支持牡丹江市建设中俄地区友好合作示范城市。

  ——东北东部经济带。发挥毗邻俄朝的地缘优势,以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以丹东、通化、白山等城市为基础,依托丹东港,建成东北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内蒙古东部经济区。发挥区值优势,以满洲里、二连浩特等重点口岸为节点建设中俄蒙国际大通道,加强与周边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呼伦贝尔市打造中俄蒙合作先导区。

(二)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大连。充分发挥大连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设立大连国家级新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充分发挥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发展保税贸易和离岸贸易,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建设国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试验区。

  ——沈阳。完善沈阳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吸引国际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建设成为东北亚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支持沈阳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沈阳综合保税区。

  ——长春。强化长春的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重要的物流枢纽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基地和科教文化名城。加快建设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哈尔滨。提升哈尔滨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其在对俄合作中的枢纽作用,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重要的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推动哈尔滨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支持中俄信息产业园发展。

  (三)提升重点沿边城市的支撑能力
  ——丹东。发挥沿边、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和东北东部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提升城市功能,推进丹东市区与东港市一体化,加大对朝日韩联系和合作,建设商品生产、商贸物流和出口加工基地,发展边境旅游。

  ——珲春。依托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集出口加工、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跨国旅游等于一体的经济功能区。推进与朝鲜罗先经济贸易区产业合作,建设成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桥头堡。推进延(吉)龙(井)图(们)一体化。

  ——绥芬河。研究设立绥芬河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强化绥芬河的对外开放窗口作用,增强对俄的贸易集散地功能,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和旅游业,利用境外资源发展加工产业,建设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推动绥芬河、东宁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经济开发区,以及东宁经济开发区。

  ——黑河。推动建设中俄黑河一布拉戈维申斯克“双子城”,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促进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建设成为东北北部沿边生态宜居城市和中俄友好示范城市。重点推动界江桥梁建设,提升口岸功能。发展边境经济合作区、俄电贸易加工区等。

  ——满洲里。加快建设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完善口岸功能,扩大与俄商贸物流合作,利用境外资源发展如工产业,发展商务休闲旅游,建设特色城市,提升综合实力,建设成为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

  ——二连浩特。巩固二连浩特对蒙古国合作中的桥梁和平台作用,拓展口岸综合贸易,发展进口资源加工产业,提升服务功能,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贸易和物流、进出口加工基地和踌境旅游基地。

  (四)发挥重点开放功能区的示范作用
  ——长兴岛开放功能区。发挥长兴岛独特优势,重点面向日韩,吸引高端产业转移,共同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条件成熟时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其培育成为中日韩合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丹东新区开放功能区。抓住新鸭绿江大桥建设和中朝共同开发朝鲜黄金坪岛的机遇,推动丹东新区与黄金坪岛产业互动发展,建设成为中朝经济合作和巩固传统友谊的重要载体。

  ——黑瞎子岛开放功能区。依托一岛两国的独特条件,突出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口岸通道等功能,努力建成中俄合作示范区。以黑瞎子岛开发开放为契机,推动乌苏新城建设,打造抚远中俄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

  ——同江开放功能区。推进同江跨境铁路大桥建设,形成我国黑龙江流域重要的对俄开放通道和窗口。建设以木材、建材、食品加工、物流等为重点产业的桥头经济开发区。

  ——乌拉特中旗开放功能区。大力完善口岸设施,提升通关能力,加快建设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积极引进蒙古国资源能源,开展落地加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进口资源加工基地。,作用,拓展口岸综合贸易,发展进口资源加工产业,提升服务功能.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贸易和物流、进出口加工基地和蹭境旅游基地。

  四、深化重点产业合作
  发挥东北地区产业基础较强的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产业合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改造提升传统加工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依托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扩大对外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装备制造业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培育一批集工程设计、产品研发、成套设备制造和工程总承包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结合周边国家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需求,扩大装备制造产品出口。

  ——汽车制造业。依托地缘优势,加强整车研发、新能源汽车和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以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合作。利用东北地区汽车制造业良好的基础条件,扩大整车和零部件出口。

  ——冶金工业。以骨干钢铁企业为龙头,深化钢铁冶炼、轧制工艺和节能降耗等领域的技术合作,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精品和特种钢材,在高品质钢材领域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高温合金、特种合金等领域的对外合作。

  ——化工产业。依托现有的炼化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加疆与周边国家在中下游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领域的合作,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沿边地区利用境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化工产业。

  ——食品产业。依托农业和畜牧业优势,引进资金、技术,优化食品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合作建设食品产业园区。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打造东北亚区域绿色食品基地。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产业。依托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区位优势,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和人才交流。重点开展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 LED)、新型电子元器件、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讯、音视频产品和影视设备、激光、电子射频、红外和微光夜视等领域技术合作。

  ——生物产业。依托东北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加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合作。重点发展基因工程制药、新型疫苗、生物芯片及生物医用材料等。引进植物药提取分离等先进技术,提升东北地区中药产业技术水平。

  ——新材料产业。加强膜、信息光电、纳米、复合金属、新型合金、稀土、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合成橡胶等高性能新型材料领域的技术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加强产业融合。

  ——节能环保产业。引进节能、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资泺再生利用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突破国内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瓶颈环节,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和节能环保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推广先进能效管理模式。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物流。发挥沿海、沿边区位优势,重点建设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和沈阳综合保税区,以及丹东、珲春、抚远、同江、黑河、满洲里等国际物流园区,强化其国际物流服务功能。依托重点口岸建设专业物流园区,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构建联运物流体系,加快发展集中转、采购、加工配送、转口贸易为一体的国际物流。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开展跨国合作,提升物流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软件和服务外包。继续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扩展对日韩的离岸业务。积极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等服务外包行业,依托大连、哈尔滨、大庆等示范城市,以及沈阳、长春、延吉、丹东、黑河、绥芬河等潜力城市,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集群。

  ——金融业。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引进金融机构和公司,扩展业务和服务范围。加强资本市场合作,鼓励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相互设立分支机构,扩大本外币结算业务。鼓励和引导外商设立股权投资机构,从事私蓦股权投资,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和债券。

  五、扩大对外投资合作
  根据周边地区形势和发展需要,引导和规范企业“走出去”,提高跨国经营管理水平。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重点开展农业、制造业、能源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展国际劳务合作。

  (一)加快发展农业合作
  鼓励和引导大型涉农企业“走出去”,采取多种方式依法参与俄罗斯现代农业开发,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合资合作发展粮食种植、果蔬栽培和特色养殖,开展农牧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加强与朝鲜在良种繁育、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与蒙古国在粮食种植、畜产品改良、畜牧养殖及加工等方面的合作。

  (二)扩大加工制造业合作
  发挥东北地区的门户和枢纽作用,推动我国轻工、纺织、食品、家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在周边国家建设生产基地和营销服务网络,注重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扩大中国品牌影响力。支持东北地区有实力的装备和汽车制造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鼓励企业在冶金、石化、煤化工、建材等领域,合作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鼓励森工企业走出去,加强境外森工产业合作,建立境外木材加工园区,扩大生产规模,发展深加工产品。

  (三)深化能源和资源合作
  加强油气领域合作开发。加大产业配套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石油炼化产业合作。

  积极支持煤炭领域合作开发。鼓励有实力企业开展煤电化及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跨境合作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大项目、大宗贸易促进资源开发合作和配套设施建设,研究缓解煤炭资源运输瓶颈。

  加强电力合作。鼓励企业参与毗邻国家电力建设和电网现代化改造,提升电力输送能力。加快对朝供电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中朝鸭绿江水电开发合作。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在风能、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及能效管理等领域的合作。

  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建设境外矿产综合加工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

  (四)拓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境外工程建设,支持骨干企业以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等方式,承建交通、石化、电力、冶金、矿山、环保等大型工程项目,带动原材料和成套设备出口。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带资承包、项目融资等业务发展。积极参与改善当地民生的水利工程、学校医院等项目建设。

  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劳务合作,优化劳务人员结构。以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及重点边境城市为平台,推进对外劳务合作服夯平台建设,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技能和素养。完善对多劳务合作法律法规和外派劳务管理方式,创造良好和规范的劳乡输出市场环境。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和劳务资源储备库,健全外彰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处理以及外派员工权益保障术制。

  六、提高对外贸易发展层次和水平
  依托东北地区产业和地缘优势,扩大进出口规模,支持大宗多易和边境贸易发展,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力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一)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扩大出口规模。发挥东北地区产业优势,推进汽车及零部件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新能源装备、重大和成套设备以另其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o支持农产品出口质量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农产品品牌。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加快外贸转型基地建设。发挥各类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出口加工区的作用,有序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要易转移,加快建设加工贸易基地,提高加工贸易质量,培育出口名牌。稳步提升进口规模,鼓励进口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产品。

  (二)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推动文化、技术、软件、中医药、动漫等服务贸易发展。支持技术引进,推动成熟产品技术出口。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经营具有传统优势的服务项目。依托国家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发挥重点园区在服务外包方面的示范作用,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提高承接能力和水平。发展优势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

  (三)支持发展大宗贸易
  以能源、原材料、林木、农产品等为重点,支持发展大宗贸易,扩大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规模。加大与俄蒙油气合作力度,逐步扩大规模。到2015年争取中俄原油管道输送量实现设计运输能力,力争到2020年通过管道和海运进口原油4000万吨。支持与俄蒙边境地区开展油品贸易。推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大力发展煤炭贸易,到2015年与周边国家煤炭贸易达到5000万吨,争取到2020年达到l亿吨。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扩大俄电贸易规模,到2015年达到30亿度,到2020年争取再翻一番。研究开展对蒙供电业务。依托新建跨境通道,扩大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石以及林木半制成品和制成品进口。

  (四)积极发展边境贸易
  扩大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充分利用边境市(县)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载体功能.促进边境贸易向加工、投资、贸易一体化转型。鼓励边境地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提升竞争力,推动边境贸易快速发展。加快边境互市贸易区建设步伐。

  七、加强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周边国家在跨境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环保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沟通理解,增进相互认同,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区域发展氛围。

  (一)拓展跨境旅游合作
  在与东北亚国家双边、多边旅游合作机制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地方政府、旅游协会、企业等多层次的合作协调机制。在旅游便利化、旅客人身财产安全、应急事故处理、旅游产品营销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搭建东北亚区域旅游交流合作平台。

  依托沿边旅游资源,针对东北亚各国多样化需求,培育一批知名跨境跨国旅游线路,共同打造图们江中朝俄三国游、丹东中朝两国游、中俄中朝界江游、黑瞎子岛中俄两国游、满洲里中俄蒙三国游、阿尔山中蒙边境游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产品。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中心城市、重点边境城市和旅游景区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快多语种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科学引导和推进生态旅游,加强旅游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力争到2015年,东北地区接待东北亚国家入境旅游人数达到950万人次,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东北地区接待东北亚国家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800万人坎,年均增长12%左右。

  (二)加快科技教育合作
  打造东北亚科技合作平台,建立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加强联合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双边、多边科技交流,大力引进各国科技人才。发挥科技合作园区、研发中心等各类合作平台的作用,实现科技信息共享,推进与日韩俄在生物、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合作。

  积极开展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多层次教育和人才培养合作。鼓励高等院校结合东北亚合作需要,扩大联合办学和互派留学生规模,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语言、商贸、技术、管理及复合型人才。鼓励东北地区高等院校与周边国家高等院校等教育机构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推动东北亚区域内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远程教育服务。支持二连浩特、满洲里、黑河、绥芬河、丹东等边境重点城市,建设面向俄蒙朝的友谊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

  (三)促进文化卫生交流
  突出东北亚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具有各国民俗与风情、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扩大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动漫设计、图书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合作。利用各地特色节庆,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支持发展壮大会展业,提升国际展会影响力,搭建东北亚区域交流合作平台。

  深化与周边国家医疗卫生领域交流舍作。扩大中华传统医学的影响,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走出国门,加强交流合作与培训。积极发展远程医疗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加强疾病疫情信息交流,开展预防控制机制合作。

  (四)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区域生态环保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积极应对风沙源治理、流,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等区域性重大生态问题。开展界江界河水质监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大气和海洋环境监控。加强生态环保、边境动植物疫情和有害生物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动植物检疫领域的学术、技术交流,推动区域环保技术领域合作。

  八、实施保障
  完善政策体系,落实保障措施,健全合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完成规划任务。

  (一)完善支持政策
  ——综合政策。尽快出台东北陆地边境地区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实施细则。支持大连国家级新区建设,根据新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研究相关支持政策。研究支持黑龙江黑河、辽宁丹东面向周边国家城市开放合作的政策措施。推动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和其他重点开放功能区建设,根据功能定位,研究相关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推动东北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财税政策。中央财政加大对东北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鼓励东北地区企业开展对外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鼓励东北地区开展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加工,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政策,在地方提出具体产品清单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研究。

  ——投资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东北边境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提高口岸建设补贴比例。鼓励境外投资者以多种形式参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引导其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金融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支持与服务水平。加快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适时将其业务范围拓展到所有面向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项目。鼓励外资银行在东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金融机构加快境外布局,发展银团贷款,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保险机构丰富保险品种,帮助企业抵御外部风险。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导向作用,支持重大成套设备出口。鼓励银行、企业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使用。

  ——对外开放政策。加大对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地方之间合作的吏持力度,研究扩大地方对外经贸合作的权限。推动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试点。支持大连港发展邮轮服务业务,鼓励国际邮轮挂靠。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提高通关效率。保护外国人在华投资权益,完善就医就学条件,鼓励外籍高层次人才长期工作和居住。引导国际合作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资源,研究设立东北亚合作综合研究机构。继续组织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引智工程,积极吸引国外智力。

  (二)健全合作机制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协调,研究推动建立自由贸易区。发挥中俄地区合作机制、大图们江倡议,以及与周边国家其他双边、多边机制的作用,深化共识,加强次区域合作。利用国际论坛、展会搭建东北亚国家和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和完善东北亚区域物流、旅游合作机制。支持区域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教学科研合作。鼓励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加强对外沟通联络,完善扩大地方交流合作机制,把扩大地方合作作为提升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亮点。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培育互信合作的社会基础。

  (三)改善开放合作环境
  东北地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主动营造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和扩大开放合作的良好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规范种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程序。落实鼓励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社会各界的诚信意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四)扶持沿边地区加快发展
  按照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总体要求,把东北地区沿边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沿边城市功能,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和谐宜居的沿边开放重点城市。支持沿边地区建设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中等城市以及具有独特功能和发展优势的新兴城市,集聚人口和生产要素,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行政区划,完善城镇体系,形成与周边国家边境城市相适应的互动开放新局面。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建设繁荣和谐稳定的新边疆。

  (五)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1.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国务院。

  2.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规划的组织实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增强主动性,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大力改善对外开放环境,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要充分发挥东北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联系互动,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