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总报告 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第七章时间: 2018-11-07信息来源: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肖金成等著 责编:柳敏 宋涛

七、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水电开发与航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要义之一。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要实现这一目标,水电至少要贡献9%,因为水电是中国目前可开发程度最高、技术相对成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在未来的开发过程中,既要促进水电开发和航运健康发展,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无论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简单经济社会,还是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时代,水资源都是支撑社会经济运转的物质基础,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其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保护好水资源,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影响到地表水、 地下水和水质的动态, 从而影响到植被、河湖和耕地质量,即必然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重庆至宜宾河段处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可通过修建鱼道和增殖放流站等设施,或通过水库生态调度运行,解决水资源综合开发和鱼类洄游之间的矛盾。

开发重庆至宜宾河段,调节长江水位变化,会大大改善沿江两岸的水环境,使密布在沿江两岸的重庆、江津、合江、泸州、江安、南溪、李庄、宜宾等大小城市变得更加山清水秀宜居。

重庆至宜宾河段丰枯流量、水位的变化很大,枯水期流量不足2000立方米/秒,水深不足2.7米,在交通如此繁忙的水道上,鱼类的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工程建成后枯水期将形成较大稳定水面,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重庆至宜宾河段采用低坝多级综合开发,将原来的三级变为五级,基本上不改变水流的流态,同时可使河道的洪枯水量相对稳定,再加上鱼道等设施建设能够保证鱼类的洄游,基本不改变鱼类生活的自然环境。

新规划的五级水电站:其中二级坝址在实验区,三级坝址在缓冲区。先初步考虑对保护区范围不做大的调整,仅对建坝区域进行微调,拟将三个在建缓冲区的坝址区域调整为实验区。充分体现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创新了水电开发模式。

水是工农业等一切经济活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投入资源,也是人类消费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消费品,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都离不开水资源。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否则就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也是不断变化、不断递进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一般都是迫切需要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水利建设为经济建设打好基础,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水利建设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技术能力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当经济发展是扩大外延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时,对水的利用方式也是低水平的粗放方式,重建设,轻管理。当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内涵式转变时,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也将进行实质性转变,即由注重开发、利用、治理向注重配置、节约、保护转变。转变过程即是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约束问题的过程,解决的好,可以增强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形成相互的适应促进关系;解决的不好,将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相互的制约关系。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才能使水资源系统保持较好的可持续性,才可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将得不偿失,既会破坏自然水循环系统,降低有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又会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受障碍。

成渝及周边地区资源丰富,通过水电综合开发,市场化运作,企业投资,以水电为龙头形成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四川盆地”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使区域物流具备大进大出的条件。充分利用周边云贵川基础原材料、人力、水资源的优势,依托沿江密布的城市群和低山丘陵等有利的自然环境,带动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创造条件。

重庆至宜宾河段两岸属低山丘陵地区,地势平缓,便于工业布局,并不与粮食争地,有利于四川灾后重建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创造就业机会,使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再离妻别子到沿海打工,从而实现以人为本,为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创造条件。

重庆至宜宾河段航道改善后,就具备了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区域发展模式复制到成渝经济区的条件和比较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奠定基础,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也必将使其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的战略大后方。

重庆至宜宾河段水电开发具有发电、航运、环保、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效益,但也涉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实鱼类保护措施是关键,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

国际上,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于1933年开始开发田纳西流域,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欧洲莱茵河的开发带动了两岸的经济发展,造就了欧洲工业中心鲁尔经济区;法国的罗纳尔河采用低坝多级开发方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国内都江堰创造了成都平原两千两百多年的农业文明。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经验。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创新水电开发模式,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思想,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科学统筹规划开发长江上游重庆至宜宾河段,再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辉煌,使之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二)水电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江上游河段的水电开发对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长江上游经济区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该河段水电的开发与建设不仅在四川省能源发展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不可忽视的社会综合效益。长江上游河段的水电开发对发挥四川省的水能资源优势,加快四川省大中型河流水电开发,推进“川电外送”战略起到积极作用,并最终为国家的“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对水电开发项目的投资,将直接拉动项目实施区域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和就业增长,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将西部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同时,水电站的建设投产有利于长江上游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和四川省优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并将为四川省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因此,有必要对长江上游河段水电站开发与建设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该区域水电站建设及运行对该区域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1.长江上游河段航电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水电资源开发具有投资强度大、投资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优势,水电项目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消费、净出口两大因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极为有限,投资往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因。

水电站建设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设期对经济的拉动。在水电站建设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需要相关部门投资品和消费品的投入和生产,包括建设大坝、厂房所需的水泥、木材、钢材、钢筋等建筑材料,还有施工机械、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等,建设期间还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劳动力又要消耗大量生活消费品等,这意味着对相关部门扩大了需求,而需求又是通过水电站建设期间的投资来实现的。所以,水电站建设期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质是投资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运行期对经济的拉动。水电站机组投入运行后,水电站所在地区的电力行业增加了发电能力,直接增加了电力产值,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电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进而促使该地区国民经济获得稳步增长。所以,水电站建成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实也是电力生产所起的作用。

1)水电站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中,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紧密关系,每一个部门的生产活动、经营活动都要以其他部门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当一个部门的产品增加时,其他相关部门为支持该部门这一增量的实现,必须同时增加一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消耗,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根据我们对四川省近30年来水电投资与总产出的关系研究,四川省水电开发的投资乘数达到2.08,即对水电开发增加投资1亿元,将对四川省经济拉动总产出增加额2.08亿元。据测算,长江上游经济区水电站建设总投资估计1033.32亿元,可望拉动GDP增加2152.72亿元。

2)水电站建成运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水电站投产运营后,通过项目自身发挥效益,能够加快当地国民经济总量增长;通过带动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增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总量增长。根据我们的研究,长江上游河段水电站投产运营后,假设其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77亿kWh,这些发电量可以形成15.94亿元的最终需求,从而有望拉动整体产业部门40.255亿元的总产出。这必然对整个经济系统起到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

    2.长江上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对地方财政税收的贡献

水电站在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都将直接为国家贡献巨额税费,其中有一部分划归地方财政。与此同时,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还能通过带动地方相关产业,为地方间接贡献税费。

水电站建设期间,根据现行财税政策,施工承包方需缴纳的建筑安装营业税及其附加(城市维护建设附加、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是最主要的部分。

水电站建成运营后,发电和供电企业须缴纳增值税及其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附加、教育费附加)。按目前国家税收政策,增值税的75%归中央财政,其余25%全部归水电站所在地政府财政。水电站按年发电377亿kWh计算,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贡献每年共4.61万元。此外,水电站建成运营后,发电企业须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目前国家税收政策,所得税60%归中央财政,其余40%归四川省财政享有。

    3.长江上游河段水电开发对扩大就业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水电站建设项目将通过两种途径拉动就业增长,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投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通过人口集聚拉动消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本项研究所指的就业既包括水电站项目本身所带动的直接就业,也包括由于水电站工程建设拉动的建材、冶金、机电、电力以及交通仓储、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增加的间接就业。

1)直接就业拉动

直接就业是指参与水电站项目建设施工及施工管理的人员。我们采用劳动报酬分析法进行分析预测对直接就业的拉动。使用四川省2008年的统计数据,经计算可得,四川省2007年电力行业劳动力投入系数0.0224。

2)间接就业拉动

由于水电站建设期间对水泥、钢材、木材等建材产出的需求增加,施工过程中对电力、油料、炸药、机电设备等物资需求增加,以及对综合技术服务、运输、仓储、其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需求的增加,可拉动上述各行业产生就业需求。根据四川省水电站建设的历年经验数据,水电站通常可带动间接就业人数为直接就业人数的1.3到1.5倍之间。我们研究认为,水电站投产运营后,每年形成的15.94亿元最终需求会拉动整体产业部门共3.6万人的间接就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将促进市场交换规模的扩大,商品交易量、物流交通量和信息交换量也都将同时扩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大,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

    4.长江上游河段水电开发对当地资源环境的影响及效益

水电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廉价、便于调峰、能够修复生态环境、兼有一次与二次能源双重功能、能够极大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防洪、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的电能资源,水电开发对改善电源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煤炭用量、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水电开发还可有效降低由于洪涝灾害引发大范围社会、环境问题的风险,并经过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提高土地承载力,改善区域居民生存环境。总体来讲,水电站投资建设后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长江上游河段水电开发在战略上的意义极为重要,关系到四川生态省的建设进程,也涉及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进而影响到全国的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

1)长江上游河段水电开发有利于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加快长江上游河段水电资源开发以及水电站建设,以电代柴,解决退耕还林还草后的烧柴问题,减少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对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2)减少煤炭消耗,节约不可再生能矿资源

水电站建成后将新增水电发电量377亿kWh,根据四川省2020年能源发展规划,按四川省当前火力发电平均每千瓦小时实际耗标煤313克,每千克标煤折原煤1.4千克计算,考虑到火电厂用电比水电厂用电高7.5%,即水电厂发电量相当于1.075倍的火电厂发电量,则水电站新增电力每年可节约原煤消耗约2099.32万吨。若按国家2005年发电煤耗为370克标准煤/kWh计算,则水电站新增电力每年可节约原煤消耗约2060.9万吨。即使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计算,即2005年火电供电标准煤耗由370克/kWh下降到355克/kWh,水电站新增电力每年仍可节约原煤消耗约2016.95万吨。

3)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

我国能源行业节能和环保规定,2010年火电厂每kWh烟尘排放量控制在1.2克,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2.7克,氮氧化合物排放控制在2.5克。按照这一排放标准计算,新开发水电站新增电力若为 377亿kWh,相当于每年直接减少大气中的燃煤烟尘排放48633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9424.25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101318.75吨。

(三)航运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长江“黄金水道”是贯穿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脉络,历史上以江兴城、以江兴市、以江兴业,无不与长江息息相关。虽然过去一段时期内,由于运输方式的扩展和运输结构的调整,长江“黄金水道”似乎有些沉寂,但随着近几年“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及长江沿线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七省二市合作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长江上游经济区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1.长江上游航运是四川外向拓展的重要支撑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要求内河运输与海洋运输相对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川地处内陆、四面环山的盆地地形制约了公路、铁路的建设与运输,而长江航运本身所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投资省、占地少的突出优势使作为西部经济强省的四川,东向通道最可行、最便利的就是长江上游航运,通过上游航运连通长江,进入大洋。根据2009年初四川省初步完成的《泸州-宜宾-乐山港151群布局规划》,将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定位为长江上游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计划到2012年港口群货物通过能力达到428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00万TEU;到2020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400万TEU。不断发展的长江上游航运将使长江上游经济区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

    2.长江上游航运能提高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加快了产业转移的步伐,过去更看重东部沿海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的国内外众多企业,现在处于变局,寻求突围,开始往西边看,发现长江上游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欧美市场萎缩,沿海出口受阻,重庆、四川等西部地区有可能更多地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然而,在新的机会下,交通运输的成本依然是制约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瓶颈之一。长江上游航运将使长江上游地区尤其是沿江地区较其他西部地区更具成本优势,从而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3.长江上游航运能够部分缓解内河航运交通压力

长江上游航运以中小港为载体,中小港口作为我国港口群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交通压力,推动港口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长江上游航运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动长江沿江港口的发展,港口因其生产和经营活动会产生大量的人员、物资、信息、资会的流动,直接催生港口产业(海运、仓储、集疏运等),衍生依存产业(造船、贸易、钢铁、石化、电力、加工工业、报税业等)、派生产业(有关港口的金融、通信、保险、维修、旅游、服务等),从而使长江上游地区成为集生产、经营、商贸、旅游、通信、服务等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区域,必然增加社会就业。

    4.长江上游航运能提升长江上游地区经济潜力

长江上游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的地区。长江上游地区已建立起冶金、化工、电力、建材、机械、电子、食品、轻纺、医药等支柱产业,以机械电子为主的国防工业和优势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宏观经济布局中,长江上游地处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经济与中、东部及沿海经济交融的要冲,是我国西部内陆腹地通往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的战略要地,肩负我国西南部国防前哨与后方基地的重任,在我国全方位开放和跨世纪发展战略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我国西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并可率先发展的地区。依靠以长江上游航运为主体骨架的经济通道建设,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上游地区的经济潜力;另一方面对出口受阻的东部地区而言,西部是一个巨大潜在的消费市场,长江上游航运使这一市场更加开放,从而有力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

    5.长江上游航运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上、中、下游分别以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态势,区域经济梯度性、互补性特征明显。为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结合实际不失时机地相继启动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会使东中西部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扩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需求剧增。长江上游航运作为连接东中西部地区的纽带,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巨大的运能及发达的网络在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