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

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与管理创新时间: 2015-08-24信息来源:黄群慧 作者:wyg_admin 责编:

 摘要: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高端挤压与新兴国家的低端挤压。要解决制造业的“双端挤压”问题,应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具体以提高产品复杂性能力作为产品战略转型方向,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作为产业战略转型方向。同时,促进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尝试在东北建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试验区。

  关键词: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管理创新

  一、引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制造大国,我国工业增加值在2014年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的“新常态”的过渡,关于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怎样的前景问题,出现了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在2015年年初,一些媒体炒作出一些极端观点,认为中国制造业将面临崩溃局面,原因是一些跨国公司关闭了一些在华工厂的同时,还有一些民营企业也面临倒闭问题。[①]当然,也有一些文献认为中国会继续保持制造业的霸主地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难以撼动。[②]到底中国的制造业在这个新阶段、新常态下,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到底面临着什么问题?如何积极应对?本文试图结合东北地区制造业来论述中国制造业的出路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攀升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发达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的“双端挤压”问题,本质上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如何通过战略转型和管理创新来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问题。东北制造业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东北地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制造业问题,能够反映一些中国制造业的典型化事实。也就是说,在“新东北现象”背景下讨论东北制造业的出路问题,也就是在讨论中国制造业的出路问题。

  二、东北地区制造业的重要地位与面临的下行压力

  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的产业基地,其中的装备制造业也是东北地区整个经济的重要支柱。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东北三省工业的比重都超过20%,是工业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一般说,东北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一些问题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成就。东北制造业在基础创新方面成绩显著。在沈阳、大连、齐齐哈尔形成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基地,同时很多科研基地在高端制造领域实力较雄厚。东北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果显著。100万千瓦核电、超超临界火电、空冷发电机组、70万千瓦大型水轮机组、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5兆瓦大型风电机组、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大型盾构机、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等实现自主化研发生产,沈阳、大连、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形成。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科研实力雄厚,拥有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真空仪器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北方)等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断面掘进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航空钛合金构件制造及装备、空间光电技术等1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此外,东北地区拥有一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一重、长客、沈鼓、沈飞、沈阳机床、北方重工、大连船舶重工、瓦轴等一批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在看到东北制造业的地位和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反思当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2014年,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辽宁省5.8%,黑龙江省5.6%,吉林省6.5%,全部低于全国7.4%的平均增速。2015年第一季度,辽宁省经济增速为1.9%,黑龙江省4.8%,吉林省5.8%,仍全部低于全国7%的平均水平。从工业看,分地区看,2015年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其中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7%,中部地区增长6.5%,西部地区增长7.8%,而东北地区下降4.6%。这意味着无论是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还是作为东北地区经济支柱的制造业,都面临下行的巨大压力。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双端挤压”

  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后发国家的制造业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逐步推进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向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开放经济转变。近些年,我国制造业呈现出在全球价值链中从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趋势。从工业出口结构看,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值分别比2012年同期增长7.3%和9.8%,远远超过全部工业品出口值5%的增长率。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尤为乐观,2013年累计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达64.1%;从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看,1999年这一比重达到56.9%,进入21世纪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逐步下降,2013年已降至38.9%。而且我国国内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内部分工体系逐步形成,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国与新兴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这为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过程中面临着发达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经济体低端挤出的“双端挤压”风险。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反思了“制造业空心化”产生的问题,纷纷推进了“再工业化”战略,以及以制造业信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为核心的各类制造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见表1),试图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牢牢占据制造业高端,对我国制造业形成高压态势。同时,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加速构建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秩序新格局,通过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美国正在组织创建超越WTO规范的全面性经贸自由化网络,这将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融入新的贸易、投资秩序的重大障碍,对我国产品向TPP成员国出口造成威胁,对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体系中的比较成本优势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发展中经济体如东盟、印度等将以更加低廉的成本优势实现对中国制造的替代。例如,泰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我国大致相当,但人均工资水平却显著低于我国;而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均低于我国。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制造业区位吸引力会快速提升,对我国引资的替代效应将逐渐增强。因此,未来我国制造业在攀升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必须突破高端被发达经济体封杀、低端被新兴国家阻击的“夹击”格局。进入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增大的背景下,有媒体报道称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崩溃,一方面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关闭在中国大陆的工厂,另一方面一些长期做代工的国内生产企业也不断倒闭。虽然媒体称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崩溃有很大的炒作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双端挤压”困局。

  四、“双端挤压”的国情背景:中国已成为工业大国

  在传统认识上,我国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和走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但直到2000年以后,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如果还说我国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已经不合现实、不合适宜。但问题在于,作为一个工业经济大国,我国制造业只是规模很大。现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第一,但制造业实力并不强,所以接下来面临的任务是如何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这是基于国情提出的战略,是一个国家战略。2012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和走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工业发展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工业健康发展,而且会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要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我国作为工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有能力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比如,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大国,国内需求潜力巨大,提供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机遇;为我国带来了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及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的新机遇;同时,我国有能力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兴起而带来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但是,我国作为工业大国但非工业强国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我国必然面临相应的挑战,包括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体制性矛盾仍然突出,开放带来的增长动力减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难度增大。实际上,我国作为工业大国,努力实现工业强国战略,需要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在全球分工的价值链中不断攀升,但由于已经是一个工业大国,任何努力行为都会举足轻重,对世界产业格局和世界产业竞争状态产生影响,必然需要面临发达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的“双面挤压”。

  五、应对“双端挤压”的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

  面对“双端挤压”竞争格局,我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制造业强国战略。在2012年,我们认识到基于我国工业大国国情,应该提出相应的工业强国战略,也就是围绕如何将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强国这个目标而制定并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强国战略规划内容包括使命、环境和条件分析、目标及其分解、实现时间和步骤、具体任务、所需条件、推进措施等。从战略的科学性看,这个规划要满足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国际竞争性的要求。“所谓全局性,要求该战略规划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立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发展规划;所谓系统性,要求该战略规划从国家系统角度思考工业强国建设问题,要包括工业强国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科研、教育、行政、社会、文化等;所谓长期性,要求该战略规划期应该有10到20年甚至更长,从现在直到中国成为工业强国。如果初步设想,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并努力一直保持工业强国的地位,那么战略规划期应该有20年,并对20年后进行展望;所谓国际竞争性,要求该战略规划应该动态地考虑到世界各国的竞争战略,既要立足于国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立足于世情和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③]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是总体方案。《中国制造2025》是着眼于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和高端产业、技术进步的路线图。该规划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重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通过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五大工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大目标、两大手段、三大步骤、四项原则、五大方针、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④]在我们看来,《中国制造2025》正是一个基于工业大国国情提出的建设工业强国的战略规划,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国际竞争性的特点。实际上,这是一个我国制造业积极应对“双端挤压”竞争格局的国家战略。

  六、东北地区制造战略转型思路

  对于东北制造业而言,其下行趋势明显、压力巨大,当然与面临“双端挤压”的外部竞争格局有关。但无法应对“双端挤压”的竞争格局的根本原因还是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破解当前东北地区制造业的下行压力,东北地区制造业需要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东北地区制造战略转型主要包括产品转型和产业转型两个方面。

  (一)产品战略转型方向:提高产品复杂性能力

  我们现在的制造业产品转型问题可概括为提高产品的复杂性能力。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过去60多年间,由工业产品复杂性所反映的一国制造业能力是能够解释国家长期增长前景的最好的预测性指标,国家间的制造业能力差异能够解释国家间收入差异的至少70%。因此,复杂性产品制造能力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有学者曾从工艺成熟度和模块化程度两个维度,[⑤]将创新分为四种类型。对于模块化程度高和工艺成熟度高的行业,其创新是纯产品创新,如台式电脑;对于模块化程度高和工业成熟度低的行业,其创新是纯工艺创新,如高级半导体;对于模块化程度低和工艺成熟度高的行业,其创新是工艺嵌入型创新,如工艺品;对于模块化程度低和工艺成熟度低的行业,其创新是工艺驱动型创新,如生物制药。基于这样的分类,他们认为,对于工艺越来越成熟的模块化产品而言,其生产制造过程是可以外包出去的,甚至即使工艺不太成熟,只要是模块化程度高,其也应该可以加入外包制造环节。而对于模块化程度低或者一体化程度高的产品,其生产制造环节是不能外包出去的,不但要在本土研发,还要在本土生产,如果把一部分产品外包出来,长期看其研发能力将因为缺少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驱动或工艺嵌入,而慢慢丧失研发能力,导致最终整个产业不得不被全部转移出去。他们认为,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就是由于没有具体区分产品特性而一味地追求生产低成本、外包生产制造环节,最后影响了整个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当然,这两项研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其结论,其研究本身还告诉我们必须分析自己制造的产品的特性和复杂性程度,进而明确提升产品复杂性程度的方向和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的产品大多还是简单的模块化产品,需要向复杂的一体化产品转型升级。

  (二)产业战略转型方向:制造业信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

  产业的战略转型应有两个相互融合的方向:制造业信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前者是信息技术的融合,而后者则是产业链条的融合,这是来自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发达国家以重振制造业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并不是简单地提高制造业产值比例,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来提升复杂产品的制造能力以及制造业快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这种制造业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使得制造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视,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制造业信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成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重要趋势。同样,我国作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中国家,也应适应这种制造业信息化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大趋势,积极推进我国产业战略转型。其实这两个方向又恰恰重叠了德国工业4.0第三次工业革命等内容。第三次工业革命不能理解为由3D打印、计算机模拟等个别新的制造技术和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引起的突变,实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的、已经发生突破但仍处于演进中的工业系统变革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整个社会经济变化。其中的“多层次”,现在看至少包括四个层次:基础层次,如高效能运算、激光宽带、新材料等作为基础技术的层次;第二个层次——机器设备层次,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为代表;更高的层次,是把机器变成系统,如柔性制造系统或可重构制造系统,然后进一步变成德国工业4.0所提到的物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是其中的一个应用。这是工业革命的趋势,也是《中国制造2025》指明的发展方向。但总体看,我们在这四个层次方面,总体还相差较远。

  另外,关于制造业服务化需要进一步说明。制造业服务化有两种不同维度的界定:一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将其分为“作为制造业投入的服务化”和“作为制造业产出的服务化”,前者即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工业设计、信息存储和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金融等服务性要素在制造和价值创造中的投入增加,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来源;后者是指在实物产品的基础上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围绕实物产品的附加服务,而且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决定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定义制造业服务化的另一个维度是制造业服务化的“场所”或交易关系,从这种视角出发可将其划分为“企业内部的制造业服务化”和“企业外部的制造业服务化”,前者表现为企业内部服务职能的强化,后者主要表现为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本身就体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以前从生产者角度都强调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于是整个产业链条分工愈来愈细,现在基于服务消费者角度强调有一个统一的服务商来提供完整的服务契约,于是生产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日趋融合。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行为,甚至改变了产业的统计和划分。在当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各个产业边界日趋模糊的大趋势下,统计意义的产业规模数量比例指标作为政策导向的意义越来越小,寻求最优产业比例关系、进行“产业结构对标”的产业结构升级思路,其合理性和操作性基础已经越来越薄弱。

  需要强调的是,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两大手段可给出新的解释,不仅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大手段的融合,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这两大手段。

  七、东北制造业的管理创新方向

  除了产品、产业的战略转型,从企业角度说,管理也一定要创新。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管理必然要经历整体的转型和创新,即这里的创新是一种全面创新。具体包括:第一,生产管理创新:从低成本、大批量向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转变。未来竞争的关键是企业具有快速响应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品种适应能力,而大规模定制和全球个性化制造范式的优势体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提供个性化产品。为更贴近市场、更快响应市场需求,企业会更多选择在消费地进行本地化制造。对我国而言,许多产业是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从而生产最终消费品,其受影响的范围和深度要大于其他国家。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逐步实现少量“现代知识型员工”对大量“传统简单劳动者”的替代。这里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现代知识型员工如何调动激励,要重视“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的应用,要明白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是可激励不可压榨的,因此给知识型员工持股的必要性也增加了。第三,营销管理创新:产品与服务日趋融合。企业不能仅单纯追求核心产品优势,或试图通过售后服务等手段来实现推销,而是要通过提供基于产品的服务实现整体营销。第四,战略管理创新:从核心能力战略向平台战略转变。平台战略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它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密规范和机制系统,能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之间互动,达成平台企业的愿景。第五,组织管理创新:从层级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造范式下,高度集权的、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将逐步向具有扁平化、合作、共享、互动特征的网络结构转变。

  八、结语

  无论是东北制造业的战略转型与管理创新,还是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都可归结为创新驱动战略。如果把创新分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由于制度创新解决的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根本动力问题,因此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也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才是实现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虽然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还不能说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因为创新问题十分复杂,不仅是一个科研经费的投入问题,它更是一个生态系统。国际上创新活动的竞争不仅是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的竞争,而且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并不仅是科技界内部的事情,而且涉及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包括政府管理体制、货币金融制度、财税制度、土地制度、干部考核制度、产权保护制度、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会遭遇很多现实阻力。如,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已经在2015年3月出台,但除了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响应这一文件的具体规定外,迄今为止其他相关部门没有专门制定任何相应的规定,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在经费、人员等方面仍面临重大束缚,课题制同岗位制之间的矛盾至今没有任何化解的迹象。由于科研教育事业单位的放开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科研教育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不可能大发展,中国工业大国向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真正实现也就无从谈起。同样,对于东北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如此。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措施意见》,也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贯彻落实过程。一直以来,很多改革措施的最后一步解决不了,有的称其为“肠梗阻”,其本质上还是创新生态系统没有构建出来。

  最后需要指出一点,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东北制造业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在东北建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试验区,允许东北地区在以下四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任务方面进行综合配套试验,寻求重大突破。具体包括:一是积极推进分类改革,与时俱进地根据国家使命调整国有经济功能和布局;二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确立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三是建立分类分层的新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四是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奠定国有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给东北地区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构建容错机制,鼓励东北地区不拘一格地探索、寻求自己的改革突破口。

  [①]例如,有报道称,诺基亚将关闭北京和东莞工厂,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失。(引自《制造业倒闭潮来袭“中国制造”面临空前危机》,腾讯财经,2015年2月9日,http://finance.qq.com/20150209/057597.htm)

  [②]例如,2015年3月的《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就是《中国制造:比以往更新、更完善和更强壮》,其中提到,中国制造业仍将拥有三项能惠及整体经济的优势,一是即便中国进入高端市场从事价值更大的活动,但它仍紧抓低端制造业不放;二是“亚洲工厂”本身强化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供应链;三是中国日益成为需求的关键,中国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了亚洲供应链。

  [③]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3期。

  [④] 《中国制造2025》的一大目标:制造强国目标。两大手段: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三个步骤,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达到制造强国中等水平,2050年步入制造强国前列。四项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合作共赢。五大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十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

  [⑤]模块化程度高意味着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和产品设计分离程度就高,或者被认为是一体化程度低。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