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时间: 2017-08-06信息来源:史育龙 作者:qgy_admin 责编:

2017年7月30日下午,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荣誉成员陆大道,正式成员陈耀、曹文炼、范恒山、辜胜阻、胡鞍钢、胡存智、李罗力、马晓河、仇保兴、史育龙、魏建国、杨开忠、张军扩、郑新立等人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以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地区所所长史育龙的发言全文。


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从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两方面谈几点想法。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有三点认识:
 
    第一,近年来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南北分化”特征,已经由增长速度的分化转为发展路径的分化。在东部沿海地区,南北分化体现了各地对于转型升级的认知和行动差异。广东比较早地提出了“腾笼换鸟”战略,为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空间。除了“腾笼换鸟”,浙江还提出了“凤凰涅槃”战略,已经开始考虑加上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的“四换三名”战略。这些觉悟早、行动快、主动作为的省份,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大环境下,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势头,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不断提高。
 
    同样地处沿海的一些北方省份,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认识有差距,对传统产业的大项目寄予过高的期待。在中西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通达性,而且在此基础上用足用好中央政策,千方百计承接吸引产业转移,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内蒙古、宁夏和西藏是全国仅有的三个不通高铁的省份。贵州经过多年努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让西部地区其他条件比贵州好的省份很受触动。总体而言,中西部地区北方省份近年来的基础设施改善进展有限,大部分还在谋划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新的发展动能还处于相当初级的水平。
 
    第二,跨行政边界的区域经济合作逐步进入了实践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起,区域经济合作就是一个热门话题。但主要是在学术界,学者认为重要,地方政府认为没那么重要,或者地方政府口头上认为重要,但实际行动跟不上。直到这两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很多地方政府开始感受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已经产生了强劲的示范带动效应。江苏开始谋划包括苏南、苏中8城市的扬子江城市群。浙江正在大规模推进与上海的对接,提出了“接轨大上海、打造示范区”的新战略。这些都表明,至少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已经进入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现阶段,一些特殊的功能平台包括开发区、园区、新区和各类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等,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制订区域经济政策要重视这类平台的作用。对于国家级新区,学者和媒体都有大量不同看法,一些地方的新区规划建设也确实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城镇化大背景下看,设立新区的方向是应当肯定的。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新区规划建设出现过偏差,就否定新区这件事。
 
对于区域政策,谈四点认识:
 
    第一,下一步的区域政策的设计还是要突出主体功能区的框架。现在看来,空间规划体系正在迅速成型,城市群规划也不断出台,愈发显得基础支撑作用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性。研究区域政策,首先要弄清楚在主体功能区框架下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这是研究区域政策的出发点和基础。
 
    第二,要把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转化为区域政策设计的战略指引,要沿着三大战略、四大板块设定的目标来寻找各个区域的战略目标,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四大功能形成从起点到目标的对应,据此设计区域政策。
 
    第三,要把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区域政策的重要位置。为担负不同主体功能的地区清晰明确的发展导向,同时辅之以必要的配套政策,以保证这些区域能够顺利实现预定的目标。如对资源环境超载地区的限制性政策和惩戒措施、未超载地区及超载情况缓解地区的激励性政策等。最近,中央严肃处理了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对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烈的警醒和教育作用。在地方政府真抓实干的同时,各类补偿政策也应及时足额到位,否则,困难地区的主体功能目标是难以保障的。
 
   最后,对于区域政策设计,我认为关键是聚焦两端。一是聚焦发展状况良好、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担负支撑大盘主要功能的经济核心区,也就是我们的精华地区。对这类地区,要以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营造更大的创新空间为核心来设计区域政策。二是聚焦另一端的困难地区,包括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和资源枯竭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多种类型,特别是象11个集中连片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应当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对象。三区三州人口占不到全国的2%,而贫困人口占全国总量的8%,贫困发生率是全国的3.7倍。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供给,必然会影响全面小康的进程。“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主要是在宏观上面向所有区域的协调发展政策取向,而后面两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困难地区的诉求,而经济核心地区的区域政策,则要更多考虑资源环境可承载。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