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长三角
宏观经济

金融一体化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时间: 2019-06-17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06月17日 作者:张炜  责编:万山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将使区域金融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及经济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调查·金融篇

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云集,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业的创新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海又在深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确立了金融先行在促进与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长三角一体化应金融先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时,明确宣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三项重大战略举措。上海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郑杨指出,这三大任务凸显了金融在上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金融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是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郑杨表示,将从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市场资源共享、基础设施联通及金融发展环境优化四个方面,对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有所突破,助力长三角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未来将加强金融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合力打造功能互补、优势叠加、特色明显的长三角金融集聚生态圈。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长三角一体化应当金融先行。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将使区域金融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及经济一体化发展。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机构聚集程度及金融市场齐全程度在国内首屈一指,上海自贸区又在金融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上海可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辐射作用。上海还可凭借自身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引进国内其他区域乃至海外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区域。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相关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2017年末的银行业总资产在全国约占19%。长三角地区拥有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持牌金融机构上千家,占全国的20%左右。上海第三产业比重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70%,2019年一季度达到72.4%,比去年全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金融业增加值1709.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增速在主要行业中居前。

金融一体化有大文章可做

王尧基指出,目前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水平严重滞后,制约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内金融发展不均衡,行政力量分割使得中心城市金融业跨区服务阻碍甚多,地方分治的银行业管理模式严重抑制金融资本的快速流动,区域内“资产荒”与“资金荒”并存,区域内大部分地方证券化水平偏低,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水平远低于大企业,有些地方金融风险聚集。因此,迫切需要率先加快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内的金融资源整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民建上海市委建议,长三角应探索建立标准统一的区域性地方金融监管细则,积极争取国家各金融管理部门将更多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放在长三角地区试点。

也有专家认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短板在于金融一体化做得不够,亟待从金融的规划、政策、协调机制、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快一体化。上海金融业发达的优势,应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把更多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放到长三角试点,再把成功经验复制到全国。另外,上海金融机构具有人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让长三角更多企业受益。

此外,金融一体化还可以优化发展环境,更好服务与保护金融消费者。通过加强监管联手,探索研究金融跨区域体制创新。打破地区界限,统一金融产品标准,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建立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和重大案件协调处置机制。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一体化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沪的跨区域经营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长三角建设,并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作为重要战略。交通银行是我国五大国有银行之一,正在实施“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最佳财富管理银行”的“两化一行”发展战略。该行提出,以上海为引擎,着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经营一体化,打造“两化一行”战略落地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上海银行是一家扎根长三角区域的上市银行,在长三角所设机构占全行的85%。该行2018年末在长三角地区(除上海)贷款余额达1589.15亿元,在全行的占比达18.68%。再看保险业,长三角是大型保险公司跨区域经营的重点。中国太保2018年前4大保险业务收入来源中,包括江苏与浙江,同比增长分别达14.4%、18.4%。其中,中国太保2018年为江苏客户提供风险保障17.58万亿元,风险补偿115.91亿元。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在沪的金融机构又有新的行动。上海银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科创、民营、中小微企业等各类企业把脉问需,推出20条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包括携手政企共建产业合作联盟、倾斜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重大项目及优质产业、降低企业金融服务成本、科学设定民营企业授信审批条件等。中国太保表示,以长三角地区为突破口,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该公司上月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升级、大病医疗、健康养老、农业巨灾保险、扶贫开发等保险领域及投融资、金融创新等保险投资领域展开全面深度合作。

安达保险、富卫人寿等国际保险与专业服务机构日前在沪发起成立长三角一体化保险创新研究与发展中心。据参与发起的外资保险业人士介绍,该中心的建立可以在长三角地区达到保险创新产品走出去、引进来的效果,例如,上海的成熟创新产品可以介绍到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相关产业,而宁波的创新保险科技也可以进入上海。

金融先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看点,是上交所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郑杨去年6月在陆家嘴论坛上就表示,上海集聚了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金融资源互补,合作基础良好,上海要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在沪上市。

浦东新区近期金融工作的重心之一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新区与上交所合作,挂牌成立了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该基地采用“线下+线上”的双重服务模式,发挥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集聚辐射功能,满足长三角企业多层次融资需求,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该基地还通过座谈会、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走访长三角区域优质科创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上市计划及面临的挑战,加大协调力度,提升科创板企业上市的行政协调服务效能,推动具备行业典型性和技术代表性的企业尽快申报上市。

另据记者了解,截至6月4日,上交所科创板受理企业达到117家,其中,注册地在上海、江苏、浙江及安徽的企业分别有18家、24家、11家及1家,合计占比达46.15%。6月5日,首批3家科创板企业成功过会,其中2家来自长三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