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我国城市群发展研究时间: 2019-06-21信息来源:本文刊载于《新华文摘》2009年第23期45页—49页,原文发表在《改革》2009年第9期 作者:肖金成 责编:XHY


本文刊载于《新华文摘》2009年第23期45页—49页。原文发表在《改革》2009年第9期,原文约35000字原题目《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1.城市群的基本概念、特征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经济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的出现有利于解决行政区划分割造成的区经济联系松散产业分工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缺乏整体性等问题。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区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 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认识渐趋致,即城市群是由许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主要特征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1.功能高端化

城市群往往位于交通通讯枢纽、内外联系便利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人口众多,腹地广大,经济强劲,新技术、新思想活跃,是连接国内、国际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节点以及科学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和传输带。城市群多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空间密集程度较高,成为区域政治、文化、经济核心区,对国家、区域乃至世界经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中枢支配作用。

2.结构等级化

城市群的空间形态表现出明显的等级结构,至少有一个或多个规模较大、经济发达和辐射功能较强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是城市群的中心和增长极点。在这些城市的周边分布了大小不等的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并穿插了众多小城镇。还有相当大面积的农业地区和农村。

3.分工合理化

城市群的发展使区域经济的组织与创新能力加强,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作为有机整体,城市群内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包括资源、金融、市场、信息以及一些集团公司控制的更紧密联系在内的要素流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形成城市间日趋合理的职能分工。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大量不同等级规模的企业或一系列配套产业及相应的上下游产业等集中连片分布,形成有特色的分工与合作网络,使各城市优势互补,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效益的最大化。

4.城乡一体化

由于城市功能各异,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使得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城镇与农村之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伴随现代交换手段与频率的不断翻新,在城市群各个层次上,表现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种流态的集聚与辐射形式,又进步增强了区域内部的互动能力。中心城市的作用呈现逐级传递特征,即中心城市对区域内其他城市辐射,其他城市再对区域内其他地区辐射,有力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互促互进,城乡各种要素统筹配置,公共产品共享,人口自由流动,城乡界限模糊,城镇化进程加快。

5.交通网络化

城市群雏形一般沿综合交通走廊展开,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而不断扩大。城市群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发达的交通运输、信息等网络构成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将大中小城市串联一体,因此,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空间结构相互协调。以不同等级、规模、性质的城市为节点,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集聚和辐射范围,它们相互嵌套,有机结合,共同形成千丝万缕的节点网络城市格局。以往离散型极核型的城市空间布局向点轴型、网络型演变,日益显示城市群体从线性联系到网络联系的巨系统特征。

6.发展动态化

城市群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对内对外都保持着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广泛交流。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际联系强度越来越大,导致城市群的范围、结构、性质等发生改变,不断向其高级形态进化。城市群的发展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既包括区域内多维连续与协调发展,又要考虑与相邻区域互动互进的联合与协作,甚至发挥对更大区域范围的影响和联动效应。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当其范围、功能结构、对外联系或其他相关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城市群内部的连锁反应乃至城市群范围的改变。

(三)城市群的界定标准

判别城市群并无单一固定的标准,因时间、空间的不同而变化,城市群的边界是渐变的,没有精确现成的模型可用。界定城市群需要有效把握其本质内涵,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1.有一到几个较强经济实力的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处于城市群的核心与支配地位,对整个区域经济社会活动起着组织和主导作用,促进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全面发展。城市群的中心是一两个或以上的超大或特大型城市,也可以是一两个或多个规模相近的大中城市。中心城市具有开放性、服务性、创新性,具有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量与要素进行高效、有序、合理聚集与扩散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就业、金融、商贸、物流、人才技术信息、决策功能等极化效应,同时又向周边扩散。

2.完善的城镇体系

城市群属于高城镇化水平区域,由于各国各地的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状况差异巨大,城镇化水平也难以确定单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我国现阶段城市群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较为合理。城市群具有完善的城市等级体系,在空间上与某级城镇体系地域单元相重合,还可能包含几个较低层次的城镇体系。由少数特大、大型以上核心城市与多数中小城市及市镇相互串联而成的城市群体,层次分明,各规模等级城市之间保持金字塔结构比例关系,中间不发生断层,上下不缺层,城市的职能作用通过城市网络依次有序地逐级扩散到整个体系,产生较高的城市群体能级效应。

3.一定规模的人口与空间

城市群内城镇数量多,分布稠密,人口规模大、密度高。虽然不同地区的差别悬殊,但综观国内外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并结合我国国情,人口和空间规模与密度的标准大致为:面积5万平方公里左右,区域人口20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400人/平方公里左右,中等以上城市10个左右,城市密度2个/万平方公里左右。

4.较高的产业发展与分工协作水平

城市群内非农产业比重较高,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高。一般来说,城市群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合计占CDP比重应达到70%以上。在市场体化、资源配置体化前提下,城市间城市与区域间产业配套合理分工互补、协作密切,产业的梯度转移顺畅,分工协作程度较高。

5.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

城市群内基础设施网络是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与通讯等许多现代运送方式叠加而成的综合性、体化系统。多种运输方式间相互贯通,速度快,密度高,运量大,技术领先,将核心城市、般城市和小城镇以及相关区域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群拥有包括大型交通通讯枢纽,如规模相当的海港或空港或多条国际航线在内的成熟的基础设施网络。


二、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及空间扩展

从城市群的萌生发展到成型,需要经历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其在空间形态上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究其实质,由企业所主导的经济活动及其由此所带来的集和扩散效应构成这一过程持续演进的基本动力。对城市发展的研究较多,但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大体上是将城市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而城市群是城市发展演进过程的高级阶段。

 ()发展阶段

1.分散发展的单核心城市发展阶段

该发展阶段为城市群发展的最初阶段,也即萌芽阶段。城市主要表现为单核心向外蔓生发展,分散的城市间规模等级差别较小,大多数城市沿交通干线分布,也有少数城市分布于远离交通沿线的地区。因此,主要城市中心的吸引范围非常有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仅限于狭窄的交通沿线的城市之间,远离交通沿线的城市间以及这些城市与交通沿线的主要城市间仅有微弱的经济联系。城市间专业化生产联系差,各城市周围被不同的农业地带所环绕。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低水平均衡发展时期:这是以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范围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的空间结构;极核发展时期:这是形成单一中心、核心-边缘式发展为特征的空间结构时期,城市和边缘区竞争加剧,但城镇之间共生作用尚弱,城市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在这时期,一些具有较好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发达、交通便利而且创新能力强的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直接承接更大范围甚至国际化、全球化的要素转移。

2.城市组团发展阶段

在该发展阶段,交通干线重要中心城市侧向联系的交通干线发展。起初的侧向联系首先从重要城市中心开始,并与远离交通干线的边远城市相连接,这极大地优化了两个中心城市和边远城市间的功能结构。随着交通干线的延伸以及在交通干线上较大规模城市的建立,各城市市场区域进一步扩大,城市以内城为中心继续向外扩展,而原有的联系密切的城市开始形成城市组团。在这一阶段,容易形成以多核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基本部门体系以垂直发展为主,前、后向联系纵深发展,共生作用加强,企业由极核中心向外围扩散十分显著,形成次级核城市向较低等级城镇逐步发展的城镇体系。

3.都市圈阶段

在这一阶段,区域内城市间相互联系通常需要相对长的时间,这取决于与交通干线间有着密切联系的支线网络的发展。那些位于交通干线上的主要城市继续接受较高级城市的辐射,自身又对次级城市扩散其部分功能,开始扮演地区中心的角色。不久,来自边远城市的交通支线得以建立,除了通过交通线间的联系外,它们之间的直接联系开始得到发展。然后,更小的城市便通过起初的干线开始发展,不久它们也开始连接起来。这种相互联系的过程继续沿着干线和支线,与日益增加的专业化生产相对应。通过空间经济联系以及集聚与扩散作用,各城市试图改进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出现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不同等级城市相互依存的都市圈。

4.城市群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都市圈综合交通走廊的发展以及城市等级系统的出现是成熟的城市群的重要特征。都市圈综合交通走廊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都市圈内城市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已经不能满足都市圈整体发展的要求,需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中发展都市圈整体与外部的经济社会联系,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都市圈功能空间竞争的结果。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共生互控效应逐步加强,城市功能分工日趋明确,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梯度转移的波及效应逐渐明显,不同等级城市间纵向联系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弱化,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强化,城市群地域结构的功能组织方式日益优化,城市群地域结构开始形成。

(二)空间扩展

城市群在各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伴随着城市群的空间演进,城市群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展。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非均质性,特别是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较大差异,城市群的空间扩展模式也会发生变形。按照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宏观形态,可以把城市群的整体外推划分为四种模式:

1.团状空间扩展

这种空间扩展模式大多都分布在平原地区。它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形成个圆弧,城市群主体部分都在其范围之内。团状空间扩展模式的形态表现为核心城市的功能强大,城市节点和结节地域在城市群的伸展轴上均匀地分布。我国的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

2.带状空间扩展

这种空间扩展模式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沿交通线扩展成为明确的空间指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群向外均匀扩展的态势被打破,致使其回避限制条件而沿着几条主要轴线向外延伸。如果城市群向外延伸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小,则城市群呈现出典型的带状;如果受到的限制较大,则城市群表现为组团与廊道形式的带状。这类城市群通常规模比较小,等级较低。我国的关中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就是较典型的例证。

3.星状空间扩展

这种空间扩展模式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它或者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或者是受放射型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导致城市群的伸展轴沿着三条或三条以上的轴线向外扩展,大中城市数量增加,集聚与扩散并存,城市群的圈层结构表现出不规则的变形,空间形态呈现出星状。这类城市群的规模通常较大,等级较高的东京、纽约、伦敦等一些世界级的城市群都属于该类型。我国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形态也都属于该类型。

4.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扩展

在城市群内部同时存在着几个在规模功能等方面相当的城市,且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也表现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向心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吸引范围不断袭夺、削弱或加强,城市群体内部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位移扩展和跳跃式扩展并存,两个或多个都市之间由于引力加强和影响空间的临近,会出现互为影响区、互为空间环境的局面,城市群体空间向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演化。沿交通走廊的扩展使它们进一步聚合,同时新生的次级交通走廊也成为城市群扩展的方向,波及至城市化发展的低谷区,形成交互式的扩展局势,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可以便利地进这些网络体系,从而促进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模式的形成。如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都具有这种特征。

综上所述,城市群空间结构实际上是点——线——面系统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同规模等级城市“节点是城市群地域结构形成、演化的动力源连接各“节点的线状交通设施(干线铁路、线航道、公路)综合交通走廊所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城市发展轴,是城市群区城市间“流”(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传输线,是城市群地结构的骨架在城市群区域多条城市发展轴的基础上,逐步充填多条发展轴间的发展空间而形成地域结构单——“生长面”。之后,城市发展轴进步延伸发展,形成城市发展轴——生长面——城市发展轴的循环递进的演化过程,每次演化所产生的城市群规模更大、功能更合理、空间结构更复杂,最终形成城市群地域结构。

从动态着眼,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的特征、规模层次和空间演化的趋势,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第一是伸展轴。它以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与外部环境联系的交通通道为轴心(包括干线铁路、高等级公路、内河航运线等),形成产业分布带和经济发展轴,并且沿着这些交通干线向外辐射。因此,交通网络的分布、数量和密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群的扩展方向和速度,影响城市群的形态类型和城市群对外的扩展。第二节点和结节地域。它是城市群形态构成、集聚和扩散经济要素的主体,包括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它们的结构、规模和空间分布受制于城市群的演化阶段,决定城市群类型演化的趋势。第三,轮廓线。它是指从平面和立体方面感知的城市群边缘形态,包括三个层次:城市群外缘区域(城镇集中分布区域和城镇密切联系的地区)、都市圈的外缘线、城市建成区集中连片部分的外缘线。轮廓线的变化标志着城市群向外扩散的进程。


三、城市群演进的动力机制

在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是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源,政府机制是城市群空间演变的推动力,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产生集聚和扩散效应,从而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群的发展演变。

(一)市场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群的空间扩展主要还是依赖市场机制。市场力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发生以及其中的企业行为,并且由此引发了人口的空间集聚,这些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前提和内容。

经济活动在城市群演进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使城乡矛盾渐趋突出并最终打破城乡空间结构系统的平衡,在空间上产生了适应变化的内应力,也引起其他要素(如技术、用地结构等)的变化,增强了空间结构的适应能力,形成城市群空间的外延扩展。经济运行的规模决定城市群扩展的规模,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决定城市群结构,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决定城市群扩展的波动性。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带来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投资的增加,促使城市群空间的加速扩展,并以外延式扩展为主反之则导致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停滞并以内涵式扩展为主。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从劳动地域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理论角度,为了获得最大效益,企业纵向联合、空间分散的生产组织方式,比横向联合、空间集聚的生产组织方式要优越而纵向分离空间分散的生产方式最为优越。得出这种论断的主要原因不仅与企业纵向分离的形式有关,而且与它们分离的原因有关。企业的纵向分离、空间分散除了基于成本和竞争力的考虑外,还与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自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关。为满足社会和专业化生产的需求,企业开始纵向分解生产活动,把部分加工生产向城市外转移,给予同行业别的独立厂家去生产。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国际化与开放性水平进一步提高。新的形势使得传统的决定经济集聚的因素有所削弱,城市发展产生了新的动力,出现了“生产转包"的城市发展形式。在“生产转包”过程中,城市群空间扩展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核心首位城市逐步成为公司总部、研发基地、金融中心和人才的集散地;而城市群体系中的其他城市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成为大量的分厂或占地多、技术含量低的简单的加工组装企业聚集地,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外延扩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纵向分离既是城市群形成的基本原因,也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结果。在“因”和“果”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企业之间高度的分工与协作和较大的市场规模,最大限度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和外部的交易成本,赢得了城市群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了城市群的动态演进和扩展。

(二)政府作用

一般而言,政府作用于城市群的行为主要有引导性行为和强制性行为两种。政府引导性行为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供给基础设施、建立协调机制和培养人才等方式改革和完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要素配置的效率,促进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行为。实行引导性行为的政府主体包括城市群内所有的城市政府,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城市规划以及各种类型的基础设施规划等。政府的强制性行为是指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决定城市的设立及其区范围、参与城市的管理和协调城市群内部的事务等行为。实行强制性行为的政府主体不仅包括城市群内所有的城市政府及其上级政府,而且包括具有官方性质的中介机构,实施的手段基本都是行政强制手段。

(三)市场与政府的合力

尽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要素能够在城市群间合理有序地流动,但如果没有政府行政、经济、法律等支撑体系作保证,没有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将受到较大的制约。只有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同时发挥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城市群规模和体系的合理化,释放城市群的整体功能。

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和政府的合力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就是集聚与扩散的交替主导。这两种显著的机制贯穿于城市群发展的始终,即聚集与扩散这样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空间过程。在聚集与扩散机制双重作用下,城乡空间格局发生着演化和交替。随着相近的城市不断聚集和扩散,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城市群的轮廓。在城市群形成的初期阶段集聚是主要的驱动力,在成长阶段集聚与扩散是主要的驱动力,在形成阶段扩散是主要的驱动力,在成熟阶段扩散是主要的驱动力。正是通过城市群内部不同等级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把城市群内各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合理的城市发展体系、产业发展体系、技术扩散体系、市场组合体系和功能分布体系

1.以集聚为主导的空间联系阶段

集聚是城市空间存在的基本特征与形式,表现为向心聚合的倾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促使城市集聚的因素主要有:交往活动的需要、就业与收入较高的可达性、经济规模效益、城市中心区地位的象征性和吸引力等。长期不断的集聚,将使集聚区突破内部张力平衡,形成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如此循环往复。城市及其群体是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和创新源,集聚功能产生了城市经济的高效益,其根源来自于集聚经济效益和信息经济效益。

在城市群发展的初期阶段,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动力来自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在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随着城市“极化”作用的增强和优势产业得以确立,外部规模经济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额外的边际收益。为了获得这部分收益,那些与城市优势产业关系密切的辅助性、补充性产业开始向城市内聚集。具有异质性的产业及其活动的集聚,使得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足够的个体与之相适应,从而可以减少社会经济活动彼此的损失。由于这种不同产业间相互的关联效应和产业本身的集聚效应,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据此产生了产业的集聚经济。产业的集聚吸引了人口的集中,在需求的指向下,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人口就近选址,聚集在一起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又会产生正的外部性,在人口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形成的第三产业甚至一些与集聚经济无关的产业随之也集聚于城市,城市集聚经济逐步形成。

2.以扩散为主导的空间联系阶段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群发展阶段向前推进,产业和人口的迅速集中,必然造成城市集聚不经济,使产业发展的成本大大提高,产业的边际产出被拥挤成本、通勤成本、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提高所抵消。生产要素成本和报酬发生了变化,那些产品附加值低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会失去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而不得不向城市外围地区扩散。产业扩散的结果是在中心城市的周围形成若个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之间由于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效应而联系紧密,最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群。当然,产业向外扩散除了前面分析的被动扩散外,还有主动扩散。所谓产业主动扩散一般是在官方或半官方机构的组织协调下进行。如果说集聚经济为城市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拉力,集聚不经济则为城市群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推力。从产业角度来分析,城市群是产业集聚和扩散所形成的结果。在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中,基于产业链关系的城市群体系逐步建立。

由于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存在着重叠性,使城市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加上辐射的影响及其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直接或间接导致内耗性的竞争。但城市群功能合发展是必然选择,它将贯穿于经济整合的过程中,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功能的竞合效应是有差异的。但总的情况是,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城市之间功能的竞争将逐渐向合作过渡。

3.以网络化为主导的空间联系阶段

随着城市群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之间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展相对稳定,于是便进入了复杂的相互依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主要是网络化的发展联系,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成为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包括由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物质性线路组成的物质性网络和由市场中各种要素流动形成的非物质性市场网络两种。物质性网络组织对城市群的形成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在一些交通运输业发达的港口城市,凭借其经济、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相应的传统产业,如石油、化工、钢铁工业等,由于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大量的不同规模的相同的产业、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前后相关联产业和服务产业等兴起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若干城市的迅速发展,这些城市之间通过诸如产业关联等方式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而形成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群。另外一种情形是相邻近的城市之间通过主轴线的联系而形成城市群。相互邻近的城市之间,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由铁路、公路管道通讯线路、电力等各种线路形成的网络,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均可以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扩大它的腹地范围,增加它和邻近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各城市之间既可以借助网络中的主要发展轴线进行产业布局,又可以开展分工协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分工体系,从而形成城镇体系结构比较合理的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