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统筹视角下呼和浩特市周边乡村聚落空间发展模式研究时间: 2015-09-25信息来源:荣丽华 冯艳 陈晨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


  良好的城乡关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只有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分析现状呼和浩特市辖区城乡空间关系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对市辖区内乡村聚落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协调城乡发展、强化城乡空间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将现有乡村聚落布局从高度分散转向适度集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乡村聚落;呼和浩特


  1 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是我国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解决城乡矛盾、协调城乡发展的重点。目前关于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和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也经历着巨变,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成都模式、重庆模式、南京模式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范本,对于地域广阔、乡村聚落布局松散的呼和浩特地区是否合适,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检验。本文结合呼和浩特市周边村镇总体规划工程实践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课题,探索城乡统筹视角下,呼和浩特市周边乡村聚落空间的适合发展模式,为呼和浩特市周边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 呼和浩特市辖区村庄发展现状


  2.1 呼和浩特市城乡空间现状


  呼和浩特市现状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为主周边乡村规模等级结构不清晰,由于长期以来以城区建设为中心,中心城区发展速度较快,公共服务设施配备较为齐全。周边乡村地区要素承接单元等级性不强,要素流通较为缓慢致使中心城区的辐射仅仅局限于其边缘地带,其它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地区接受辐射较少,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对立局面,在空间结构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空间布局特征。


  2.2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现状特征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研究范围内村庄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其分布特点,可将其分为交通要道沿线类产业区集聚类和自然聚落类三类,分类依据见表1。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2.2.1 线状分布——交通要道沿线类


  交通要道沿线类的乡村聚落通常分布在重要的陆路交通沿线,多以汽配、物流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等为中心形成群落,这类村庄就近服务于某些重要交通干道,村落空间构成上多具有带状分布的形态特征;功能性空间多成“T型布置,同时也因其乡村所依赖的外部交通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进而衍生出丰富的建筑样式及空间布局,并具有一定规模。


  2.2.2 面域分布——产业区集聚类


  呼和浩特周边地区产业区集聚类村庄主要分为依托旅游景点、工业区和大学城等产业区附近的村庄。旅游景区附近村庄多依赖于景点或其附属设施,在村庄布局上点状分布较为明显;工业园区的发展,吸引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类村庄显现出明显的空心化特质;大学城周边聚集的村落,由于大学城的带动,乡村的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这类村庄服务空间与居住空间分界明显且服务性空间以商业空间为主,职能单一。总体来说,产业区集聚类村庄在空间布局上显现出较强的组团模式。


  2.2.3 点状分布——自然聚落类型


  自然聚落类型村庄,因其不受交通要道和旅游资源的影响和限制,进而形成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地域分布及空间形态,主要呈现零星分布状态这些村庄结合呼和浩特市辖区内的山水资源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村落形态规模和形态各有不同。


  2.3 乡村聚落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规模偏小,布局松散,集聚效益较低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地广人稀的典型特征,乡村居民点具有“规模小布局松散”的特点,较小的村庄规模和散点式布局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并限制了村庄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3.2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低,呈粗放发展态势


  土地利用率低,村庄发展缺乏有效控制和规划引导,村庄建设边界不清晰,私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种房”、“扩地”现象也使得村庄容貌杂乱无章,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高于“国标”,管理工作不健全,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无法实行,审批用地不能严格把关,造成建设用地浪费严重急需对土地使用进一步引导与整合。


  2.3.3 发展滞后,高水平农村社区未能形成


  乡村发展模式仍为传统村落的自由发展模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到位对腹地的服务辐射能力较弱各个区域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强有力的且高水平的新型农村社区。


  2.3.4 发展模式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乏力


  由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有很大的同一性,致使村庄发展模式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低、产业化发育程度不高致使村镇集体经济薄弱,加之乡镇财政收入增长困难,对村容村貌及公益设施的改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等方面将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着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2.3.5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资金短缺等问题,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滞后性,不仅给村镇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协调发展。


  2.3.6 建设落后,村容村貌环境整体偏差


  城乡面貌差距较大,尤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匮乏,农村居民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卫生标准差部分牛羊仍处于散养状态,室外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相当普遍。村庄建设较为混乱,村庄整体风貌缺失。


  2.3.7 人口呈现老龄化、幼年化趋势


  城市人口的增长,相当程度上直接来源于乡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强烈需求更促进了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乡村人口逐渐呈现出老龄化、幼年化迹象,随着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部分闲置房屋破败衰落,并导致乡村聚落居住环境的不断弱化,聚落空间甚至逐步荒废。


  2.4 村庄发展条件评析


  通过基础调研获取各乡村聚落的详细资料,构建研究区域内乡村聚落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规模、耕地面积、经济状况、区位条件、公用设施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业设施、社会保障等角度,评价各村庄综合发展潜力为合理引导村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基础。


  3 通过构建完善的城乡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1 完善城乡体系等级结构


  完整的城乡体系不仅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同时对基础设施的配备起到指引作用。打破城、乡自成一体、各自发展的格局,形成城乡统筹、体系完善、全面覆盖的城乡体系,优化呼和浩特市辖区城乡空间布局,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重点镇为次中心、新型农村社区与中心村为主体的新型城乡空间结构,为城市以及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增长奠定基础。


  规划综合分析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周边农村发展现状,在城乡空间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将《呼和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市区、重点镇、一般镇”的城镇中心体系向乡村地区延伸,在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周边形成“镇(重点镇、一般镇)-村(重点中心村、一般中心村、基层村)”两级五个层次的城乡体系结构。


  3.2 城乡体系空间结构


  借势呼和浩特中心城区这个区域发展核心载体的做大做强,通过“2323”工程的重点打造,“兴中心造脊梁、育节点”,通过中心和脊梁的集聚与发展,带动乡村协调发展,完善乡村聚落空间网络,形成职能分工明确、等级规模有序、空间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良的“两心、两轴、多节点”的城乡空间整体布局。


  3.2.1 兴“中心”(两心)


  充分依托区位交通和第二产业发展优势,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延伸建设,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综合竞争力,完善经济和服务等各项功能发展壮大金河镇、黄合少镇两个中心城镇,从而不断增强呼和浩特市区的区域辐射影响力,积极拓展其影响范围,强化呼和浩特市在整个市域的中心地位。


  3.2.2 造“脊梁”(两轴)


  打造“X”型村镇发展轴,构建村镇发展格局,成为支撑呼和浩特中心城区周边村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脊梁”。通过村镇发展轴的带动,进一步整合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周边产业功能,提升呼和浩特的城市地位,增强经济实力与对外辐射能力。


  3.2.3 育“节点”(多节点)


  提升巴彦镇、榆林镇和保合少镇三个一般镇镇区职能,积极培育23个重点中心村,引导城乡空间聚集发展


  3.3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即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居民个人基本的生活和发展权利所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就是要通过合理配置乡村以及城乡间的公共服务资源,设置乡村基本公共设施的综合配套体系、调整与优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结合农村实际发展需求使农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地区不同的人群之间在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上具有相同的权利和选择的机会[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更好地满足农民生活需求有重要意义。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均等化设置不仅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还促进城市文明、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也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


  鼓励将乡村人口纳入城市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权益,促进人口平稳有序流动并安居乐业。


  4 村庄发展模式探讨


  城乡关系是社会关系以及诸多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呼和浩特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远远不及沿海地区以及苏南地区发达,城市中心的经济发展现状不能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功能;城乡空间结构的不完善也使得城市因素向乡村扩展没有良好的承接纽带,因此其城乡发展模式不能单纯地套用我国城乡发展的固有模式。笔者根据呼和浩特市辖区现状城乡结构以及乡村聚落现状布局特征,提出以下两种乡村聚落发展模式:


  4.1 产业集聚发展模式


  产业集聚是指将现有以及可利用的相关联的发展资源进行集中布局统筹规划发展。根据对呼和浩特市辖区周边地区乡村的实地调研发现,现状产业布局仍呈现零散分布格局,为避免这种开发区遍地开花的局面继续发展,应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重新布局,结合城市发展政策对各类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布局,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在更大空间上的集聚。产业的集聚必将带来城乡体系的重构,具体体现在:①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使得不同规模的村镇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集聚中心,其在城乡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职能也随之提升,完善城乡空间布局结构②要素的集聚推进村镇的发展。从苏南地区近十年乡镇发展历程看,少数乡镇通过生产要素集聚和再集聚,不断获得新的能力,逐步向小城市方向发展[3]。根据苏南地区乡镇发展经验得出:产业的集聚使得具有强大非农产业支撑的乡镇逐步向小城市方向发展,而其它不具有强大非农产业支撑的乡镇将向乡村型社区方向发展[4]。此外,产业的集聚必将带来人口的集中,从而推进居住模式的进一步集中


  4.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模式


  面对高度分散的乡村居民点,采取“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村居民点的适度集中是呼和浩特市辖区内村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模式。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5],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此外,按照“做强中心城区、发展集(聚区)镇、建设社区(中心新村)”的思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合理的城乡体系、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就业结构。


  5 结语


  城乡二元结构的趋势扩大,不仅为城市发展带来阻碍,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增加困难。城乡统筹战略就是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合理规划,从而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结构。笔者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辖区现状城乡空间结构及乡村聚落布局特征的分析,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对呼和浩特市辖区周边乡村聚落发展提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模式,从而推进呼和浩特市辖区范围内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胡畔,谢晖,王兴平,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内涵与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为例[J].城市规划,2010,(7):30-35。


  [3]陈美求,吴次芳,论乡村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J].经济地理,1999,(6)97-100。


  [4]黄明华,宋红英,张家港市农村居民点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1998,15(4)44-50。


  [5]百度百科,/View/5861842.htm。


  [6]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1)32-38。


  [7]曹恒德,王勇,李广斌,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J].规划师,2007,(2):20-23。


  [8]裴丹,李迪华,俞孔坚,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和谐发展的模式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马岗片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6,(3):117-122。


  [9]彭震伟,陆嘉,城镇密集地区农村居住模式的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5,(4):17-21。


  [10]方斌,吴次芳,杨遴杰,农村居民点整理个例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79-80,223。


  [11]裴成荣,彭乐,基于城乡统筹的陕西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新西部,2012,(s1):17-18。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