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两会热评】刘尚希 :千万不能将乡村振兴误解为把农民固化在农村发展时间: 2021-04-30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蒋梦莹2021-03-10 作者:刘尚希 责编:SJW


         

刘尚希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3月12日

导言: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的经济和政策信息格外重要。

    今年财政政策较去年有几大重要变化,包括:赤字率调低、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增加、财政直达资金扩容、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减少1000亿元等。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的3.6%下调了0.4个百分点。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相较于去年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在复苏,因此财政政策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但同时,今年仍有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公共风险水平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因而宏观政策还是要往保市场主体方面发力——今年的重点落在了近亿的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这样做的同时也是在保民生,通过这个途径稳住经济基本盘。

刘尚希介绍说,财政政策都是依据公共风险的强度和公共风险的结构变化来进行调整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以风险对冲风险,即以财政风险对冲公共风险,当公共风险增大时,通过适度增大公共财政风险去对冲,当公共风险水平下来时,对冲的力度减弱,财政风险就要有所收敛。

基于上述分析,刘尚希表示,今年尽管经济复苏,财政收入也在恢复性增长,但地方财政的财力仍然非常紧张,基层政府“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任务非常艰巨,地方的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犹存,所以今年地方专项债的规模与去年相差不多,只减少了1000亿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今年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3月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刘尚希在今年的提案中表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扩大内需,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项战略任务。这与高速增长阶段的需求调控是不同的,超越了人们习以为常的需求管理。从深层次看,“完整内需体系”是嵌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新命题。

刘尚希向澎湃新闻指出,抓住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就是抓住了牛鼻子,这与创新驱动的发展逻辑是内在一致的——创新需仰赖人的发展。扩大内需战略不同于需求管理。扩大内需战略难以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去临时性的扩大需求,而是要从整个经济体系让内需和供给、经济和社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经济效率得以提高,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人的发展。若人的发展与物质上的进步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贫富差距将逐渐缩小,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若是像西方国家一样,以资本为逻辑为主导,就会落入社会越发达,贫富差距越大的境地,滋生出诸如民粹主义、阶层固化和社会撕裂等社会问题。

刘尚希建议,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需从供需两侧发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重塑城乡空间形态等。刘尚希强调称,可从市民化着手,将加快城乡分治体制改革作为实现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切入点。

“千万不能将乡村振兴误解为要把农民固化在农村去发展。如果城市化水平不能提高,市民比率不能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刘尚希称。


作者简介:刘尚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来源:澎湃新闻 蒋梦莹2021-03-10)

责任编缉:祁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