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开发的新机遇时间: 2015-09-17信息来源:程广斌 王永静 作者:wl_admin 责编: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与欧亚各国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在随后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上重申了这一战略构想,从而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共同繁荣提供了创新思路,为解决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


  1.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中亚国家及中国西部的经济繁荣。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交通、电信、农业、化工、纺织等多个产业领域开展了合作,经贸领域的合作尤为突出。2012年,我国与中亚5国的贸易额达到了459.4亿美元,与1992年建交之初的4.6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百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中亚国家及我国西部所处地域是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塌陷最为严重的地带,存在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等多种发展约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带两端仍存在较大差距。中亚各国经济结构单一,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起伏不定,2012年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吉尔吉斯斯坦甚至陷入负增长的困境。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虽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东部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通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加快中亚国家及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步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2.加强能源合作,强化沿线国家的共同的能源安全。在我国与中亚国家已有的合作领域中,能源合作是主要内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拥有大量的能源资源,但各国资源匹配结构不尽合理且分布不均,造成了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性。新世纪以来,随着里海区域能源开发进程的加快,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纷纷实施油气兴国战略,将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复苏的重点突破口。作为能源出口国家,哈萨克斯坦等国必须考量能源输出多元化问题,多方向、多途径地建设和开辟油气出口通道成为其降低风险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需求远超过自给能力。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2.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8%,能源安全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必须加快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下,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符合各方的现实利益,有利于强化沿线国家能源安全。


  3.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活力,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推动实施了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西部大开发战略,10多年来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差距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性扭转。当前,制约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其开放度不高,进出口贸易发展滞后,外向型经济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012年,西部12省区市进出口贸易总额2300多亿美元,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开放度等多种战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程,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有效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困难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障碍之一。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大,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工业化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低,工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普遍存在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资源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如新疆,2012年石油开采及加工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西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12年,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仅为35.58%,比东部地区低9.8个百分点,且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我国将在基建、金融、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以及能源等行业领域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倾斜力度,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产业升级。


  二、西部地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基础


  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67万亿元增加到7.51万亿元(2000年可比价,以下同),年均增长13.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5.68万亿元,年均增长20.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54亿元增加到2.41万亿元,年均增长12.38%。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72亿美元增加到1559亿美元,年均增长20.16%。与此同时,西部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加快,2012年末达到12.1万亿元,增速比全国高2.7个百分点。自2007年起,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已连续6年超过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同时,大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得到不断夯实。西部大开发13年来,先后开发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累计投资达到3.68多万亿元,占全国的35%。


  2.自然资源丰富、组合匹配条件好,开发潜力大。近年来,随着我国东、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压力日益增大。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基础。根据目前探明储量,西部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等重要资源的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的36%、12%、53%和24%,西部还是我国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的富集区,铬铁、铜、锌、镍、汞、钾盐、磷矿、石棉矿分别占全国储量的73%、41%、44%、88%、86%、99%、49%和98%。在资源组合匹配方面.除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外,西部12省都基本上具备了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在空间上相互结合、支撑的匹配条件。目前,西部资源开发规模还较小,潜力巨大。另外,西部各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蜚声中外,西部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可以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


  3.优势产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加快,西部地区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业、石油等矿产开发及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业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4.城市体系初具规模,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发展迅速。2012年,西部城市化率达44.93%,其中内蒙古、重庆、宁夏、陕西的城市化率均在50%以上,并形成了一批相当规模的城市群。《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正在或已经形成的23个城市群中,西部地区占了10个。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开发区、工业园、示范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迅速,目前,共有4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相当数量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成为招商引资、扩大出口的重要承载地。


  三、西部地区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方略


  1.各省联动、互补合作,制定西部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西部地区各省均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但各省参与经济带建设的优势、职能、定位又相互区别,尤其是在产业基础及优势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陕西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甘肃的新材料产业、四川的电力设备产业、新疆的石油、棉花产业等等。为避免经济带产业发展中的省级区域间的重复建设,突出产业差别化,西部各省应互补合作,建立省级区域的联动协调机制,做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此,建议西部地区成立共同的战略研究机构或小组,研究制定西部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未来西部地区参与经济带建设的产业发展行动纲领。


  2.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确保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加强“五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阶段西部地区需要着力加强的两个方面。其中,道路交通的互联互通是首要的基本条件,也是短期内加大投入即可实现的目标,而贸易畅通、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目前,西部地区道路交通条件虽然较上个世纪末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瓶颈因素,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亦强调基础设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而交通则是突出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除了道路交通以外,西部地区还应在网线、光缆、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3.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强沿线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受区位条件制约,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相当滞后,交通运输、货物仓储等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增加了西部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相当数量和规模的物流园区是货物贸易重要的中转集散地,是将城镇、交通干线连接成面的枢纽,然而,目前西部许多大中城市至今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为此,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西部各省应加强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允许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物流行业.在一些重要的交通干线上建设一批大型的物流园区。


  4.加强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及各类矿产资源丰富,资源优势明显,但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资源的加工转化能力不足,限制了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为此,西部地区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现有各类园区为基础,加强面向中亚的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能提升附加值的加工型项目落户园区,提升西部资源的加工转化能力。与此同时,鉴于目前西部大中型企业数量和规模有限,应大力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提高西部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