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防震考量应纳入中国经济转型战略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本报评论员
  “3·11”大地震给日本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让日本的经济复苏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此次大地震带来的祸患,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全球多位经济学家预计,此次大地震给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在600亿至1200亿美元之间,不过,经济学家们也指出:9级强震只是伤害了日本经济的表皮,并未真正重创日本经济的筋骨;假以时日,日本经济将重振雄风。日本经济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感佩,而造就这种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便是日本经济结构的“防震抗震”设计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日本这种充满忧患意识和先见之明的做法,很值得中国学习。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强烈地震这一可怕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还是显得脆弱无力。这一冷酷而严峻的事实,逼迫人类在建设家园、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地震有可能带来的破坏。日本正是这方面的佼佼者。由于在产业布局、房屋修建、危机管理、国民教育等方面精心设计,重点投入,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次又一次地扛过了地震的袭击,并始终扞卫住了其经济强国地位。
  正是因为如此,尽管“3·11”大地震重创了日本,但世界对日本医治震伤之后的经济发展前景依旧看好。
  可以设想,如果里氏9级地震(其破坏能量相当于汶川地震的30倍)发生在中国,以同等人口密度和类似经济区位的地震发生地比照,其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房屋垮塌数量,将远远超过日本。而如果强震是发生在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其造成的损害更是无法估量。这种假设并非耸人听闻。
  据中国地震专家刘杰介绍,全球现有的地震资料最早只能记录到110年前,从那时起到现在,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8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1到2次里氏8级地震、200多次里氏6级地震。从2004年印尼大地震起,地球就进入了一个强震相对活跃的时期,此后发生了多次里氏8.5级以上的巨震。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是发生地震最多的大陆国家,而中国东部经济地带和日本一样,处在全球地震最活跃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或附近。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和刚刚发生的云南盈江地震,一再给中国敲响了警钟。
  如果以大地震为假想敌来自省,则不难发现中国经济体系存在多处弊端,在此略举几项:
  其一,中国的发达产业、高端人才和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地带,如果该地区发生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中国建筑业监管不力,从业者鱼龙混杂,所建造的房屋多数没有考虑抗震因素,质量堪忧;
  其三,中国在公共应急系统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比如东部一些大城市的高楼大厦过于密集,而这些城市的人口又偏多,一旦发生地震,很难提供足够的避难场所;
  其四,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中国的国民没有接受系统的地震防护教育,从小学生到博士生,绝大多数对于地震防护知识都一样无知;
  其五,一些决策者迷信“人定胜天”,热衷于征服自然,动辄对山河地貌进行改造,为修建大型水电工程开路,此举一方面有可能人为诱发地震,另一方面,当高烈度地震一旦突袭这些被强行改造、用以修筑巨型水电工程的地域时,其破坏之惨局将难以收拾。
  反观日本,在以上五个方面,它都比中国做得好。以产业布局为例,日本从自己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地震频繁发生的基本国情出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过多年持之不懈的努力,日本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雁阵形态”的产业布局,即以本土企业为“雁头”,掌握最上游、最核心的产品和技术;以韩国和台湾为“辅阵”,这两个地区主要为日本技术做配套加工;以中国大陆等为“尾阵”,这些地方主要为“日本制造”做组装。
  在日本这种独特的 “雁阵形态”的产业布局中,如果从经济价值的层面衡量,“辅阵”和“尾阵”合计制造的产值早已超过了“雁头”,换言之,日本所掌控的本土之外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在本土之内的。通过“雁阵形态”,日本经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分散了经济风险———倘若大地震来袭,震区的产业不会全军覆没。至于日本本土房屋的抗震度世界第一,日本国民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保护,日本政府在灾难应急系统以及国民防灾教育的投入上不遗余力等,已经是世界人民耳熟能详的掌故,在此毋庸赘述。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目前正在积极地为震后的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诚然是必须的,但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通过“3·11”大地震这一契机,反思中国经济建设中防震忧患意识匮乏的毛病,谦虚而真诚地向日本学习其防震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汲取其防震的失误教训(比如核泄漏事件),将防震考量纳入中国当下正在推进的经济转型战略中,并通过立法手段使之成为一项永久国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效地防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深重伤害,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这,也是最大最恒久的国计民生。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