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策略时间: 2015-08-01信息来源: 作者:wyg_admin 责编:



  摘要:我国中西部三省及以上省际交界地区有25处,其中,有16处交界地区的地州市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这地区多数都是贫困地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3D分析框架,提出了省际交界地区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培育增长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区域次区域合作的思路。


  关键词:省际交界地区 增长极


  (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我国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可分为西北部省际交界地区、中部省际交界地区和西南部省际交界地区,其内部差异比较大。全国重点建设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中,中西部地区有晋北、晋中、神东、陕北、新疆、宁东、晋中、河南、黄陇、云贵、两淮等11个煤炭基地。这些煤炭基地大多数都跨省级行政区,在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形成资源富集区。如,甘青新、陕甘宁、甘宁蒙、蒙晋陕宁、晋陕豫、湘黔桂、滇黔桂、川滇黔等地区都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特别是西北部省际交界地区,幅员面积大、人口密度低,又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经济发展长期都依赖资源开发利用。对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毗邻城市群的地区,如鄂豫皖、鄂赣皖湘、川滇黔等地区,要加强和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借力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而对于人口密度较大,又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地区,则需要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以城带乡的目的,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发展。


  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省际交界地区内部的基础,还要考虑毗邻地区的发展条件。应在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强与毗邻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实现借势发展。在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交界地区,要强化区域内部的合作,共同开拓区域内部市场,实现错位发展(见表1)。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二)积极培育增长极,加快省际交界地区城镇化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提出的新经济地理3D分析框架,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基本都属于人口密度(Density)较低、距离经济中心(Distanee)较远、边界分割(Division)比较严重的地区。按照世界银行的研究,地方或地区(L)、国家(N)和国际(I)不同的空间尺度,3D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异的(见表2)。对于以区域为单元的研究,如何提高密度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缩短距离,最后才是解决区域内部的分割问题;对以国家为单元的研究,如何缩短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提高密度,最后才是解决分割;对跨国区域的研究,如何解决分割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缩小距离,最后是提高密度。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每单位面积地区城镇经济产出或全部购买力要远远超出农村地区。因此,提高经济密度的关键是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人口在城镇集聚。而在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应对策略也有较大差异。在城镇化萌芽阶段,应尽量保持中立,建立城镇化的制度基础(如土地、安全、教育、医疗和卫生等制度);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除制度建设外,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经济密度增强带来的效益惠及更广的范围;在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除公共制度和基础设施外,重点要防范或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各种“城市病”。


  2013年,省际交界地区58个地州市的城镇化率绝大多数都超过30%,整体上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但内部差异比较大,其中,西北部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城镇化率比较高,而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藏区的省际交界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在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人口、要素向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积极培育增长极,带动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针对省际交界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的问题,也需要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将经济活动尽量集中到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是结合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教育扶贫为重点,鼓励人口从山区流向条件较好的地区,由农村流向城镇,“内聚当地城镇。外迁发达地区”。通过人口的转移与再分布,减轻省际交界区域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山区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内聚方面,应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县级市和城关镇为节点,以重点镇为补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将其作为区域内人口经济重要的集聚区。外迁方面,以打造农民工培训品牌和加强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使得他们能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探索建立不同区域之间土地资源最优配置协调机制,保障转移出去的农民工在农村的基本权益,借鉴美国“转让发展权”的做法,积极探索农村转移人口带“土地指标”入户的可行性,实现劳动力和土地指标跨地区再配置。


  根据省际交界地区地州市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经济流向等因素,建议重点打造榆林、延安、庆阳、汉中、鄂尔多斯、忻州、榆林、运城、临汾、三门峡、信阳、安庆、十堰、襄阳、南阳、安康、湘西、恩施、柳州、曲靖、文山、六盘水、黔西南、昭通、毕节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承载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城镇人口的重要载体。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合开发与保护


  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往往与基础设施落后有关。这类地区往往成为国家的基础设施网络的断裂点,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的密度在省际交界地区明显减少。交界地区的可进入性比中心城市低30%。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全国仅高速公路“断头路”就有6000多公里。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约占全国高速公路“断头路”总里程的80%。相较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普通公路在中西部省际之间的“断头路”更多,但由于省际之间由于利益诉求不一致,打通“断头路”遇到很多阻力,严重影响了省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制约了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除打通“断头路”外,加快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将其与最近的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并创造条件将交通基础设施延伸到市场中心或资源富集地。


  重点是要从中西部省际交界地区层面加大协调、协商力度,建立促进互联互通的合作机制,形成“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一标准、同步建成”的共识,在国家战略框架下,根据交界地区互联互通布局走向,制定交通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构筑互联互通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共同推动区域交通体系网络化发展。要按照“强化通道、完善网络、突出枢纽”的原则,以构筑内联外通交通体系为目标,以对外通道和省际通道畅通为重点,消灭“断头路”并不断提升路网等级。突破铁路瓶颈、增加出省(出市)通道。拓展空中走廊,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强水运建设,提高保障能力,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紧密衔接、外联内畅、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省际交界地区实现航空运输规模化、铁路通道快速化、干线公路高级化、水运航线畅通化、市县通达便利化、镇乡公路网络化。强化铁路、公路、水路与航运的衔接,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当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都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一方面,省际交界地区基本都是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省际交界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往往会引发区域冲突。加强省际交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核心是建立区域生态优先型经济,追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绿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应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遵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原则,将空间划分为城乡建设区、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用空间管制手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同时,通过发展集约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城镇绿色化,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屏障,加强采矿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推动形成自然生态安全网络格局,加强各类点源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和城镇。


  (四)加强区域、次区域合作,鼓励与周边地区融合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边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改变了市场结构,降低了面向两个市场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有利于生产在边界地区的集聚和集中,而且人口和企业自由流动I生越强,就越容易形成集聚效应。因此,加快边界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对促进边界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体化发展,就是要消除行政壁垒限制,通过共营共建,强化区域、次区域合作,突出“五共”发展策略,即。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享、产业共兴、生态共保。


  所谓“规划共绘”就是共同编制省际交界地区发展与合作规划,协调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共同市场构建、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营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交通共联”就是以省际重点城镇为节点,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骨干,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切实满足省际交界地区便利出行的需求;“市场共享”就是以统一产品检测标准、统一市场准入标准、互认检测结果、联合打造区域品牌、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为突破口,彻底消除影响区域内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显性或隐形行政壁垒,积极构建区域共同市场;“产业共兴”就是按照产业集群的理念,注重产业的地域分工与合作,以白酒产业、能源化工产业、旅游业的合作为突破口,共同铸就区域产业品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生态共保”就是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统一流域、统一生态系统联合治理,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