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珠三角
珠三角

珠三角“用工荒”的思考时间: 2015-11-11信息来源:《经济问题》 , 2015 (8) :122-124 作者:李传志,张兵 责编:fh_admin


一、珠三角频现“用工荒”现象

   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之一,也是制造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然而,近年来却频频遭遇“用工荒”。“用工荒”现象最早出现在2004 年初,主要特征是大量企业遭遇用工难甚至招不到工的困境,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其流水线甚至开不了工,直接关系到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企业订单开始增加,用工需求不断提升,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 据统计,2014 年珠三角9 市用工缺口达到200 万,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领域,其中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的制造业缺口较大。 珠三角地区正处于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态,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呈现长期化的趋势。广东省发布的2014 年第3 季度市场紧缺 10 大职业用工情况如表1 所示,“用工荒”程度足见一斑。

   进入2015 年以来,“用工荒”情况仍不见好转。 仅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4 市用工缺口就高达120 万。 缺人最严重的行业是加工制造、住宿餐饮和建筑装饰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缺的是普工,占到80%以上。 有关调研显示,东莞缺工企业高达9 成。
   种种迹象表明,珠三角存在严重的“用工荒”现象,程度超过以往,并呈现长期化和常态化的趋势。 “用工荒”已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严重制约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应引起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用工荒”的成因

    (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用工荒”只是一种结构性和局部性的现象,并非我们的劳动力出现整体短缺。金融危机之前,笔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三角工资和工作条件更具吸引力。 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两大经济带。 珠三角的发展主要依赖廉价的劳动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在加工制造环节,即“微笑曲线”的中部,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议价能力也较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能赚到一些低廉的加工费,绝大多数利润都被国外拥有品牌的企业和经销商赚到。 而长三角的制造业跨越了单纯的来料加工阶段,引入的外资是珠三角的两倍,而且多数是高新技术项目,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利润也较高,因此给外来务工人员开出的工资也较高。
   企业要招到合适的工人就需要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工资和舒适的工作条件。 目前珠三角企业的用工成本已经较高,无法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很难改善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长三角的快速发展以及较高的薪酬水平,吸引了原来在珠三角的外来务工者。
   2.中西部经济崛起导致大量劳动力回流。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是普遍现象。 但由于中国二元经济的客观存在以及户籍制度的约束,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都不会把珠三角当作自己的家,仍然返回原籍养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省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厂,用工需求明显加大,很多农民工不用出省就能够就业。 以河南为例,它是珠三角最大的劳务输出地,因就业机会增多,2013 年该省有1523 万劳动力在河南省内就业,远高于外出就业的 1137 万人。 四川也是珠三角主要的劳务输出地,金融危机爆发前到珠三角务工人员大约是700 万人,如今只剩下500 万人,明显减少了。
   近10 年来,珠三角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都没有根本性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薪酬吸引力逐年下降;加之物价逐年上涨,租房、交通等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歧视,导致外省人员来珠三角就业意愿下降。 很多农民工选择在当地就业,造成珠三角大批劳动力向中西部回流。 珠三角不再是全国劳动力流入的中心,甚至出现了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3.就业信息发布不准确、不及时。 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尚不完善,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尚没有建立,无法及时调节劳动力供求,更不能使劳动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佳。 一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岗位需求量不断增加,出现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 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内地劳动力对珠三角这边的用工信息和缺工情况并不了解,以至于闲置在家。
   农民工在决定是否到珠三角打工前,需要了解的信息有:企业给的待遇,有无发展空间,工作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对于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公共服务有哪些承诺,融入当地社区的可能性等,这些信息若没有清晰地传递出来,也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入。 政府发布的用工信息不及时更新导致农民工获取错误的信息,白跑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多样化。 80 后、90 后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这一部分人占当前中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比例超过60%,在珠三角农民工中这个比重更高达75%,这个群体已成为城市用工的主力。 老一代农民工属于生存型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发展型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更强, 他们比第一代农民工更渴望扎根城市。
   “用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的是这一代农民工求职的新诉求,他们在学历和技能有一定程度提高后,需要的不仅是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还要有良好的企业环境和发展前景,能使自己在体面的劳动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并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 对岗位的选择更加理性。 大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涌现,也增加了企业招工难度。

   (二)劳动力供给总量开始减少
   将“用工荒”的原因归结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在金融危机之前是可以的。 金融危机之后,再用此解释就显得勉强。事实上,长三角、环渤海乃至中西部劳动力输出省份也都普遍出现“用工荒”,部分内地省份甚至限制劳动力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求。 为此,还需要从劳动力供给总量变化找原因。
   1.刘易斯拐点已经形成。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过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少,最终会停止转移,这就是“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相对短缺的根本转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 2012 年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7 亿人,较前一年减少345 万人。 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十年来的首次下降;2013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较上年下降240 万人;2014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371 万人。 意味着中国劳动力过剩已经终结,这引发了有关劳动力人口萎缩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比劳动年龄人口萎缩更严重的问题是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由于大学扩招,更多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学校读书;由于家庭收入的增长,使得一些原来工作的女性选择留在家中。 这些都导致劳动力总量显著减少。
   2.人口红利正在衰退。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红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然而,2012 年是一个转折点,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69.2%,同比下降0.6%,意味着人口红利开始衰退,经济面临减速。
   2012 年之前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几乎是水平的,之后曲线开始变得陡峭,未来几年曲线将更为陡峭。 在需求方面,劳动力市场依然旺盛,“用工荒”是供需矛盾的必然结果,可以预计,中国“用工荒”现象将长期存在。

三、“用工荒”的应对策略

   “用工荒”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是对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观念的一次挑战。

   (一)企业应对策略
   1.转变经营战略,加快转型升级。 “用工荒”必然会带来行业的重新洗牌,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人口红利”的枯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将加速丧失,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老路将愈来愈行不通,积极的转型升级才是根本应对之道。 面对劳动力供给格局的转变,珠三角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向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高端产业挺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减少用工数量,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紧缺的问题。
   2.向机器要“红利”。 未来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劳动力短缺将呈长期化趋势;与之相反,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成本不断降低。 按照经济学原理,将出现“机器换人”现象。 企业应及时对机器和劳动力的成本进行比较,适时用机器替代人力。 在高端制造业中利用机器取代人力,逐渐实现生产自动化是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器换人”短期内会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但长期看,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 对于无法进入高端产业又严重用工短缺的企业,向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内地转移也是一种选择。
   3.尽可能地提高薪酬待遇。 “用工荒” 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荒”,农民工过去可以忍受很少甚至不参与经济红利的分配,然而在用工短缺的今天,伴随“用工荒”矛盾的凸现,农民工收入期望越来越高,他们有权要求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否则就用脚投票,离开企业。 珠三角地区工资水平长期偏低,薪酬待遇不具备吸引力是珠三角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重要原因。 要彻底解决用工难问题,企业必须善待工人,尽可能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让工人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4.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需求。 “用工荒”警示企业必须改变“简单利用,忽视培养”的用人观念,建立可以让他们持续成长、安心工作的环境;不仅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更要发展留人,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增强员工归宿感;建立员工在企业内成长的机制,充分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愿望,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教育,主动承担起培养员工的责任,创造条件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帮助员工实现职业追求,拓宽员工职业发展路径。 还要完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制度,满足员工发展需求。

   (二)政府应对策略
   1.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用工荒”折射出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滞后,暴露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仍然低端化的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成功转型已成为珠三角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经验来看“用工荒”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前奏,20世纪50 年代日本就出现过这种现象,产业工人的短缺使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 日本采取了推动设备投资扩大、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予以破解。 为此,珠三角地方政府应该利用积极的产业政策予以引导,对于符合转型发展趋势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加速其技术进步。 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 5 亿元支持“机器换人”,按照东莞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 ~2016年市财政每年拿出2 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企业“机器换人”,预计每年可节省普工4 万人。 对于无法升级的企业,鼓励其将产业转移到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广东省产业转移园,而把本部留在珠三角。
   2.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 依托互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加强人才供求网络平台的建设和运用,不断完善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促进就业信息交流,拓宽招聘渠道。 为此,一要做好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广泛的企业需求与求职者信息库。 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准确的供求信息,让不对称的信息对称起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 二要加强跨地区的劳务协作, 与劳务输出地政府加强联系,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减少农民工无序流动,提升农民工求职效率和企业招聘效率。 三要积极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建立覆盖范围更广的就业服务网络,帮助求职劳务工尽快实现就业,同时缓解“用工荒”。 四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3.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经济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在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束缚,农民工流入城市的渠道一直不畅通,在迁入地难以驻留。 2014 年6 月30 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称,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珠三角地方政府应该以此为契机,改变长期形成的“经济吸纳、社会拒入”的态度,因地制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门槛,提高他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使他们不再是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让农民工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平等待遇,能够真正融入城市。 目前,珠三角多个城市实施的“积分入户”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将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吸纳进城市。 今后还需要加大力度,扩大规模,以适应劳动力需求。 即使做不到入户,也应解决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在珠三角工作。
   4.及时调整生育政策。 为应对劳动力短缺和出生率下降问题,中国已采取措施,放宽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执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二胎。 执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主要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一代比一代弱。 因此,应该继续调整生育政策,以保障人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