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打好新城新区这手好牌时间: 2016-12-27信息来源:孟航 康克佳 作者:ws 责编:

   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就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启动和实施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在会上表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实施。《若干意见》是对到202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振兴工作的总体谋划,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指导东北振兴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实施。
 
  新城区建设如火如荼
 
  “新一轮东北振兴”其含义在于一个“新”字。周建平表示,从2003年至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在13年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近两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新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解决新问题当用新思路,本次《若干意见》中的思路“新”在对东北“五基地一支撑带”的战略定位,即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装备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基地。
 
  2015年12月由国家正式批复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目前辽宁省对于“五基地一支撑带”战略定位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对接与碰撞,将是辽宁打造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大举措。辽宁发改委副主任于非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德装备产业园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一个重要亮点,也是一个重要增长点。”
 
  在东北,像沈阳中德装备产业园这样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新城新区不胜枚举,近两年,国家在新城新区建设方面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纷纷向东北倾斜,为东北的经济转型及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2014年6月到2016年2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东北地区的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先后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在18个国家级新区中占得三席。此外,还有各类经开区、高新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智慧新城等新城新区在东北落地开花。
 
  东北地区的新城新区建设可谓如火如荼。据2014年10月数据显示,我国各省级层面的各类新城新区有1650个,其中黑龙江占119个,辽宁118个,吉林73个,记者发现,三省的数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数字在各类新城新区批复最为密集的2015年增长更为迅速。
 
  这些新城新区在促进东北地区口岸沿线城市繁荣,为新经济提供发展平台,给老城区注入新鲜活力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所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东北地区批复较早的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2014年GDP超过全市经济总量的30%,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已然显现。毫无疑问,新城新区的力量已不容忽视。
 
  “新城新区建设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在近期召开的“院长论坛·东北振兴与新城新区”上,来自全国多所研究机构、高校,以及各地市有关部门的参会代表纷纷表达了这一观点,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启动”以及“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发布的重要节点,东北地区新城新区建设的探讨恰逢其时。
 
  点多面广 优势难凸显
 
  国家在新城新区建设方面给予东北很多有利条件,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研究员冯奎用“一手好牌”来形容这种优势。然而众多专家表示,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地区经济落后、体制机制限制等客观和主管因素,东北的新城新区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从东北地区几个大的新区上看,面积并不小,但是从实际经济地位上来看,区域的产值GDP只相当于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三分之一的分量,另外在综合的竞争力、体制机制创新上还远远没有成熟、定型和完善。”冯奎这样表示。
 
  而对于数量众多的省级及省级以下的新城新区来说,点多面广、发展重点不突出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地区新城新区建设的质量。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沈阳为中心,辐射7座城市,“沈阳经济区一共有42个新城新镇,平均每一座地级市就有5个新城,1个新镇,显然已经超出城市的建设能力。”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马廷玉表示道,“2014年底,这些新城平均一个新城的人口是12万,只有极个别超过20万,有的才几万。还有将近10座新城,商品房入驻率在50%以下,造成土地和资源的浪费,出现死城。”
 
  沈阳经济区在东北地区并非个例,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经发局副局长、研究员范毅指出,从2005年到2015年,在全国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东北三省城市人口增长却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房地产建设的投资却在10年间增长了超过五倍,新城新区建设更是与全国同步,“城市人口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的水平显然是不匹配的。”范毅认为。
 
  另外,针对某些具有口岸沿线区位优势、承载对外合作任务的新城新区,还存在缺乏全局和国际视角的问题。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的功能定位是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俄合作重要支撑点。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刘晓峰认为,目前哈尔滨新区的规划还是立足于国内视角,但是由于国家政治体制不一样,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这里面存在很大变数。刘晓峰指出:“比如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俄罗斯提出了欧亚联盟,我国提出了哈尔滨新区的规划,俄罗斯也有远中的发展规划。如何在发展实践过程中,将哈尔滨的规划与周边国家发展的计划实现接轨,能够在竞争中实现共赢,这是面临的又一个问题。”而这同样是内蒙古在建设对俄、对蒙,辽宁在建设对德、对韩的新城新区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新城新区需走精细化发展路径
 
  新城新区“一手好牌”可以为东北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创新发展的自由平台。但这种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也是“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如何提高东北新城新区的建设质量,专家表示:要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径。
 
  如何精细化发展?特色小镇的模式是很多专家表示赞同的一种方式,新城新区最重要是要找准自己的特色,发挥区域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小而精、特而美。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梁启东指出,新城新区要成为“反磁力中心”,准确定位新城的职能和目标,新城的规划要在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上下工夫,新城的目标建设要实现职住统一。
 
  吉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宋冬林还认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贸易和经济,新城新区首先要解决贸易的便利化,除此之外,还要有非常完善的社会组织和服务系统来维系其发展,使经济与社会之间相互衔接,东北地区要有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而在先行先试方面,可以在新城新区上多下功夫。
 
  东北振兴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课题,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如梁启东所说,东北的经济要有一个“疗伤期”,东北的振兴要有长期的观念,新城新区建设不能搞短期行为。
 
  不得不承认,目前以传统产业、重化工业为主的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下行,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趋势,东北经济的下行和世界产业调整过程中的规律的趋势是相符合的。
 
  宋冬林呼吁,对待东北经济发展问题,应少一些感性的宣泄,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责任编辑:   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