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发展须力避“生态换经济”陷阱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0-08-27 作者:童彤 责编:万山
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中也面临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资源要素整合有限、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城市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强调将支持城市群在重大改革领域先行先试。
七大政策助推中部城市群“崛起”
《意见》明确提出将在城市群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群内地区商业银行整合、城市群“大通关”建设、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合建产业园以及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等七方面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中部地区的发展基础较好,采用这样的以城市群(带、圈)带动辐射周边发展的方式主要取决于中部现有的两大发展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员刘云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决定了中部地区的市场自身为城市群发展提供了众多条件和机会;再有,中部六省的各城市群(带、圈)核心城市现有规模已经具备了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和周边区域发展的条件。
“支持政策涉及融资、产业等多方面,对中部地区实现发展目标有一定促进作用。”刘云中强调,但各城市群更应强调自身努力,积极解决阻碍发展的问题。
城市群发展要力避“生态换经济”陷阱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中部发展的总体进度要求,即2010年开好局;到2015年,实现《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8200元;2020年,中部地区要全面实现小康。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可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六省城市群想要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全省发展,继而形成中部合力推动发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六省都会共同面对行政体制限制问题,如果不打破行政体制的地区限制,将不利于地区的力量和资源整合;
再有,城市群的扩张,在带动工业化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城市快速发展中公共服务体系欠缺、工业污染、土地供需矛盾等问题。
王可侠认为,未来需要通过有序规划、产业高起点发展和合理扩张,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要在体制改革、政策引导、对政策执行的监管上下功夫。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对本报记者表示,城市群发展必须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突出低碳理念,避免重入“生态换经济”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