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和尚”教师·“屠夫”校长·教育层次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金新 作者:admin 责编:

    时下的学生喜欢背后骂学校与老师,对此,笔者曾表示充分“理解”。不意引起教师同行的一片非议:学生骂学校与老师背离教育主题之举虽事出有因,可孩子的眼睛并不那么雪亮!

反思一下,觉得同行们也有委屈,盖因一位语文教师以一个《和尚下地狱,屠夫上天堂》的形象的故事,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邻居。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各自的工作,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上了天堂,而和尚却下了地狱。因为屠夫天天做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和尚天天做恶事,叫屠夫起来杀生。”

看来“孩子的眼睛并不那么雪亮”?

时下挨骂最多的是处于应试教育一线的教师 ,尤其是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的,题海王、应试精、刽子手、地狱吹鼓手等一大溜,殊不知“和尚”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天天在“念经”,尽管这“经”是“念”得让人忍无可忍。

时下沾光最多的是处于应试教育幕后的校长 ,特别是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的,特级、正教授级、功勋教师、劳动模范等一大串头衔,殊不知“屠夫”校长以“上岗下岗”为手段,日日在“杀生”,尽管这“生”是“杀”得令人趋之若鹜。

不错,时下绝大多数教师的应试狂热都是被动的,因了生计——一家人要吃饭;然而校长也会说他(她)的应试管理模式是社会教育大环境所迫,因了生存——学校要发展。事实上,这个世界里的一切过失,均能找到客观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这“合理”应该是语境意义下的“无奈”,是社会那只隐性的“黑手”在操纵。就此而言,“和尚”与“屠夫”是相对的。

《和尚下地狱,屠夫上天堂》这一故事的哲理在于:站在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事物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判,因而你做的事情都是你认为对的,却未必对。

你骂老师?未必对!你骂校长?未必对?你骂……未必对……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

然而,孩子们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

有一篇《涉过生命之河》的文章睿智地揭示了人这种灵长目动物在生命过程中的四种选择:“真诚的”抑或“虚伪的”,“善良的”抑或“邪恶的”……这是你的道德选择;“伟大的”抑或“渺小的”,“高尚的”抑或“猥琐的”……这是你的人格选择;“从政的”抑或“经商的”,“打工的”抑或“种田的”……这是你的生存选择;“求名的”抑或“求钱的”,“求权的”抑或“求闲的”……这是你的价值选择。

人活着就是为了生存,“著书都为稻粱谋”;人活着就是为了价值,“男儿得死所,其重如山丘”;人活着就是为了道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活着就是为了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四种选择纵横交错互为依存,似乎“剪不断,理还乱”,其实大致关系还是有的:因生存的需要评估价值、修养道德、成就人格魅力,因人格的需要修养道德、评估价值、确定生存方式。两种不同的关系体现了不同的境界。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于生活在中国这片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土地上的人来说未免“高尚”抑或“高调”了点,但站在公正的立场,依照正义的标准,我们完全可以认定:良知能使一个人坚定地站起来,能使一个人摆脱自己的情绪控制,能使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大众的利益。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般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庶人样的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小人似的耻辱。

读《联谊报》“浙江潮”副刊上修路的文章《中国教育弊端的核心问题在“心”上》,颇有心得。在作者看来教育层次有三:最高层次,人格、人品、道义、爱心、责任心、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二个层次,知识、智慧、智能、才智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个层次,动手能力、技术、技能的培养与口才、交流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在极端应试中沉浮,关键在于误解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遗言,颠倒了教育的层次。

一个只重视“双基”而不重视“人格、人品、道义、爱心、责任心、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难怪当极端应试愈演愈烈我们的耳畔依稀响起迅翁“救救孩子”的哀求声之际,教育圈内竟然会如此“职责分明”,少有人出面主持公道,尽管“和尚”与“屠夫”相对而言,在这场应试教育灾难里谁都有责任谁都没有责任。

师者昏昏,学者如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乎?

《论语·雍也》谆谆告诫道:“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此乃儒家第一反省,没有这种反省,儒家之学就会成为乡愿德贼的沃土,儒家之礼就会成为乡愿德贼的粉饰。在于丹因讲《论语》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第一个最大受益者之际,我们掌握着主流意识的主流社会层面,是否也应当关注一下教育,孔夫子首先是个教育家而后才是思想家、政治家。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