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资源经济
资源经济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方略(上)时间: 2018-08-11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2018 年3月19日 作者:肖金成 申兵 黄征学等 责编:qgy

有利条件及发展基础

 

经济带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1.地缘优势和生态屏障作用突出。经济带横亘中西部,跨越南北方,联接关中城市群、中原经济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沟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能量向中西部和北方地区扩散和辐射的二传手,是西北、华北等地区能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中南、华南等地区转移和交流的中转站,在中国深入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中,在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构建各具特色、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中,汉江经济带发挥着承东启西、呼应南北的枢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汉江经济带还是中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维护中国用水安全的重要力量。


2.生物和矿产资源富集。从地形条件看,汉江经济带山地面积约占到52%,丘陵和平原各占20%左右,山地分布在老河口以上,平原主要分布在钟祥以下,之间为丘陵地区。地理区位和地形条件使这一地区成为“秦巴万宝山”、“中药材摇篮”、“天然生物基金库”、内陆候鸟迁徙重要驿站和多种珍稀动植物潜在分布区。汉江经济带也是中国矿产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矿产资源有近百种,其中锌、钒、钛、磷、银、锑、铼、水晶、萤石、甲长石、耐火粘土、重晶石等储量大、质量优。


3.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大汉王朝发祥地,汉江经济带孕育和滋养的汉水文化、荆楚文化在缔造和发展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影响巨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南北过渡地带,丰富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瑰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与自然风情交相辉映,构建了汉江经济带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


4.劳动力规模和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尽管汉江经济带有400多万劳动力外出务工,但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仍达7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表明这一地区在大量年轻人口外出的情况下,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相对较大。经济带11个市中除南阳市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较低外,其他城市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经济带各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7000元,也低于相应省份的全省平均水平,说明这一地区劳动力成本在全国及在各省内均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5.产业已具一定基础。首先是农业较为发达。经济带中的安康盆地、南襄盆地和江汉平原,耕地连绵宽广,农业设施完备,土层深厚、质地肥沃,是中国主要农产区之一。经济带水产品、棉花、肉类、油料、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陕西、河南、湖北三省总产量的25%-40%。其次是制造业特色明显。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带工业体系涵盖了从原材料到精深加工的多个领域,部分行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一些龙头企业和产品在国内或中西部地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此外,经济带农特产品加工产业也具有一定实力,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发展不断加快,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发展活力逐步增强。

 

面临的突出矛盾

 

汉江经济带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面临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有些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共有的,有些则是汉江经济带特有的。


1.加快经济增长与强化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经济带中的汉江中上游地区属于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作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改善物种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好丹江口库区水质、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这些地区的主体功能。这些功能与资源开发、发展加工工业等促进经济增长“冲动”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如何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是经济带首先要破解的一大难题。


2.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水平与区位和水运等条件不匹配。目前,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与其区位和水运条件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的要求还不适应。具体表现在:第一,水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程度低;第三,机场建设和航空运输严重滞后;第四,枢纽建设相对滞后。


3.城镇发展滞后与加快城镇化的要求不适应。从经济带现实情况看,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仍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第一,城镇化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城镇发育不足;第三,区域性中心城市发育不足。


4.区域利益与南水北调工程社会效益不协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在缺水地区产生重大社会效益,也有利于汉江流域自身的防洪和生态环境保护。但南水北调工程在很大程度改变了流域生态环境本底条件,由此可能会对经济带产生多种不利影响。第一,水供给能力减弱;第二,水环境容量降低;第三,水污染影响加剧;第四,水生态逐步恶化;第五,水利等其他环节受冲击。


5.地区行政分割局面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不吻合。经济带分属三个省,各城市也是相互独立的行政区,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和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追求,地区分割和缺乏合作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之经济带跨越了汉江上中下游,各城市地形、交通、生态条件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难度相对更大。如何克服行政壁垒,通过有效的区域合作,发挥上中下游地区及各城市的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成为经济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快汉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意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带集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省际交界区于一体,加快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国地区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探索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科学构建流域空间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可为全国流域综合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提供新模式。


2.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向纵深拓展。长江通道是全国“两横三纵”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重要“一横”,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支撑带。而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如何依托汉江通道,构建完善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实现汉江与长江航运无缝连接,将能最大限度地拓展长江经济带的腹地范围,推动长江经济带向豫南、鄂中、鄂西和陕南辐射。


3.有利于加快形成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加快这一地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长江、京广-京哈、陇海-兰新、包昆国家级发展轴的联系,有利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高效自由流动以及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进行配置,从而有利于自由、开放、平等、有序的跨越行政区、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


4.有利于探索水源区、影响区、受水区区际利益协调新机制。汉江上游地区肩负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的历史重任。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加强水利、水污染治理、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受水区对水源区和影响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将促进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效应的最大化,推动不同利益诉求地区和谐发展。


5.有利于深化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合作。构建汉江生态经济带,以深化区域合作为主线,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共保、公共服务共享,不仅可以使经济带减少发展中的相互掣肘,实现合作共赢,而且可以为省际交界地区,特别是欠发达的省际交界地区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

 

总体思路

 

综合来看,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开拓创新,努力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中赢得先机,开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1.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为主题,以生态经济为主线,以中心城市为支撑,以深化合作为路径,坚持“绿色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的方针,着力优化经济布局,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分布;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交通通道;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把经济带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新兴的战略支撑带,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综合开发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2.基本思路。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生态经济引领、中心城市带动、综合交通保障、产业特色发展、开放合作共赢。


3.战略定位。立足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战略的选择,经济带要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和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已的贡献,为此将其战略定位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省际交界区域合作示范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撑轴、汉文化传承创新区。


4.发展目标。至2020年,经济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水运、铁路、公路和民航初步实现协调发展,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加快实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低碳和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为主的服务业提档升级,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带的区域合作机制基本完善,合作成效显著;以襄阳为代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基本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至2030年,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带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在优化全国国土开发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优化空间布局

 

从地理条件、所承担的生态功能以及发展阶段看,经济带宜采取“点—轴”空间组织形式,同时,明确不同区段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持续发展的新型空间格局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构建“一核、两轴、三区、多节点”空间开发格局。根据经济带内的城镇、产业和主要交通干线的分布现状,并考虑未来城市发展、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以及周边区域的发展情况等因素,经济带应构筑“一核、两轴、三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框架。一横一纵两条轴线勒出了东贯西通、南接北连的空间发展格局,由横轴所串联的上中下游地区通过功能互补实现协调发展,襄阳是整个区域的增长中心和重要的战略支撑点,轴线上的各节点通过发展轴的传递和辐射,带动整个经济带“面域”的发展,最终形成“点—轴—区”三个层次密切联系的空间组织结构。


2.深化一体化发展和次区域合作。经济带的一些相距较近的城镇应依托汉江水道和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实现细组群和组团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合力发展的局面。比如强化襄阳与南阳省际城市合作、推进相邻城市(镇)一体化发展、加强跨地市的次区域合作。


(此文为湖北省襄阳市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做的课题主报告。课题组长:肖金成,副组长:申兵;主要成员:黄征学、郭怀英、付保宗、安树伟、李玉涛、王丽、李爱民、滕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