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开放”中构建产业支撑体系的策略研究时间: 2015-08-02信息来源:冯超  作者:wyg_admin 责编:


  摘要:“新一轮开放”以提高外资利用效率、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为重点,为中部地区解决产业结构低端化;服务业比重偏低,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有所衰减等问题提供了机遇。中部地区应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开放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及多元化渠道开放;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关键词:新一轮开放:产业支撑体系:中部地区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国加快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体制,营造提高外资利用效率、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1]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而“新一轮开放”又为中部地区构建产业支撑体系提供了新机遇,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发展成为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支点。

  一、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开放”中构建产业支撑体系的机遇

  (一)“新一轮开放”有利于引导国内外资源向中部地区汇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航空、高铁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上中部地区拥有许多全国或区域性交通枢纽,进一步降低了中部地区的物流成本,使之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显著上升;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部地区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毗邻东部沿海的地理区位也使中部地区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最佳区位;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在“新一轮开放”中,中部地区要发挥产业基础、交通设施、区位优势、人力资本等方面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引导国内外各类资源向中部地区汇聚,抓住机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二)“新一轮开放”有利于形成互动发展的区域分工

  “新一轮开放”强调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意味着应利用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吸引世界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服务业将成为我国以开放促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点领域。

  在内需日渐重要的背景下,中部地区的腹地区位将转变成为优势:一是密集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具有规模效应的制造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易于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获取东部地区在金融、科技、营销等方面的支持。东部地区在“新一轮开放”中重点发展的高端服务业,其服务对象不仅是国际市场,更是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这种新的态势有利于形成按产业链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的新型格局,[2]是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开放”中构建产业支撑体系的重大机遇。

  二、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一)产业重型化、低端化问题突出

  由于地理区位、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形成了偏重于资源型、初加工型、生产资料型的产业结构,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投入消耗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综合竞争力不强。选取中部地区六省份数据,运用区位商[①]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从表1可看出,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之前的2005年,中部六省份区位商最大的五个产业基本局限在原材料产品,如,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开采、冶炼和压延加工产业、烟草制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这些产业属于典型的自然资源依赖性产业,表现出较低的技术含量和就业容纳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差,容易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发展空间有限,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相对不足、产业支撑无力、经济发展迟缓、大量人口外迁等“中部塌陷”现象的出现。2006年以后,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内陆转移。从表1可看出,2012年中部六省份资源开采加工类产业区位商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对这些产业的依赖程度在减小。同时,江西、河南和湖北三省的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区位商、安徽和江西两省的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等产业区位商及河南和湖南两省的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区位商上升的产业基本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说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有效改善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但从整体看,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依然没有摆脱重型化、低端化特征,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仍有限。

  (二)服务业比重偏低,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经济中,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进器,而服务业是就业的主要容纳器。如,美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78.6%,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员的81.2%。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仅为46.1%,远低于世界70.2%的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服务业将成为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后提高就业吸纳能力的重要战略。近年来,中部地区为承接产业转移,建立大量产业集聚区,但产业集聚区基本以发展制造业为主,大部分还处于企业集聚的初级阶段,相互间为招商引资激烈竞争,缺乏专业化分工及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产业集聚区配套的金融、研发、环保、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少,生活、娱乐、商业等居住功能缺失,尚未形成主导产业集聚、链式延伸、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缺乏服务业健康发展的环境。从中部地区六省份的情况看,2013年服务业比重分别为:山西40.9%、安徽33%、江西35.1%、河南32%、湖南27.6%、湖北38.1%,[②]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其中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三)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有所衰减

  近些年,由于要素成本和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聚集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转移趋势,而鼓励产业向内陆地区迁移,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中部地区也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也必须看到,产业转移的动力正在逐步衰减,主要原因有:

  一是要素成本差异不断缩小。中部地区的优势在于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但中部地区除山西省外都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设立的基本农田制度使工业用地受到严格限制。同时,劳动力的流动性很高,不可能接受过低的工资待遇。

  二是中部地区运输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承接产业推进。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便利的海运条件,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而中部地区属于内陆省份,显然运输成本较沿海地区高出很多,而且一些地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缺乏政策和功能完备的保税区和物流园区,贸易便利化程度低,限制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

  三是受国内外部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冲击。近年来,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拥有更多优惠政策、管理宽松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已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目的地,[3]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有向国外转移的趋势,这也对中部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提出了挑战。

  三、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开放”中构建产业支撑体系的策略

  “新一轮开放”将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体制,形成市场经济规范的运作体系。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决定了中部地区不能走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的老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制度、理念上的开放,进而找准合理的发展路径,构建科学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形成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构建中部地区产业支撑体系,应将提高产业技术含量、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国企改革、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多策并举,尤其是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4]

  第一,“新一轮开放”提出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中部地区构建产业支撑体系的关键,其重要性远超过优惠政策,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增强其服务意识尤为重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国际化经营,保证外资、民营、国有企业都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③]

  第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按“非禁即入”、“非禁即准”原则,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建设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推进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包括:一是建设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配套制度,全面推行司法公开,完善商事纠纷仲裁调解机制。二是建设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精简优化行政审批,废止和修改不利于市场竞争、阻碍要素流通的规范性文件,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三是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安全感,强化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营造稳定的用工环境。

  (二)建立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及多元化开放渠道

  中部地区的开放,要顺应国家“新一轮开放”的重大战略导向,应从内陆开放的特点及自身优势入手制定发展战略。目前,世界正处于新技术变革、新产业兴起的时代,产业转移也日趋高端化,中部地区应更好地利用这一机遇,在区域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基础上考虑国际化、信息化等新元素,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拓展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新领域,尤其应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充分利用国家“新一轮开放”的重要平台。抓住“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及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新一轮开放中的机遇,发挥中部地区在重工业制造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支持企业参与承揽道路、建材、水利、铁路、石油、电力等领域的国际工程承包,促进成套工程装备的出口。

  第二,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视野。除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外,更应放眼全球,加大境外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地参与对技术水平先进国家的招商引资活动,提高既有工程机械、运输设备等传统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在国内市场逐步替代进口产品。

  第三,积极利用内陆开放的特殊通道。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武汉、合肥、长沙机场(不在一个层面)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国际航空物流通道,发展重量轻、附加值高的技能密集型临空产业集群,如珠宝加工、手工饰品、机电产品、花卉种植等,进而不断扩大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更有易于形成多种形式的区域分工模式,构建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要素互换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5]

  首先,加强与科研机构的产业合作。很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不具备成果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中部地区应密切关注这些研发成果,积极与之建立“研发——制造”的合作关系。

  其次,建立特色产业创新中心。中部地区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但部分中心城市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上却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可围绕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进行核心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和制造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并向周边扩散,构建“中心——外围”的合作关系。

  最后,注重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随着信息化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之间的分工日渐细化,应通过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拓展合作领域,形成“上游——下游”的合作关系。

  (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劳动者素质、技能等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明显,也是外商直接投资、厂商选址的重要参考依据。[6]中部地区虽拥有充足的农民工劳动力且成本相对低廉,但从受教育年限和技术掌握程度而言,对外商和各类投资者却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中部地区提升当地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是当务之急。

  首先,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政策,切实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完善城市住房、教育、医疗等设施,建立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其次,完善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通过建设包括高水平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之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形成产业和人才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

  最后,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减少接受培训者的经济负担,或适当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进而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