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环境经济
环境经济

“煤炭巨人”消除“成长的烦恼”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邢云鹏 王建伟 作者:admin 责编:

“十二五”期间,转型跨越发展中的山西省预计用地总量在150万亩以上,全省的用地缺口巨大。

  为有效破解山西省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矛盾, 2010年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与山西省政府签署了《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合作协议》。

  两年时间如白驹过隙,部省协议在山西省取得了哪些成效?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烦恼:转型发展用地缺口很大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但长久以来,山西走的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踏上了转型跨越发展的征程。

  2010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70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万亿元的宏伟目标。

  实现这些目标,对国土资源部门提出了新的考验。

  10月16日,记者来到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赵晓华显得很无奈:“仅仅靠有限的用地指标满足用地需求,已经无路可走。2012年,根据全市用地预报,我市需要建设的项目共164个,用地需求预计约4.2万亩,其中农用地3万亩(不含煤矿兼并重组后提能升级用地),而山西省预下达我市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仅3750亩,其中农用地指标仅2520亩,相差极为悬殊。”

  晋城市是如此,山西其他11个地市处在同样的境地。

  10月26日,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肖新卯对记者说:“2012年初,太原市经初步摸底统计,10个县(市、区)、4个开发区及主要行业主管部门上报2012年各类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在10万亩左右,其中已完成前期选址的项目用地需求也在3.84万亩,而省里下达我市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总量,仅有2万亩左右,有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存在很大压力。”

  如此情形,山西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功急在心头:“省里急需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型项目需要落地,全省各地的发展项目也要保障落地,但手中的指标就那么些,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而且,为了确保项目落地,山西省政府还加大项目落地督办工作力度,将2012年确立为全省的‘项目落地年’。”

  据记者了解,“十二五”期间,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预测,全省用地缺口在60万亩左右。而争取国家建设用地指标,已是极限。

  更为严峻的是,受非农建设占用和自然灾毁影响,山西全省的耕地总量在逐年下降,人均耕地也由1997年的2.25亩减少为目前的1.78亩,耕地保护难度越来越大。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高博告诉记者:“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在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省在保障建设用地供给、保护耕地“红线”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全省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集中连片易于开发的后备资源已基本开发殆尽,所剩资源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加上耕地开发复垦投入不足,使‘先补后占’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报批的瓶颈。”

  一方面要保护耕地“红线”,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如此情形,正在转型中的煤炭大省山西,陷入了用地紧缺的巨大烦恼之中。

  破题:部省协议开阔用地思路

  山西省转型发展用地难以保障的烦恼,引起了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破解山西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矛盾,2010年11月,部长徐绍史亲临山西省运城、临汾、太原进行了调研、考察。2010年11月25日,国土资源部与山西省政府签订了部省《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合作协议》。

  《协议》主要为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统筹矿业用地整合与利用;二是创新用地计划管理模式,推动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三是开展露天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创新采矿用地供地方式;四是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矿业用地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路子;五是探索采矿用地土地复垦补偿机制,加大矿山保护力度;六是建立部省合作工作机制。

  “部省协议签订后,我们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10月28日,临汾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栗纲对记者表示:“为了确保全市‘双百’重点工程项目2.6万多亩的用地需求,我们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科学选址,千方百计占用荒滩荒坡等闲置地,充分利用已关闭的砖瓦窑、洗煤厂、小焦化厂、小水泥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该市曲沃县国土资源局认真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引导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选址,为项目履行土地手续创造了基础条件。侯马市出台节约集约土地复垦置换等政策措施,为本市新村办事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该市严把准入门槛,使每亩投资强度达到200万元以上,让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大的效益;鼓励使用未利用地,规模企业占未利用地达到50%以上的,土地出让金按基准地价最低价的70%确定底价。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更是充分利用山西省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紧密结合国土资源部和山西省政府签署的《协议》,出台了《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机制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两个《意见》提出的改革建议,一并纳入了山西省《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协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开展了调研活动。2010年11月以来,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也在全市开展了“矿业用地整合利用”、“国土资源执法体制建设”等9个方面的课题调研,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

  通过调研,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最终确立了十项新机制。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机制、露天采矿用地改革机制、批而未供土地计划指标调整利用机制、低效和闲置土地再利用机制、集体土地预征收机制、统筹全省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机制、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处置机制、土地规划定期评估修编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机制。

  创新:十项机制使各项工作渐入佳境

  在保住了耕地这条“红线”的同时,山西省将今年确立为“落实新机制年”。

  目前,在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与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方面,该省已有38个县报送了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实施方案,涉及整合保留煤矿465个,可复垦土地4.84万亩,可供整合保留煤矿使用4.23万亩;露天采矿用地改革完成23个试点方案,涉及用地总面积16万亩,已报部待批;按部下达指标,严格规定条件,在93个县铺开127个增减挂钩项目。

  在创新机制拓展用地空间的同时,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还创新实施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一系列新机制:批而未用土地指标回收利用机制,目前已经盘活调整用地2820亩;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处置机制,2010年以来,完成16家108宗国有大型企业资产处置,显化土地面积3696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机制,2011年已经首次对全省11个市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了考核排队。2012年,在考核排队的同时,山西省将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市县进行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十项新机制的实施,基层国土干部都觉得,肩上的压力卸下了不少。

  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赵晓华告诉记者:“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工矿废弃地、未利用地、空心村、压煤村四项调查。其中,工矿废弃地共调查出2.15万亩,比全市3年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额还多。如果能把这些废弃地复垦和调整使用,既能做到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缓解供需压力,又能有效地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实现双赢,而且还能使土地利用结构更合理,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效益大大提升,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十项机制的实施,让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各项工作也渐入佳境。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常务副省长李小鹏,分别在不同场合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年初,袁纯清在该厅《来自“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报告》上批示:“国土厅适应转型跨越之需,努力破解土地资源制约的矛盾,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支持,坚持保重点和加大改田造地力度,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支持了发展建设之需,其成绩明显,2012年的工作计划也很好。希望进一步加大节约用地的管理力度,努力把土地资源的效益发挥好。”

  10月26日,袁纯清在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上报的《关于创新实施用地机制进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开一个会进行推进深化很有必要:一是可以心中有数;二是要走创新的路子;三是要节约集约用地。”李小鹏在《关于创新实施用地机制进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创新的机制取得了成效。

  9月13日,山西省重点工程领导组调度会议通报:前8个月,山西省重点项目共落地6284个,完成落地投资额12450.39亿元,为全年任务11073亿元的112.4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2.58%。

  “这是山西转型跨越征途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大招商收获果实,新项目落地生根,既有量的激增,更有质的飞跃,全省产业调整类项目落地投资额超过总额的一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

  放眼展望,随着各项用地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付诸实施,更大的用地潜力将得以挖掘,更难的用地课题将得以破解,更多的用地需求将得以保障,山西转型跨越的车轮必将在三晋大地上更加尽情地向前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