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福建要打造海洋经济强省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徐蔚冰 作者:admin 责编:

     2012年,国务院批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继山东、浙江、广东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四个试点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同时,以《规划》为依据制定的《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也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

    这意味着,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福建省又将如何“乘风破浪”,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海洋经济强省?

    依海而兴海洋经济发展风起云涌

    近年来,福建沿海各地依托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把握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新机遇,大力发展临海工业、港口经济、滨海旅游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海洋产业,依海而立,捷报频传。

    福州加快建设罗源湾船舶产业集群,努力打造现代船舶产业链;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已建成投产30万千瓦;福州保税港区、江阴港口物流中心、江阴铁路物流货场等物流载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2011年,厦门海洋经济增加值为284.37亿元,占全市GDP的11.2%。海洋生物制药、保健制品业初具规模;相继启动了海沧游艇制造基地等项目,游艇经济发展热潮正在形成;海水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吨水淡化能耗已降到3.5度电,远低于目前我国平均5度电的水平。

    2011年,漳州海洋经济总产值达823.2亿元,其古雷PX、PTA建成即将投产、福欣特殊钢铁将在年底竣工、以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为聚集区的海洋生物医药业快速增长。

    泉州被列为国家九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石化产业产值已超千亿元;2011年,泉州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9300万吨和150万标箱,内贸集装箱运输已进入全国五强港口行列;2011年,其海洋渔业产值93.3亿元。

    莆田将在三湾 (即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两岛(即湄洲岛、南日岛)重点推进五个重点区、十二个重点基地规划建设。

    宁德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海洋主导产业,突出发展“三都澳、白马港、福宁湾、沙埕港”四个海洋经济聚集区,着力构建“新兴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基地、滨海旅游胜地及现代渔业基地”五大海洋产业基地。

    平潭大力发展滨海旅游,计划投资65亿元建设海坛古城和投资75亿元建设民生养生基地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海上风力资源,规划开发建设4个海上风电场。其中,大练风电场拟投资40亿元,建成后年发电量达7亿度,产值超7亿元。

    把握机遇 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新的跨越

    在福建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福建省海洋经济运行中心主任陈思增认为,海洋是福建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

    “福建海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不好好发展就实在可惜了。”他认为,建设海洋强省首先要处理好五方面关系:海洋经济与“三群”联动的关系、海洋经济与“三次产业”的关系、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的关系、海洋开发与开放的关系、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针对这五个关系,2012年福建曾先后出台了政策措施明确“五区一基地”的战略定位,“一带、双核、六湾、多岛”的空间布局亦进一步明确,发展港口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等均有序推进。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是推动海洋经济的重要方式。”陈思增说,海洋特色产业链建设,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游艇邮轮、海洋工程装备、现代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对其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应扶持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涉海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此外,一定要建议创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机制。”陈思增认为,应探索研究差别化的海域使用供给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重点保障国家战略用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海和民生用海。当前,要加快推进海域评估工作,支持市县建立海域收储中心和市场中介组织,开展围填海项目收储试点。

    “渔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关系渔业产业发展壮大。”陈思增说,在这方面要发展健康生态渔业、壮大远洋渔业、发展休闲渔业,引导水产龙头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品牌创建;支持企业规模扩张和上市融资,加大现代渔业加工项目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