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首部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报告发布时间: 2017-12-07信息来源:王晓静 作者:qgy_admin 责编:

    2017年12月2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上海(金山)都市区新型城镇化研讨会》在上海市金山区海鸥宾馆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主持研究的《2017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报告》同时发布。报告显示,对上海大都市圈7座城市得出总体评价:上海与苏州的发展现状处于第一梯队,总体表现比较优秀但在“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较明显不足,需要研究和实施“集中兵力”的人文城市发展战略;无锡、宁波的发展现状处于第二梯队,在总体发展上比较均衡,但同时各方面也都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需要研究和实施“穿插作战”的人文城市发展战略;嘉兴、南通和舟山处于第三梯队,发展的均衡性差且优势指标很少,不仅要想办法突出特色,更需要花大力气打好基础,需要研究和实施“全面突击”的人文城市发展战略。立足于上海大都市圈发展建设,加快推进江南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以江南文化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发展主题,可以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一个共有精神家园。


    一、从“经济型城市化”向“文化型城市化”的战略转型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既是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也代表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道路自觉,对推进我国从“经济型城市化”向“文化型城市化”的战略转型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201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发布,将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划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同时提出“以上海大都市圈全面承载国家战略和要求”,“积极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引领长三角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大上海都市圈城际距离示意图(根据百度地图自绘)
 
    城市群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以经济、交通和人口集聚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型城市群”,二是以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为建设目标的“文化型城市群”。我国城市群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城市群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壤、河流湖泊、生物生态等“资源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二是以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信仰问题和心理问题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病”日益突出。这也是大上海都市圈正在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2017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报告》项目负责人刘士林指出:与西方大都市圈相比,大上海都市圈在经济总量、交通基建和人口规模上已经领先,但在城市软实力、城市管理和服务、城市文化与精神上却落后很多。回顾长三角城市群从1982年开始35年的演化和建设历程,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在文化建设和评估上的“各自为战”与“互不买账”,可以说正在重复着长三角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上的“单打独斗”和“同质竞争”,并已实际上成为影响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培育和建设质量的主要问题和重大矛盾之一。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以第一手数据和调研建设上海大都市圈文化数据库,建构科学评估指标体系,从2017年起研究发布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年度发展报告,对于弥补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短板,引领我国城市群转变发展方式,为世界城市群和区域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上海样板,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示范意义。

    二、中国人文城市发展指数框架与评估机制
    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空间组织结构,文化则是人类最复杂的精神活动形态,这两个性质和功能不同的超级复杂系统联系在一起,其发展与演化的规律和特点自然会更加复杂。应对人文城市发展评估的复杂性,必须超越各种简单化思维和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文城市理论为指导,并在参考目前约30种相关评估体系、800多个相关指数的基础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指标体系框架(2017版)》,为开展科学、客观和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城市发展评估评价提供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2017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报告》项目负责人王晓静指出:将人文城市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确定为物质文化指数、社会文化指数和人文文化指数。这三大指数基本上涵盖了人文城市的主要内容和层面。二级指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延续性指数。从时间上看,文化城市应具有悠久或绵延一定时段的文化传统;二是多样性指数。从空间上看,文化城市应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文化资本指数。文化城市应具有良好的城市形象与国际知名度;四是文化产业指数。文化产业是文化城市重要的经济生产要素,是文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文化生产力发达是它与经济城市最本质的区别之一;五是环境友好指数,这是就城市的“宜居性”而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良好循环机制,以保证城市社会的和谐与全面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情况与主要评价
 
   01  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指数排名情况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都市圈人文城市科学理论与方法,及自主设计、采集和建构的《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指数数据库(2017)》(数据更新到2014年)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及相关计算标准,得出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总体评分排名为:第一名:上海(0.337206);第二名:苏州(0.190197);第三名:宁波(0.118414);第四名:无锡(0.095396);第五名:舟山(0.077553);第六名:嘉兴(0.076824);第七名:南通(0.068409)。
  上海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首位城市、中心城市,其领先地位岿然不动,这与上海大都市圈的定位是一致的,即使上海大都市圈主要是以经济、产业等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构想或组合,但各城市固有的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建设水平,甚至是区位、人口、自然条件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文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苏州市与上海相比,虽然其总分近乎只是上海的一半,但比起其他5座城市,包括居于第三位的宁波市,苏州的优势仍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得益于苏州丰厚的历史资源、良好的城市经济体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魅力和吸引力等。宁波、无锡、舟山、嘉兴、南通的差距不大,其中,舟山因“文化环境”指标表现特别优秀,在总分上甚至领先于经济发展更快的嘉兴、南通两市,这也是各城市在制定文化战略和政策时需要研究和关注的。南通市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弱,尽管其对自己的定位是“东部沿海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北翼的经济中心和门户城市”,但从人文城市发展的现状看,南通要想真正成为上海的门户城市,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02  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专项发展指数排名及分析
   ——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专项发展指数总体排名
   以历史资源(延续性指数)、现代资源(多样性指数)、城市形象与国际知名度(文化资本指数)、文化环境(宜居性指数)、优质文化人力资源(文化资本指数)、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指数)六个二级指标作为评分标准,得出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专项发展指数排名如下:
  
 

    对上海大都市圈7座城市得出总体评价:上海与苏州的发展现状处于第一梯队,总体表现比较优秀但在“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较明显不足,需要研究和实施“集中兵力”的人文城市发展战略;无锡、宁波的发展现状处于第二梯队,在总体发展上比较均衡,但同时各方面也都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需要研究和实施“穿插作战”的人文城市发展战略;嘉兴、南通和舟山处于第三梯队,发展的均衡性差且优势指标很少,不仅要想办法突出特色,更需要花大力气打好基础,需要研究和实施“全面突击”的人文城市发展战略。

   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物质文化排名及分析
   上海在物质文化方面总分最高,苏州第二,接下来依次是宁波、无锡、嘉兴、南通,舟山垫底。但二级指标中的历史资源一项居榜首的是苏州,上海排第二,宁波、无锡、嘉兴、南通紧追其后,舟山居末位;二级指标中的现代资源得分排名冠军仍是上海,亚军苏州、季军无锡,然后依次是嘉兴、宁波、南通与舟山。
  上海在物质文化指数上的总分与苏州相差不大,但从分项来看,上海在历史资源指数上的得分低于苏州,在现代资源指数上大比分超过苏州,主要原因在于上海的公共图书人均拥有量远远高出其他城市,是第二名苏州的两倍多,是最后一名南通的近10倍;上海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因此,虽然上海的历史相比较其他城市更短,但在现代文化资源的积累上的表现却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宁波在历史资源指数上表现也不错,特别是“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是7座城市中最多的。苏州的5A级景区数是第二名上海和无锡的2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96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在7座城市中最高。

     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社会文化排名及分析
     社会文化指数得分最高的是上海,苏州第二,舟山跃居第三,宁波、南通、无锡分列第四、五、六位,嘉兴位列最末一位。从二级指标来看,城市形象与国际知名度排名第一的是上海,苏州依旧第二,然后依次是宁波、嘉兴、南通、无锡,最后是舟山;而文化环境指标的排名则有些出乎意料,舟山脱颖而出,抢占鳌头,宁波不甘落后,排名第二,南通第一次挤进了前三,无锡跑到上海、苏州的前面,嘉兴被挤到最后一位。
    在社会文化指数方面,上海大都市圈的各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除了上海稍显突出,其他6市的发展水平几乎持平,特别是一般都以为各方面相对落后的舟山,在这一评分中排名第三,紧跟排名第二的苏州之后。从二级指标来看,舟山市在城市形象与国际知名度的排名中也是垫底的,且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明显,但在文化环境指标上一跃成为第一名,事实上,文化环境指标显示的是一座城市的宜居性,就此而言,舟山的城市形象与国际知名度和自身的文化环境反差巨大,说明舟山市政府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树立城市品牌、构建文化城市形象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人文文化排名及分析
    在人文文化指数的排名中,上海、苏州稳居第一、二位,宁波第三,无锡第四,舟山、嘉兴分列第五、六位,南通则大比分落后于其他城市。从二级指标优质文化人力资源和文化消费指数的得分排名看,上海、苏州、宁波构成了坚固的“铁三角”,牢牢“霸占”前三甲的位置,无锡与舟山轮流坐了第四和第五把交椅,而嘉兴与南通则分别位列第六、第七。
   上海在所有分项的得分上都高于其他城市,特别像“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数量”“文化、体育、娱乐业从业人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数量”等与“人”相关的指标,常常是第二名的数倍,而对优质文化人才的吸引力更是无须赘述。
    在“文化消费”这一指标上,上海在游客量上是苏州的2倍,但在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上却不如苏州,说明更多的游客只是将上海作为一个“景点”而“路过”。在“各类会展活动数量”这一分项上,上海近乎是其他城市总和的两倍,但由于承办了太多会展展览,对上海的整体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需要考虑如何将这种过度集聚的会展功能转移、分布到上海大都市圈中。
 
   以江南文化重建助推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
 
    如何促进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发展?
    刘士林指出:首先,是对上海要提出新要求,海派文化是上海20世纪前期形成的文化主流形态,也是当今一些学者一再提倡和固守的上海文化建设主题。但“海派文化”旗帜自身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不适合以之来引领上海大都市圈人文城市建设的开放发展。对上海而言,深刻反思长期以来固守的“海派文化”旗帜的问题与局限,为文化开放发展和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真正文化领袖创造条件。其次,对上海大都市圈而言,作为古代江南的核心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板块,应自觉承担起重建优秀江南文化的职责,为自身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可靠的价值纽带。江南文化的前身与主体是吴越文化,作为“古吴之裔壤”的上海,不仅人口组成与苏浙地区关系密切,本身也是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立足于上海大都市圈发展建设,加快推进江南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可最大限度地消除“海派文化”后遗症,终结新时期以来上海和周边城市的“恩怨嫌猜”,是一件“合则两兴,离则多败”的明智之举。以江南文化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发展主题,可以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一个共有精神家园。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指出:上海市金山区自2014年列入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来,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各项试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速度和质量同步推进,截止到2015年户籍城镇率达到69.42%,低于同期上海约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城市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前9个月规上工业产值和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均位列上海市第一。城市空间和功能不断优化,以“一城一带一圈”为框架的新型城市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此外,在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社会治理、农村深化改革、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金山区解决或部分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普遍和深层次问题,正朝着一个经济、环境、社会、人文良性循环、互动共生的新型现代化大都市区阔步前进。从未来的发展战略看,金山区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及优势,在大上海都市圈提前布局人文城市建设,在国内率先建设经济、生态和文化协调发展的人文城市样板。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
 
课题负责人:刘士林,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课题组成员:刘士林、王晓静、苏晓静、马娜、谈佳洁、方子娴
 
                                                                        责任编辑  qgy