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

加快市场取向改革 推动东北振兴发展时间: 2016-05-10信息来源:杨荫凯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在“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部分中,明确提出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这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振兴工作艰巨繁重,客观判断东北地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系统提出破解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成绩不容置疑,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冷静辨析。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03年至2012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12.7%。东北三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不足3000美元提高到2014年超过8000美元。十年振兴为东北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充分表明中央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个地区均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重大挑战。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与全国经济总体形势相比,东北地区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今年前3季度,辽吉黑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列全国各省(区、市)增速排序后几位。东北地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持续向好的基础并不稳固。
 
     对东北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要用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起码应立足3个层面:一是从问题性质来看,当前的问题更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当然,如果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这些问题也有可能传导影响到就业和民生领域,也会损及过去十年振兴的根基。二是从问题的根源来看,既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地区面临的共性原因,又有新形势、新挑战下东北地区思想观念、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体制机制相对落后等个性原因,而两者相互交织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也导致了问题解决的长期性、艰巨性。可以说,东北地区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三是从问题波及的范围看,除了东北地区外,与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相似地区也出现了基本一致的问题。因此,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除了是区域性问题外,也是产业结构单一地区、资源型地区遇到的共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今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就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今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长春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要求尽快启动一批可以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促进东北经济平稳运行。当前,各方面围绕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为有序解决相关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还有一点需务实关注,那就是东北经济运行也有不少亮点和积极因素,比如农业、服务业、城乡居民收入、就业形势等基本稳定,这对保持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面对东北地区当前存在的问题既不能畏之如虎,也不能视之无物,而是要冷静面对、化危为机,着力从改善发展机制、发展动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综合施策。
 
     第二,面对严峻形势,唯有坚持深化改革,全力构建经济增长新体制,东北地区才有望轻装前行。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制度活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推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治本之策。按照中央部署,东北地区在行政审批、国资国企、林区垦区、民营经济、科研体制等方面大力推进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改革能否取得全面胜利,取决于3个关键要素。一是要有壮士断腕的信心勇气。能否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思维,能否摆脱“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能否提振起“闯改创”的精气神,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二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路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完善顶层设计,对改革任务进行统筹谋划和整体布局;更要鼓励基层实践,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既要坚持目标导向,咬定核心目标不动摇,围绕核心目标确立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更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三是要有严谨务实的具体行动。面对东北改革重任,当然要有谋于高远的考虑和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但更需要脚踏实地、精于细末的改革作为,必须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第三,面对严峻形势,唯有坚持创新创业,全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东北地区才有望化茧成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是优化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一是要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核心作用。高度重视当前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严重流失问题,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抓紧细化实化相关政策,可以考虑从优化企事业单位和局部区域小环境入手,认真探索并构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制度环境;可以考虑规划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通过资金的激励引导和各个方面的暖心服务让“孔雀东南飞”转变为“孔雀东北归”。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功能平台在创新创业中的引擎作用。以中心城市和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功能性平台为载体,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紧密连接,大力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潜心打造一批创新型城市、区域创新中心、新兴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把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主导作用。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积极培育创新工厂、创客空间等创新型孵化器,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增长格局。
 
     第四,面对严峻形势,唯有坚持扩大开放,全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平台,东北地区才有望迸发无限活力。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东北地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能够为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一是积极培育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大连金普新区建设,在适宜地方规划设立新的新区,积极培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和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推动沈阳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促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实现对接融合。以推动中韩、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规划设立促进中韩、中日合作平台。积极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和相关政策,全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二是务实加强战略对接。加强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战略的衔接,加快建立合作开发机制,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加快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在适宜港口和地区规划建立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区位条件变化,大胆培育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新兴产业。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联合打造合作平台。总之,要善于把东北振兴战略与当前国家重大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战略合作与对接寻找新的增长,创造新的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