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稳住经济运行大盘再加力时间: 2022-09-05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09月05日  作者:张俊伟 责编:万山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前期推动落实6方面33项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决定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以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

  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快扩大有效需求、稳住经济大盘又部署八方面政策举措,主要包括:在用好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扩大规模,对符合条件成熟项目满足资金需求,将上半年开工项目新增纳入支持范围;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领域,将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等纳入,并尽可能吸引民间投资;尽快出台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等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为重点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配足融资;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再派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若干省份推动政策落实等。上述会议传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稳增长政策在持续加力。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三重压力”判断,准确地勾勒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错综复杂局面。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特别是进入第二季度,俄乌冲突致使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进;疫情多点散发;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房地产停工项目增多、复工复产进展缓慢。在多重因素冲击下,我国经济运行的既有回升势头受到影响,多项指标均出现下滑。伴随着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超越结构性矛盾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只有推动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企业产品才会有销路,才能保住市场主体;只有推动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才会有更多就业机会,才能做好稳岗保就业工作;只有推动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市场主体才能看到希望,才能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因此,扩大投资与消费、稳住经济运行大盘迅速上升为宏观经济管理面临的首要任务。

  面对来自多方面的“超预期”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准确识变、积极谋变。二季度以来,在加快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等稳增长措施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稳住经济大盘的措施。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经济形势时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财政、金融、产业、消费投资、能源安全、基本民生等领域实施6方面33项措施,以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在此基础上,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筹资3000亿元,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以推动各地重大投资项目落地。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多项稳岗拓岗政策,以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决定开展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活动,以激发绿色智能家电的消费潜力。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以促进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大宗消费。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明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在此基础上,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19项稳增长接续措施,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接续推出8项稳增长举措,以加快上述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实施步伐。

 既然当前困难的经济局面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相互交织的结果,稳定经济运行的“药方”自然不是单一的“凯恩斯式”需求管理,而应该是辨证施治的复合药方。正像8月29日第十 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指出的那样:“我们一方面运用适度规模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两者相辅相成,是应对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前行的重要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土壤’,创新实施宏观政策是‘浇水施肥’,两者结合产生倍增效应,经济顶住下行压力、运行在合理区间,又没有搞大水漫灌,保持了物价平稳。”其实,去年12月份,为应对“三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拓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支柱”的政策框架,提出了包含“七个支柱”的政策框架,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具体到稳增长方面,我们不仅看到减税降费、充分利用地方债政策空间、拓展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降息降准、增强汇率灵活性等财政金融工具的运用,也看到了拓展绿色智能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等结构性措施,看到了增加再就业培训、稳岗保就业、强化社会保障等兜底性措施。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随着局势演化日渐明朗,各方面认识越来越统一,政策调整步伐越来越快,新的政策框架体系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善。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