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资源环境压力下的城镇空间组织模式探索时间: 2015-11-07信息来源:陈小卉 汤春峰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当前中国尤其是经济要素不断集中的发达地区,一方面肩负着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本文以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了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环境压力空间错位下,以均衡发展和主体功能发展为发展思路的“紧凑城市、开敞区域”城镇空间模式。


  【关键词】资源环境压力;城镇空间组织模式;江苏


  当前中国城镇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一方面国家战略层面有着严格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未来中国城镇的发展将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土地资源高约束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我国污染总量仍在增长,节能减排的全球责任也在加大,城镇发展依托的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期,我国尤其是发达地区城镇发展面临的转型压力越来越大,呼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镇空间模式迫切需要研究。《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对江苏省城镇空间组织如何应对资源环境压力进行了模式探索。


  1 当前影响我国发达地区城镇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


  城镇空间组织是城市之间的集聚与扩散过程,传统主要考虑城镇空间内聚力、辐射力、联系度和网络功能等影响因素。但在中国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来看,经济、人口越来越集中,城镇联系越来越紧密,相应的土地资源、环境承载成为城镇空间组织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江苏省未来20年城镇空间格局主要关注以下约束条件。


  1.1 土地资源的约束


  土地是江苏城镇发展的首要约束因素。江苏省建设用地近年增长较快,由2004年的18073km2,增加到2008年的19341km2,年均增加317km2,年均增长率为1.7%。目前全省耕地保有量占现状耕地总量的99.7%,依靠耕地提供建设用地增长的潜力极其有限,未来20年建设用地需求将远远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模。在国家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下,必须寻找高效的城镇空间组织方式。


  1.2 生态保护的压力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从江苏全省来看,近年来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环境保护压力仍然很大。全省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总体很低,太湖流域达标率仅6.3%,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比例逐步增加。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区域功能区迫切需要保护。


  1.3 发展阶段的差异


  江苏全省各区域发展差异大,苏南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城市化转型发展期,其余地区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近10年经济数据分析,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由2000年的1:0.42:0.28缩小为1:0.6:0.37,差距仍然较大。苏南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用地效率高,但刚性的生态空间保护迫在眉睫;苏北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压力大,低成本经济发展模式也将带来土地粗放型使用、环境污染危机等问题,如何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目前省级政府政策关注重点。


  2 资源环境压力下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资源环境的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要素集聚显示一定的相关性。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密度大、人口集中,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相对资源环境压力小。江苏省总体呈现沿江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大,同时用地效率高、经济发达,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生产要素进一步向该区域流动的态势。


  2.1 压力的空间特征


  2.1.1 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大


  从江苏省土地资源分析,主要建设用地压力集中在苏南地区。从水环境来看,水质普遍较差,植被覆盖度明显较低。与此同时,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成为全省经济、人口的主要集聚空间。尤其苏锡常都市圈成为全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为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其人口密度为1214人/km2,人均GDP为84278元,城市化水平69.3%。


  2.1.2 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小


  苏北水乡湿地地区湖泊众多、河网密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经济水平相对滞后。该地区人口密度464人/km2,城市化水平47.9%,人均GDP约为28472元。苏南丘陵山地地区是江苏陆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属太湖水系的上游地区。该地区人口密度539人/km2,城市化水平53.5%,人均GDP60435元,在苏南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2.2 动力的空间特征


  从生产要素集聚与资源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来看,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地区生产要素继续流入;压力小的地区生产要素显现流出态势。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对金融、人口、交通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沿江地区生产要素流动总量大和内部联系频繁,城市带发展特征初步显现。沿海、沿东陇海地区要素流动强度相对较弱。


  2.2.1 要素主要集聚在城市群地区


  从人口要素、经济要素增长的态势来看,都市圈集聚态势最为显著。2000-2010年,苏锡常都市圈总人口占全省比重由21.4%增加到27.2%,城市化水平由56.7%增加至69.3%;南京都市圈总人口占全省比重由20.04%提高到21.05%,城市化水平由55.1%提升至67.5%。苏锡常都市圈作为全省经济重心的地位均得到进一步增强,近10年GDP总量占全省的比例由38.9%增加到43.61%。


  2.2.2 要素进一步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1)金融流分析


  由2008年江苏所辖城市的所有银行跨行转账数据和人民银行行内转账数据来看,南京作为省内大额金融流中心地位凸显;苏锡常地区是联系密切的网络拓扑结构;苏北城市大额金融活动很少,同时相互之间内生性经济往来很少。


  (2)人口流分析


  江苏人口集聚空间极化效应明显。2000-2008年苏南地区人口吸引能力稳步上升,江苏省人口吸引中心分布已经从“苏南为主、苏中苏北为辅”的多中心均衡格局转向苏南极化的单一格局,苏南同时呈现跨江辐射态势(图1)。


  (3)交通流分析


  铁路和公路客运流来看,苏南和邻近的苏中城市客运紧密联系的网络,东陇海沿线联系较为薄弱(图2~图3)。从货运来看,苏锡常内部货运流频繁,三市之间货物运输量都较大,运量均超过3500万吨/年。


  2.3 压力和动力错位下的城镇空间发展特征


  从以上资源环境压力和要素集聚态势来看,生产要素越集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弱;而在资源环境优势地区,生产要素集聚度弱,在此错位下,城镇空间也显示不同的组织特征。压力大的地区,城镇密度大、联系多,城镇空间呈现城市群内涵发展的一体化、外延扩张的网络化;压力小的地区,城镇联系少、人口少,呈现集聚增长的点状发展态势。


  2.3.1 内涵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从城市空间形态来看,都市圈总体迈向高级阶段。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核心的都市圈一体化态势明显,苏锡常都市圈发展也呈现城镇高度密集、空间连片发展的态势,呈现城市区域化发展。这类地区城市间联系紧密,城市功能呈现国际化、专业化特征,产业呈现高端化特征。


  2.3.2 外延扩张的网络化


  江苏以沪宁、宁通、沿江等交通走廊以及多条过江通道为支撑,近年以沿江开发为契机,沿线城镇发展集聚态势明显,随着跨江通道的建设,城市的跨江区域合作涌现,沿江城市带网络化特征初显。


  2.3.3 集聚增长的据点体系


  苏北腹地和西南丘陵城镇呈现据点增长。苏北腹地地区城镇之间内生性经济、交通联系弱,空间上有水域分割;西南丘陵地区城镇之间经济内生联系少,空间上被丘陵山体分割。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3 资源环境压力下城镇空间组织思路


  资源环境紧缺条件下,城镇的空间组织在强调生态保护优先、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前途下,基本思路是非均衡发展和主体功能发展思路,基本路径应该是建立市场和政府的伙伴关系,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协同推进区域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在中国尤其是发达地区来看,经济集中不是无限的、任意的,应该对一些生态和农产品主产区要限制大规模开发,这些区域城镇空间组织形态应该是点状发展,政府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在以上基本理念指导下,重新审视了江苏的城镇空间组织。


  3.1 非均衡发展思路


  江苏省城镇体系的城镇空间组织规划强调非均衡发展,客观承认在现阶段甚至在将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江苏省域内部地区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促进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均等才是追求地区公平的目标。省域空间经济的不均衡促进了人口的区域流动,规划重点任务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外来人口的本地化,实现人口集聚居住地与经济集中度之间的一致性;空间组织形式相应也应引导形成经济高效、人口密集的城市群和相对人口密度低、环境优良的开敞空间两类;土地资源的分配应该是地随人走,开敞空间承担更多的基本农田任务,发达地区承担更多的经济发展责任。


  3.2 主体功能发展思路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城镇空间组织分为城市群和点状发展地区,城市群是以提供非农产业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点状发展地区一般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或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主要承担保障农产品安全、为区域汇碳以及为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场所的功能,城镇密度较低,空间格局上应依托现有城镇点状发展,避免蔓延成带连片,其发展需要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带动。


  4 资源环境压力下城镇空间组织方案


  4.1 基于资源环境压力城镇空间组织类型


  参考相关研究,结合江苏实际,资源环境压力下高效的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应该是“紧凑型城市(群)、开敞型区域”,主体形态是城市群和城镇点状发展地区。


  城市群有城市带、城镇轴、都市圈等不同类型,空间特征是“紧凑型”;点状发展地区指城镇密度较低,城镇据点开发地区,空间特征是“开敞型”,需要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


  4.2 基于上述分类的差别化空间组织规划


  新版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区域统筹、集聚集约、因地制宜、低碳生态”的原则,以沿江、沿海和沿东陇海地区为城市化主体空间,苏北水乡湿地和苏南丘陵山区为区域开敞空间,引导全省形成“紧凑城市、开敞区域”的空间格局。


  4.2.1 城市群空间


  全省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紧凑型”城镇空间结构。


  “一带”指沿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以特大、大城市为主体、以产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的都市连绵地区,是引领江苏全省发展的率先现代化区域。


  “两轴”指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建设成为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以推动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实现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化地区,是江苏省未来主要的城市化增量空间。沿海城镇轴要加快建设临海港城、港镇、临港产业园,建设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地区。沿东陇海城镇轴要强化与连云港港的联动发展,促进城镇沿轴集聚,大力发展沿线产业,建设成为全省新兴工业化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


  “三圈”指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是城市带(轴)内主要的城镇集聚空间。南京都市圈要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鲜明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枢纽和基地。徐州都市圈要加强核心城市功能,建设成为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连接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主要纽带。苏锡常都市圈要重点加强都市圈要素整合、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建设成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的先导区、全国创新型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一极”指淮安,苏北水乡湿地点状发展地区中心城市,引导和带动该地区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增长极。淮安要加强中心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4.2.2 点状发展地区


  规划建设苏北水乡湿地和苏南丘陵山地两片城镇据点发展的开敞型区域。


  按照“城镇优先、效率优先、生态优先、一三(产业)优先”的总体思路,将苏北水乡湿地和苏南丘陵山地地区建设成为区域环境优美、空间特色鲜明、城镇点状发展、人民生活安康富裕的城镇化地区。苏北水乡湿地点状发展地区应通过鼓励农村人口异地城市化、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化,加强农业和生态补偿政策支持等途径,优先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度假产业以及利用当地资源的其他特色产业,努力提升该地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建设成为具有湿地水乡特色的转型发展模式创新区;苏南丘陵山地点状发展地区应充分挖掘区域特有的山水特产和多脉文化,积极发展休闲度假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后花园,具有丘陵山地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创新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50)[Z].2012。


  2 顾朝林,巨型城市区域研究的沿革和新进展[J].城市问题,2009,(8):2-9。


  3 邹军,王学锋,都市圈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张京祥,陈浩,中国的“压缩”城市化环境和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2010,(10):10-20。


  3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胡光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