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学术讲座:从城市中心性变动看我国中量级城市的发展时间: 2019-05-16信息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19-5-14 作者:刘保奎 供稿:金田林 责编:qgy 豆荚

张辉教授首先绍了主讲嘉宾刘保奎副研究员及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的情况。他指出,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是2004年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哲学社会规划办依托北京地区17所高校,建立的第一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中国都市特别是北京市都市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力地推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科研基础条件和支撑条件的改善,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有力地融入到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学术讲座是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深度研讨中国都市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刘保奎副研究员指出,长期以来城市研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城镇体系金字塔顶端的一线、准一线和二线城市,相比之下,对于一二线以外的城市关注甚少,但这些城市的重要性正在增强。他介绍,近来国内外一些机构正在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些城市,开展了包括次级城市(secondary cities)、中量级城市(middleweight cities)、新兴城市(Emerging cities)和新三线城市等最新研究。


报告中采用了“中量级城市”这一更为中性的概念,刘保奎副研究员首先通过构建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心性评价结果,研究了1992、2005、2015年城市中心性位次变化,通过划分为升升型、升降型、降升型和降降型四类,分析了其中的规律性。从五组中量级城市的中心性变化看,可以发现影响当前中国城市竞争格局的“三组竞争”,即传统的省域副中心、新兴人口大市和沿海的制造中心之间竞争关系,他认为,从中长期竞争力看,沿海的制造中心要优于新兴的人口大市、新兴的人口大市优于传统的省域副中心。通过以上分析,刘保奎提出了对中国中量级城市体系的总体认识,即中国城市正在经历“自上而下”的渐进式固化,具体来说,前20位城市已经基本固化,排名21-40位的城市正在逐步固化,而排名40-80位城市竞争在加剧。



之后,刘保奎通过归纳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轨迹与分化,展望了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格局和城市发展的最新态势。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重化化、信息化和服务化”三次动能转化。在“重化化”时期中西部小城市普遍掉队,在“信息化”时期东北等老工业城市大量衰退,而在目前的“服务化”时期,传统省域副中心城市边缘化,沿海制造中心城市和新兴人口大市竞争加剧,中西部省会城市强势发展。



最后,刘保奎从发展环境变化、城镇化率突破60%、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角度展望了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格局,结合数据介绍了全球城市、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潜力城市、北方城市、互联网与城市经济等最新态势。


讲座结束后,现场的经济学院师生围绕讲座内容,与刘保奎副研究员就中量级城市的竞争态势、头部城市的固化效应、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讲座在热烈的学术讨论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