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如何实现五年大发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0 9 8 作者:童彤 责编:admin 万山


 专家认为,打破行政限制、注重人才培养、创新管理体制、避免中部承接东部沿海落后产能是未来中部地区实现“三基地、一枢纽”的关键。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质量和效益有较大提高,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提高到48%。

这一要求作为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目标,被明确记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

所谓“三个基地”,指的是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一个枢纽”,即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部崛起要实现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

现代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是核心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这样的目标顺应了中部地区发展的规律,同时,目标制定也考虑了中部地区现有的客观现实。

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对中部地区发展条件有着较全面认识的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中部地区的客观发展条件是该目标制定的基础,实现没有脱离客观基础的规划是必然的。

“首先是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中部地区是国家主要粮食生产地,依托这样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而言意义深远。”麻智辉说,能源原材料同样是中部地区的优势所在,包括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储备对于发展相关产业以及做深、延长产业链都是有利的。

针对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麻智辉认为,现代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未来中部地区发展的核心,高端产业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枢纽建设连通全国

中部崛起规划中明确了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建设的要求: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优化各种交通方式的资源配置,统筹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在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作用,强化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麻智辉认为,中部地处全国中心地区,有着成为全国交通枢纽的天然优势,联通全国的便捷交通对于实现“三个基地”建设也有着促进作用。“交通环境作为区域基础设施将会对包括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自身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麻智辉说,目标中明确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也要依托交通设施的完善。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征学对本报记者说,中部地区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依托资源条件,制定这样的发展目标客观来看是可以达到预期的。

“但是打破行政限制、注重人才培养、创新管理体制、避免中部承接东部沿海落后产能是未来中部地区实现‘三基地、一枢纽’的关键。”黄征学说。

中部需共同突破制约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资源要素整合有限、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城市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等。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可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因素已经受到了国家的关注。中部六省分别培育了各自的城市群,目的就是借助其率先发展以带动全省发展,进而形成中部地区的合力。

“强调城市群以及相互间的带动作用,首先就该强调连接城市群间的交通环境的完善,这与中部交通枢纽建设目标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王可侠说,资源要素整合、产业集聚以及创新能力可以看作是中部实现“三个基地”建设目标所必备的条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其既是重点城市群,也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结合对皖江城市带的实地考察研究,王可侠认为,中部地区各省的城市群发展有共同的问题。首先,寻求突破行政体制对于中部全局发展的制约,对于区域内资源整合、人才流动以及各市场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都是有利的;再有,中部地区的土地供需矛盾在发展交通枢纽建设时将更加凸显,包括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膨胀,都将使得问题更加凸显;“还有就是规划目标的实施细则的制定必须认真考察实地,并对地区制约因素彻底摸清后方能实施。”王可侠说,2015年实现规划中的发展目标,仅有五年时间,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