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环渤海
环渤海

环渤海经济发展新战略:面向内需与新丝绸之路时间: 2015-07-31信息来源:贾根良 作者:wl_admin 责编:

环渤海经济发展战略流行思路的严重缺陷


  第一,现有战略严重抑制了环渤海地区高端价值链的发展和核心技术的突破。环渤海地区的东北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和最早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天津是联结“三北地区”的经济枢纽,本应当志存高远,以自身企业高端产品为龙头,建立国家和全球价值链。然而,该地区却通过承接日韩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把创新率、进入壁垒、附加值和工资水平最高的产业价值链高端部分拱手让给了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转而从事价值链低端的经济活动,在东亚国际分工格局中形成了“日本掌控高端技术和资本品、韩国提供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环渤海地区提供劳动密集低端产品”这样一种担水劈柴的国际分工地位。市场是企业产品的生命线,这种发展战略导致了环渤海地区的高端价值链不断萎缩,以致作为装备制造业基础的“三基”(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严重掣肘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至今仍无法解决。


  第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人才和科技高地,现有的环渤海经济发展战略埋没了这些优势,至多只能使之“大材小用”。环渤海地区的五省市——北京、河北、山东、天津和辽宁聚集了全国最多的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园区,是全国综合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科技和人才优势突出。以高等院校为例,2010年,环渤海地区的五省市普通本科院校共203所,占全国总数的26%;“211”工程重点大学44所,占全国总数的35%,这是长三角、珠三角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两个经济区的“211”工程重点大学总共才占全国总数的21%。就科研机构而言,中国科学院98个科研机构中,就有39个坐落于北京。价值链高端产业是科技研发商业化的平台和高端人才用武之地,在环渤海地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发展定位显然是错误的,它造成了该地区丰富的科技研发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三,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不仅没有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反而导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和同等层次激烈竞争的新弊端,加剧了该地区的各自为政和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无法打破。许多学者幻想通过加强协调解决这一弊端,殊不知这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内在痼疾。


  第四,环渤海地区从价值链低端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导致了产业链条短,迂回程度低,前后向联系小,对整个“三北”地区带动作用也很小。环渤海地区从价值链低端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不仅导致了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三北”地区的资金、人才和原材料向北京、天津和大连城区的点状聚集,而且产生了罕见的环京津贫困带,完全丧失了对广大腹地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第五,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及其产业价值链低端造成环渤海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河北的低端重化工业是造成北京、天津和河北严重雾霾天气累年不去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低端重化工业则是按照自由贸易和所谓低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原理从价值链低端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恶果。笔者认为,雾霾所造成的损失和治理雾霾所花费的成本将大大超过该地区出口贸易的收益,更严重的是,它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那么,环渤海经济的出路将在何方?一个全新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计从何出呢?


  环渤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历史透视和现实基础


  目前,在我国经济学界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上,缺乏历史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带有历史规律性的现象:凡是成功崛起的落后国家没有一个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是通过国家保护制度与发达国家处于半隔绝、半脱钩状态(浅度全球化)的同时,在与比自己落后的国家建立高度密切的经贸关系(深度全球化,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崛起的。笔者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不对等全球化”战略。


  这种战略的核心是确保对国家崛起至关重要的高创新率、高进入壁垒、高附加值和高工资的高端产业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说明,落后国家的高端产业在与发达国家的深度全球化中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其结果只能是对其深度依附。笔者将有专门的经济史论文对此进行讨论,这里仅以英国为例。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棉纺织业是促其爆发工业革命的产业。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近百年时间内,印度棉织品由于质量精良打遍天下无敌手,英国原生的羊毛纺织业虽已占据世界统治地位,却无法与之竞争。英国没有采取承接印度产业转移——为其生产原材料的战略,而是采取了在禁止性高关税保护之下的进口替代战略,并施以两种辅助性战略:禁止英国的所有殖民地销售印度棉布;只允许垄断印度殖民地贸易的东印度公司把印度棉织品销往欧洲大陆各国以摧毁这些国家的纺织业,这是典型的“不对等全球化”战略。


  刚开始,英国在保护大墙下,通过进口替代生产的棉麻混纺布远远赶不上印度棉织品,但正是在禁止性高关税保护之下和犹如黑洞般的市场迫切需求刺激下,英国工匠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解决了染色和固色难题,并发明了生产率比手工业高几十倍的棉纺织机械。英国工业革命就这样爆发了。此后,英国开始大力推销所谓的自由贸易政策。


  这种经济史的透视告诉我们,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实现高速增长,但不可能建立起本国的高端产业。目前的环渤海经济发展战略与发达国家崛起的历史经验背道而驰,它不可能“把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环渤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国家战略地位和具体构想


  环渤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建立我国高端价值链,为国内企业提供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替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我国占据价值链高端的角色。其原先的产业可向中西部转移,并最终形成高端价值链在全国合理有序的布局。环渤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这种先锋作用的定位对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建立我国企业所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西部大开发、统一国内市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在笔者看来,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价值链高端由我国本土企业提供的问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将不过是东部沿海低端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翻版,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也就不能建立起来。从根本上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经济发展新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这个战略的实施并不只是我国西部省份发展的问题,因为这些省份在二、三十年之内无力承担为我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绝大部分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历史重任。而环渤海地区因为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及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无疑将是我国建立价值链高端最有条件的地区。


  在推动内需主导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上,环渤海地区具有长三角和珠三角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由于环渤海地区更加依赖国内市场,所以在沿海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上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然而,这个劣势在目前的新战略中反而成了优势;第二,环渤海地区贯通南北,连接陆海,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可以对内和对位于我国西部、北部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高端产品,向东通过海路不仅可以快速吸收并创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还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高端产品。


  环渤海地区的高端发展战略不仅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经济发展新战略的重要基础,而且对解决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前所存在的弊端和我国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环渤海地区只有替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作用,为国内企业及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环渤海地区的人才、科技优势才能得到利用。


  其次,环渤海地区的高端发展战略由于具有最高的迂回生产程度,将对国内众多产业和广大内陆地区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从而在我国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中发挥纲举目张的关键作用。在这方面,美国在19世纪下半叶超过英国的历史经验可以被我国特别是环渤海地区直接付诸实践:美国是在1894年崛起的,但正如美国经济史家福克纳指出的:“在1900年到1930年的30年间,由于美国走上了对外扩张商务与投资的侵略战略的道路,国内市场(才)不断地得到了日益发展的对外贸易的补充,”这说明,外部市场在美国的崛起中几乎没有起到作用,美国的高关税保护不仅为本国幼稚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护,而且也保护了攸关其存亡的巨大国内市场规模。


  美国的上述成功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固然可以对环渤海地区的低端产业发展战略产生釜底抽薪的作用,迫使环渤海地区转型,但即使这种牵引作用再大,也是不够。因为只有牵引,没有推动,环渤海地区就很难从现有发展战略中解脱出来。因此,国家应该禁止环渤海地区接受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并对环渤海地区的高端产业实施保护,使之与发达国家处于半隔绝、半脱钩状态的浅度全球化状态中,推动或迫使环渤海地区的主导产业掉头向内,这种推动的作用就是迫使它“断洋奶”,使其不得不在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寻求比较优势的定位。通过这些“推”、“拉”措施,必将引导我国工业中心向中西部转移,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弊端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当年,正是对高端工业的高关税保护推动了美国的工业中心向西部转移,“从1850年到1890年的四十年里,制造业中心向西移动了二百二十五哩,人口中心向西移动了二百四十三哩”(哈罗德·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王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3页)。这是单凭美国西部大开发无法做到的。


  笔者曾撰文讨论东部沿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过度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如何加剧国内市场分割并严重损害国内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经济发展新战略的牵引作用和禁止环渤海地区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等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和同等层次激烈竞争起到抑制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根除这些弊端,还必须在国家层次上进行统一国内市场的体制改革。


  那么,如何改革才能形成国内自由贸易和高度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呢?在笔者看来,在GDP挂帅的思想指导下,包括从省、市到县的各级地方政府长期以来热衷的各种经济区、开发区建设实际上是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和国内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最大的阻碍因素。这种竞争导致了“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地方政府的逐利行为使其竞相以各种损害其他地区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一有所谓新的产业机会就一哄而上,遍地开花,这是环渤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的主要原因,它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和市场分割。此外,现在人们所热衷的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也产生了阻碍作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抑制甚至根除地方政府的逐利行为,加强中央政府在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上的统筹和全国一盘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